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 霞)10月26日,由中國質量協會主辦的“2009全國追求卓越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為榮獲2009年全國質量獎的10家企業舉行了頒獎儀式。
據介紹,從10家獲獎企業的情況來看,這些組織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及時調整戰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取得了驕人的經營績效,保持了行業的領先優勢。如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以資源和競爭力為兩個戰略著力點,突出“品牌戰略、國際化戰略、大營銷戰略、差異化戰略”在新形勢的重大意義,采取靈活生產經營方式,進一步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實現年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名列行業前茅;西安陜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實現了“從提供單一產品的供應商,向全方位提供動力設備系統問題的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轉變,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資本運作轉變”的轉型戰略,雖然受危機影響,公司財務績效仍然保持穩健增長;美的微波電器制造有限公司通過強化目標導向,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大力提升技術研發、改造和創新能力,推行業務流程再造與流程改善、六西格瑪項目管理、精益生產運營、QCC基層改進相配合的四位一體改進系統,實現了逆市增長。
截至2009年,已有海爾集團、濰柴動力等72家企業獲得全國質量獎。分析9年來開展全國質量獎評審活動的情況,具有3大特點。一是我國優秀企業申報全國質量獎的積極性比較高。9年來近600家企業比較系統地導入和應用卓越績效模式,積極申報全國質量獎,特別是今年,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仍然保持了較高的申報積極性,申報企業數量與去年持平,并且有咨詢服務、商貿零售等新業態的企業加入申報的行列。二是獲獎企業地域分布較廣。上海、浙江、山東、北京等18個省、市均有獲獎企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獲獎集中度較高,其中上海、浙江、山東、廣東四省市獲獎企業就達到46家,占獲獎總數的64%。三是獲獎企業覆蓋的行業面寬。按行業大類劃分獲獎情況,制造和建筑業有54家企業獲獎,服務業有11家企業獲獎,小企業有5家企業獲獎,并有兩家特殊行業企業獲獎。其中主要集中在機械制造、建筑、冶金、家電制造、汽車、電器、石化、煤炭、通信等26個行業。
會議期間,中國質量協會還組織全國質量獎獲獎企業向廣大組織發出了題為“認真履行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全部職責”的質量承諾暨倡議書。《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