9月25日,鎮江檢驗檢疫局從江蘇檢驗檢疫局醫學媒介生物實驗室得到確切鑒定,該局從進境船舶中捕獲的32只老鼠為黃胸鼠和褐家鼠。這是鎮江口岸自1987年開港以來一次性捕鼠最多的一次。
“嗚嗚----”隨著一聲聲長長汽笛聲后,9月中旬,來自印度的巴拿馬籍明珠號(“SIAM PEARL”)貨輪停靠鎮江港。鎮江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立即上船對該輪進行檢疫查驗。
“這里有大量新鮮及半陳舊的鼠糞。”在檢驗過程中,檢疫人員王志斌在該輪廚房、餐廳及干貨艙等處發現情況,進一步檢驗時,競有活鼠在躥跳。
從發現的新舊活鼠在糞數量、咬痕程度和有活鼠在躥跳的情況分析,檢疫人員判定該輪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的老鼠疫情,當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嚴防疫擴散。
檢疫科副科長劉少云立即要求船長采取預防措施,在每根纜繩上加固擋鼠板防止老鼠沿纜繩溜上岸,與此同時,檢疫人員在該船60多處老鼠可能出沒的地方放置捕鼠夾、捕籠鼠、粘鼠板等捕鼠器械捕捉老鼠。
“好家伙,一共捉住24只老鼠。”一次性捕獲如此多的老鼠,創了鎮江口岸自鎮江口岸自1987年開港以來的歷史之最。鎮江檢驗檢疫局立即將有關情況向江蘇檢驗檢疫局進行匯報,同時組織對該輪進行熏蒸處理。
為確保熏蒸處理的安全和效果,江蘇檢驗檢疫局非常重視,派出專業人員奔赴鎮江現場負責熏蒸處理工作。鎮江檢驗檢疫局組織召開鎮江港務集團、該論四家代理單位協調會,查看船舶靠泊現場,共同研究制定熏蒸處理方案,交將相關情況向鎮江海關、鎮江海事及鎮江邊防等查驗單位進行通報,要求該船船員全部下船,對該船實施為期4天的熏蒸處理。熏蒸處理過程中又清理出老鼠8只,前后共捕獲老鼠32只。
據了解,明珠號貨輪為1983年建造,至今已有27年,船員大部分來自印度,極少部分來自孟加拉國。該輪管理比較混亂,衛生狀況很差,干貨艙食品堆放雜亂無章,老鼠在船上亂躥船員都熟視無睹,整條船上只布放了2只鼠籠捕鼠,遠不能達到捕滅老鼠的作用。
鎮江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介紹:鼠類屬于嚙齒動物,其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繁殖快,適應性強,危害嚴重。可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鼠型斑疹傷寒、土拉菌病、沙門氏菌腸炎、假結核、森林腦炎、狂犬病、恙蟲病、黑熱病、血吸蟲病和旋毛蟲病等。老鼠往往通過一些媒介昆蟲,如跳蚤、螨類、蜱等把病源傳給人類,所以滅鼠的同時也要進行對寄生在鼠體的有害昆蟲的殺滅。如果對入境船舶攜帶的老鼠不能及時發現并進行消殺處理,極有可能傳播疫情。
看到鎮江港繁忙的景象,望著遠去明珠號貨輪,鎮江檢驗檢疫局劉少云副科長和他的戰友臉上露出了微笑。(鎮江檢驗檢疫局 港辦 李干榮)
港辦 李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