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葉勁秋 羅 兵)10月30日,受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程虹邀請,美國質量學會(ASQ)前亞太地區主席威爾出席了該院舉辦的珞珈質量雙周論壇。論壇上威爾做了“質量專家角色的演進”的主題演講,并與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全體師生及湖北省質監局相關領導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威爾從美國質量專家角色演進的角度給人們帶來關于質量發展的新視角。據介紹,尤其是近10年來,美國質量專家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換。在以前,質量專家無非是懷揣著朱蘭的《質量手冊》,手持測量和計算工具,忙于產品質量的各個監控環節。然而,隨著質量概念從符合性質量、適用性質量到滿意性質量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單一的產品質量的關注到對服務、工程、環境等“大質量”的關注,質量專家不但要“下得廚房”做出具體的好產品,更要“入得廳堂”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和社會發展層面的質量策劃。
據介紹,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經營已成為“家常便飯”,質量專家更要面對不同的地理環境、地域文化、社會制度等實施管理和策劃。美國質量學會每3年都會舉行一次活動預測質量的未來。活動會邀請很多專家,關注同樣的話題,即質量的未來和推動力,并依據征集的回答做出分析。過去6年里,美國質量學會做出的第一個預測就是質量的未來是全球化,并明確指出全球化就是推進質量最主要的動力。《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