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質監局立足服務提升電線電纜質量
讓“血管”更通暢
□ 本報記者 王融國
“定期采集行業生產基礎成本和管理成本,組織專家進行分析,形成動態清樣,實時發布,讓那些想以低價劣質產品中標的企業無法生存。”湖南省質監局副局長徐新楚的話音一落,參加近日舉辦的該省電線電纜質量提升工作會議的76家生產企業負責人表情各異,驚喜者有之,錯愕者亦有之。
作為國民經濟的“血管”,電線電纜近年來發展迅速,占到電工電氣行業的1/4。湖南市場需求近300億元,行業年產值80億元,其中,湖南的金杯、華菱、恒飛等規模企業產值達40多億元,整體帶動了銅、鋁等重要原材料產業和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然而,由于低端電線電纜產業門檻低,催生了大量私營小企業。據統計,湖南省電纜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約8家,只占全省20.7%的市場份額,而近95%是中小企業,導致行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貼牌現象屢見不鮮,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
“市場上假冒我們的產品多,說明我們的產品做得確實不錯。”作為湖南省電線電纜行業的龍頭老大,金杯電工負責人面對市場現狀,自嘲中透著無奈。無獨有偶,衡陽恒飛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拿出優質產品參加國家電網、重點工程的競標,也因報價高而出局。該公司董事長何忠誠表示,由于推行低價競標政策,不少企業為中標一味壓低價格,報價連購買優質原材料都有困難,更不要說組織生產了,正規守法的生產企業根本無法與之競爭。直接導致低中劣供或低進高出,并成為行業潛規則。
在衡陽恒飛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材料倉庫,碼放整齊的銅杠讓前來參觀學習的許多中小企業負責人羨慕。“用一級銅杠生產的線纜電阻率低、導電性能好。這些一級銅杠都是江西銅業生產的,價格比二級銅杠每噸要高出1000多元,是生產線纜最好最貴的原料。”何忠誠告訴記者,電線電纜的價格、利潤都是透明的,低價競爭是造成假冒偽劣泛濫的最主要原因,他希望通過高頻次的監督抽查及重罰違法企業來提升行業質量。
與何忠誠的期望不謀而合的是,自去年起,湖南省質監局開展了專項整治。從湖南省質監局公布的監督抽查情況來看,規模企業抽查合格率高達95.4%,而中小企業質量抽查合格率僅為61%,質量問題相對較多的仍是普通聚氯乙烯絕緣電線電纜。為應對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嚴峻形勢,湖南省質監局把中小企業較為集中、抽查總體合格率較低、質量問題申訴、違法案件較多的地區列為重點地區,把在建住建工程和市政工程、國家和省市所列重點建設工地等作為重點領域,把基礎質量保障能力比較薄弱的中小企業、產品質量抽查不合格的企業作為重點企業,把帶行業共性質量問題的聚氯乙烯、交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軟電纜等為重點品種進行“重點關照”,通過政府、企業和社會三方聯合,動員各方面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重點突破、整體推動,共同為推進行業質量提升出謀劃策、履職盡責。
為把工作落到實處,湖南省質監局把電線電纜行業作為試點,實施風險分級,啟動分類監管。與此同時,湖南省質監局將行業現狀、存在問題、潛在規則、發展瓶頸和建議,形成《全省電線電纜行業市場調研報告》上報省政府、省紀委和省監察廳,嚴厲打擊線纜采購招投標活動中的腐敗行為,破解惡性低價競標的行業潛規則,維護正規守法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