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質量興市”活動,積極構建大質量工作機制,不斷提高質監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的有效性和貢獻率,提升漢中質量總體水平,推動漢中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從7月15日開始到10月28日,漢中市質監局先后與漢臺區、西鄉縣、留壩縣等9個縣區人民政府簽訂了《深入開展質量興縣 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合作協議》。
在協議中,雙方就大力實施名牌戰略,促進漢中經濟發展;扎實推進標準化進程,加大示范區項目建設;發揮計量基礎作用,搞好節能減排服務;加大監管力度,夯實食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責任;依法開展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加強目標責任考核,落實獎懲激勵措施;成立組織領導機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以及經費保障等多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
合作協議從六個方面明確了質監系統的責任與義務,一是加大支持縣區開展“質量興縣”活動的力度,幫助指導縣區制定質量發展規劃,開展質量狀況分析,加強名牌培育工作,推動以質取勝和品牌帶動戰略。到“十二五”末,使全市中國名品產品實現零的突破,達到3至5個,陜西名牌產品達到50個,市級名優產品達到100個,市名牌企業產值達全市工業產品總產值的50%以上。二是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力度,從規劃、立項和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重點給予支持,為農業增效、農田增產、農民增收創造良好條件。產品標準覆蓋率達到98%以上,采標率達到85%以上。三是加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力度,使取得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發揮應有效益,并積極開展申報工作,讓全市更多特色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實現新增加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至5個。四是加大計量基礎保障工作力度,積極開展“計量四進”活動,著力營造老百姓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指導14家重點耗能企業完善測量管理體系建設,搞好技術服務,全力支持節能減排工作。五是加大第三產業標準化建設力度,積極協助相關部門在旅游、農家、賓館(酒店)、餐飲等服務行業中開展標準化試點工作,著力提升服務行業的質量水平,打造服務品牌。六是夯實食品質量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責任,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平安漢中建設做出積極貢獻。七是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把全市重點工程、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產品質量關,全面提升質量總體水平。
合作協議也明確了各縣區政府支持質監工作的方面:一是加強對“質量興縣”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完善活動方案,加強質量管理,落實政府負總責的要求,全面提升質量總體水平;二是積極實施以質取勝和品牌帶動戰略,完善名牌產品培育計劃和獎勵機制,幫助企業搞好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提升企業爭名牌、創品牌的積極性;三是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綱要,指導企業、農業和第三產業加大標準化建設力度,走標準化強縣之路;四是落實食品監督抽查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相關經費,并列入財政預算,為“兩個安全”提供財力支持;五是為行政執法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不斷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六是將質量工作納入縣區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疇,積極營造政府重視質量、社會關注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良好氛圍。
合作協議的簽訂,既是質監工作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貼近政府中心工作,為企業做好服務的新舉措,又找準了質監系統服務地方經濟的突破口。對于加強質監工作,提升漢中質量管理水平,加快經濟社會建設步伐和特色產業發展以及構建大質量工作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9月13日和14日,陜西省質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建義出席了漢中市局與西鄉縣政府、漢臺區政府的簽字儀式和以創先爭優為主題的“和諧漢中,與善同行”西鄉站、漢臺站的巡回演講活動,并分別作了重要講話,他希望通過這次簽訂合作協議和組織開展的巡回演講活動,把先進的質量文化理念滲透到每個質監工作者的自覺行動中去,把質監系統創先爭優活動與質監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從各方面爭創先進。同時也希望各級政府、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更好的了解質量工作、支持質量工作、參與質量工作,使質監工作更加貼近群眾生活、更加貼近企業需求、更加貼近經濟發展、更加貼近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使質監工作更好的融入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潮中去,為構建和諧漢中,促進漢中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簽字儀式上,市局姬萬社局長和各縣區縣(區)長分別致辭,肯定了加強合作的重要作用。雙方共同承諾,將堅持“緊密合作、共同推進”的原則,狠抓合作事項的落實,確保合作協議取得實效。
目前,市局已與漢臺、城固、洋縣、西鄉、寧強、略陽、鎮巴、留壩、佛坪等9個縣區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市局領導和各縣區四大班子領導均出席了簽字儀式。每一站,參加簽字儀式和聽取巡回演講的機關干部、企業代表都達到三五百人,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擴大了質監工作的影響力。
與南鄭和勉縣政府的簽字儀式正在籌備,年底可全部落實。(漢中市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