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象州縣優質水稻生產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以95.09分的優異成績通過了專家組的考核驗收。這是來賓市建設完成的第7個國家級技術標準化示范項目,也是來賓市深入貫徹落實技術標準發展戰略取得的新成果。
2009年以來,來賓市質監局以深入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為契機,利用象州縣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大力發展優質水稻標準化生產,運用農業標準化技術手段,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水稻生產中的作用,通過示范引導作用提高了水稻單產和質量,示范效果明顯。三年來,優質水稻種植面積由示范前的42.05萬畝增加到45.50萬畝,全縣有21.78萬畝水稻生產基地獲得自治區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總產量由15.73萬噸提高到17.30萬噸,年產大米12.88萬噸;全縣8家大米生產企業,年加工稻谷能力10萬噸,總產值43,528萬元,廣西太糧米業有限公司的“鳴象”牌大米被評為廣西著名商標,并通過農業部無公害水稻產品認證。2009年象州縣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桂中糧倉”。
今后,來賓市質監局將進一步深入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繼續健全和完善全市農業標準化體系,大力發展農業標準化,推動來賓市經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來賓市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