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園
培訓通知是培訓工作中的“微環節”,但也可能成為培訓工作者施展專業性和創造力的大舞臺。利用“先行組織者”、“激發好奇心”等方式,培訓工作者可以從培訓通知這件小事入手,讓培訓管理工作充滿創意。
相比“通知”,“培訓通知”更應該說是培訓的一部分,它能幫助企業實現培訓特性,提升培訓效果。二者最大的差別在于:“通知”是告知事項,而“培訓通知”作為培訓的一部分,需從邏輯上具備現場培訓組織所需要的先決條件,比如,如何獲取或回憶培訓所需的先決知識,如何激發學員的學習動力等。
一般,“培訓通知”具備“通知”的基本要素。那么應該如何讓培訓通知推動知識的吸收或轉化?
首先,引進“先行組織者”概念。所謂“先行組織者”是指先于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比學習任務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與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關聯。
不可否認,學員在接受培訓時或多或少已經了解到一些知識,但他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些知識與要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其結果就是“以機械的方式完成學習資料”,死記硬背,必然會讓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為此,培訓管理者需借助“先行組織者”,使培訓通知能將學員已有的知識與要學習的新知識建立聯結,增加新舊知識之間的可辨別性。培訓通知的“先行組織者”應該包括具有新意的課程綜述或課程大綱。
當我們將注意力轉向被通知方時,會發現即使我們將培訓大綱和綜述放在培訓通知中,也不一定能吸引他人的注意。
引進“學習動機”非常重要,它是直接推動學員學習的內部動力。首先,培訓工作者可通過新穎的培訓通知抓住學員的好奇心,讓參與者在無戒心、少阻礙的情況下記住通知的內容。
除了形式,培訓通知還要注重區別不同的培訓對象。如果是面對基層員工,撰寫者可嘗試極具親和力的邀請信,并附課程講授者生動有趣的圖片;而對于高層管理者,則可提供與企業相關的案例或詼諧、發人深思的社會故事等。
因此,培訓從業者要根據企業的文化特性、所需培訓的知識點來設計并策劃合適的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只是培訓工作中的“微環節”,但也可能成為培訓工作者施展專業性和創造力的大舞臺。從“先行組織者”“激發好奇心”開始,培訓工作者可以不斷探索企業文化、知識特點、員工現狀、培訓組織之間無窮組合的規律性,讓培訓管理工作充滿創意,讓培訓工作快樂起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