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行業發展中,蓄電池作為能源的載體占據重要地位,其中鉛酸蓄電池由于具有經濟性、大容量、大功率放電、使用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在化學電源中始終占主導地位,目前已占據了國內蓄電池市場的75%(功率數),而浙江長興的鉛酸蓄電池已經在國內市場占據了45%的份額,并逐步走向國際市場,“長興”兩個字打在鉛酸蓄電池上是產品質量和的保證,銷路和價格也比外地的蓄電池高,這是行業普遍的共識。
一、長興縣蓄電池行業現狀
長興縣目前正常生產經營的蓄電池企業共4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來共41家,年產值共約207億元。蓄電池塊狀產業是長興縣支柱產業之一,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動助力車用鉛酸蓄電池生產基地。也涌現出一批名牌產品企業,其中浙江名牌產品6個,湖州市名牌產品6個,特別是浙江天能電池有限公司和超威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值分別達76億及55億元。
二、長興縣質監局工作舉措
1、加強監督抽查
為了進一步加強長興縣蓄電池行業產品質量監管,深入實施“質量強縣”工程,確立長興蓄電池全國龍頭地位,不斷規范行業競爭行為,提高長興蓄電池區域產品質量,長興縣質監局狠抓蓄電池行業質量監管不放松,除日常的監督檢查和配合國家級、省級抽查外,注重結合日常檢驗監管工作,力促鉛酸蓄電池企業“質量提升”:明確企業是質量主體,企業是質量第一責任人,直接決定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負責監督企業質量行為;嚴格監管,對企業的錯誤行為絕不姑息;熱情服務,對企業的合理要求快速反應、盡快處理;
2、檢企互動加強溝通。在工作中注重和企業的溝通交流,尤其是關于行業動態、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方面的情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快速發展,成立全省唯一一家“浙江省綠色動力電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集聚創新資源、掌控標準話語權,設計創新課題、組織聯合攻關,提供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監控產品質量,提供技術咨詢培訓,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將為長興縣蓄電池產業技術創新提供有效支撐。縣質監局多次召集蓄電池企業進行座談,商討蓄電池行業發展思路,通過座談增進了政府監管部門與企業間的溝通,大大提高了企業責任人對蓄電池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增強了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強化了對社會對消費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為長興縣今后的蓄電池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如何進一步提升長興蓄電池品牌競爭力,穩固長興蓄電池龍頭地位。
3、加強執法力度,確保蓄電池行業有序發展
針對鉛酸蓄電池用極板市場比較混亂的情況,上半年縣質監局一舉查處了3家使用無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鉛酸蓄電池用極板生產蓄電池的企業,從根本上杜絕了無證鉛酸蓄電池用極板的流通,近期還專門發文開展對蓄電池行業產品質量進行專項檢查。此次專項檢查采用現場檢查和抽樣檢測相結合的辦法,主要檢查產品是否有偽造或冒用他人廠名、廠址、是否偽造生產日期,內外包裝標識是否一致;檢查企業是否有無生產許可證生產蓄電池的行為,查委托加工備案手續是否齊全;檢查原材料進貨渠道,是否存在在生產活動中使用無生產許可證的產品;檢查是否存在出租出借或轉讓生產許可證行為,有證企業生產條件發生變化時是否辦理重新審查手續;抽樣送檢檢測,檢查是否存在生產銷售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違法行為。
目前縣質監局已經出動執法人員100多人次,對全縣近50家蓄電池及蓄電池用極板生產企業進行檢查,通過檢查發現通過前期有效的監管,長興縣的蓄電池行業整體向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企業的質量意識明顯加強,前幾年普遍存在的虛標容量問題得到了根本的杜絕。
通過多舉措施監管,在國家級的蓄電池監督抽查中長興縣蓄電池的合格率達到了98%,遠遠高于國家抽查平均合格率,共有37家企業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有效運行。通過標準化行為確認企業12家,通過計量檢測體系確認企業2家。蓄電池生產企業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質量管理知識培訓,學習開展QC小組活動,提高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人員責質。調查發現,蓄電池塊狀產業中共有46個QC小組,實現效益816萬元。
長興縣蓄電池塊狀產業中有95%以上企業開展質量誠信制度建設,建立了規范的質量誠信教育和獎懲制度、質量檢驗制度、售后服務制度及質量追溯制度,并自愿簽定質量誠信倡儀書,以提高企業的質量誠信意識,加強質量誠信自律,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
進一步提升了長興縣蓄電池行業的市場競爭力,穩固了長興蓄電池全國龍頭地位,通過生產質量過硬的產品和爭取行業話語權來確保“質量強縣”目標的實現,著力構建“大質量”格局,為老百姓提供安全、放心、舒心的生活環境。(浙江省長興縣質監局 芮齊青)
芮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