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家半導體發光器件(LED)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落成儀式在廈門市翔安區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舉行。陳震洲 攝
□ 陳雪梅
2005年以來,廈門市圍繞產業發展,籌建國家場(廠)內機動車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半導體發光器件(LED)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廈門產業發展打造出國內一流的檢測技術平臺。場車國家中心檢測覆蓋各類工程機械、建筑機械、物流機械設備、特種車輛等,承擔對國內生產、制造及新產品試制的上述各種產品進行型式試驗檢驗、生產許可證檢驗、質量認證、監督檢驗、仲裁檢驗等;LED中心檢測能力涵蓋LED芯片、熒光粉、光源、燈具、顯示屏、背光源、汽車燈具、交通信號燈及太陽能電池等,為廈門市工程機械和LED和太陽能光伏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鏈的優化升級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國家LED質檢中心:
突破產業瓶頸
廈門市充分發揮海峽西岸中心城市的作用,積極承接國外及港臺光電產業轉移,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約300家各類光電產品生產企業,主要包括光顯示、半導體照明、節能照明和各類應用等眾多光電產業。2009年廈門市光電產業實現產值突破400億元,產值和銷售連續7年保持20%以上增長速度。產值及銷售額超億元光電企業29家,其中友達、東元、華映等11家臺資光電企業,實現產值310.72億元,占全市光電總產值76.84%。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廈門光電產業實現產值334.22億元,同比增長118.35%;銷售收入328.59億元,同比增長124.31%。目前實現產值已達到去年全市光電產業總產值83%,銷售額達到去年的82%,預計今年總產值將突破700億元,占據全省半壁江山。
光電產業成為繼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產業之后廈門的第四大支柱產業。廈門市2008年初首期投入1.08億元籌建國家LED中心。中心總面積10000平方米,包括顯示屏實驗室、環境實驗室、太陽能光伏實驗室、車燈交通燈實驗室等5大實驗室,關鍵儀器設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滿足國內及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標準要求,檢測能力覆蓋整個LED產業鏈產品。國際照明委員會(CIE)主席、原南非國家實驗室主任Franz博士參觀國家LED中心后,為中心先進的儀器設備及中心強大的技術支撐能力所震撼,連聲贊嘆道:“能在這樣的實驗室工作,是一種福氣!”
廈門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院長田力軍介紹,國家LED中心邊籌建邊工作邊服務,目前已與SIQ(歐盟認證組織)、臺灣工業研究院、ITS(集團總部在倫敦)、SGS(瑞士通用公證行)等國際知名檢測認證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中心通過與國際知名檢測認證機構的合作,為廈門市企業提供高附加值的檢測技術服務。以前福建省光電產品要送美國、德國等國家檢測合格后,才能出口,如今只要在該LED質檢中心就能完成所有指標檢測,而且檢驗報告國際互認。
今年2月,國家LED中心與臺灣工研院簽訂《LED照明產業測試驗證合作意向書》。根據協議,國家LED中心和臺灣工研院將就LED照明產品測試與驗證開展全面合作,為雙方發展LED路燈及太陽能光電產品提供完整的測試服務,攜手推動兩岸LED應用照明及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技術發展。
田力軍院長表示,國家LED中心瞄準國際最高水平建設,儀器設備國內國際領先。國家LED中心具有先進性和前瞻性的檢測能力,高水平的檢測技術平臺,可為福建全省乃至全國LED光電產業提供全方位的檢測技術服務,助LED產業發展突破檢測及研發技術瓶頸。
近期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臺灣、香港等地的多家生產企業和科研機構送樣品到該中心檢測。目前,廈華、安臺、通士達、海萊等外向型企業的電視、節能燈、收銀機等產品出口認證均由該中心進行測試和認證服務。為企業減少了認證檢測費用,縮短了產品認證、獲證時間周期,增強了企業出口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國家場(廠)內機動車質檢中心:
虹吸產業集聚
國家場(廠)內機動車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目前國內惟一的、技術裝備領先、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國家級場(廠)內機動車檢測試驗技術平臺。國家場(廠)內機動車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由國家質檢總局于2005年12月批準籌建,占地總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9億元,設備投資1.225億元。國家中心主要圍繞工程機械、建筑機械、特種車輛等產品檢驗、試驗考評、咨詢服務三項基本職能開展工作。
國家場(廠)內機動車輛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建立,為廈門市工程機械、汽車工業產業鏈提供完善的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平臺,滿足生產企業的生產、研發的需要,全面提高廈門市機械工業質量水平,推動廈門市機械產業向集群化方向發展。
廈門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院長田力軍說:“中心一期工程完了以后將全面覆蓋工程機械產品例如裝載機、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整機性能的檢測,同時也覆蓋建筑機械及各種特種車輛的產品檢測。”
一期建成后,就可以覆蓋從工程機械、建筑機械到特種車輛的整機檢測,檢驗中心的“高起點”由此可見一斑。同時這也是一個“高投入”的項目,它的二期將繼續建設結構件、液壓系統、傳動系統和動力系統的檢測試驗室,4個部件試驗室的儀器設備總投資將達1.06億元。
田力軍表示,“這4個部件實驗室建設完成后,將全面提升廈門市整個機械工業檢測平臺的水準,也就是一步到位跟國際接軌”。
這個國家級檢驗平臺的建設,將大大提高我國機械工業的水平和競爭力,同時,這個平臺也將為廈門起到“虹吸”的作用。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濰柴、上柴已經表示,將在廈門周邊設立研發中心,借助檢驗中心這一公共平臺,更好地為整個工程機械行業提供服務。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