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晨報報道了上海杰康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無證直銷,旗下直銷員涉嫌對產品功效夸大宣傳一事。報道刊登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昨日,記者從浦東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浦東市場監管局已對上海杰康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立案緣由為涉嫌傳銷行為。目前,調查正在進行中。(2月18日《東方網》)
看了這則消息,筆者掩卷沉思。雖然目前調查正進行中,有關結論還需要拭目以待,但白血病老人停藥吃其品,30天后身亡現象既成事實。由此想起保健的“養生講座”,其法不是傳銷甚于傳銷,“軟”刀宰“客”聳人聽聞。
表面上“養生講座”從情感拉近與老人距離。然而,萬變不離其宗,實際上還是為了銷售高價保健藥品。誠如執法人員所言,這還是一個管理盲區,打著法律的擦邊球進行營銷,即使存在夸大輔助治療效果,也很難取傳銷證。
問題是,一些老人看不清“養生講座”、免費禮品背后的伎倆,受小恩小惠小禮品誘惑,被商家牽著鼻子走,瘋狂購買高于市場價數倍的保健產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可見,雖然“養生講座”不是傳銷,但其對老人的危害甚于傳銷,已達到肆無忌憚的地步。
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困境之下,老年人群體渴望回歸自然,過上健康生活。這是人之常情,本身無可非議。這時,因為一些急功近利的人,看準了生財之道,期望著一夜暴富,所以才會冒出那么多所謂的保健品和“養生講座”。
雖然保健品詐人錢財的新聞不斷,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絲,還沒有完全清醒過來。可見,不良商家拿保健品騙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處不在的非理性“養生情結”,以及老年人群體無意識的跟風行為。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將逐漸步入老齡社會,老年人將成為一個相當龐大的社會群體。為此,國家和地方均制定了系列優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導社會和公眾尊敬、關愛老年人。
令人不堪的是,偏有一些無德商家和不法分子,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變著花樣去忽悠老年人。如向老人過度推銷保健品、醫療器械等。至于用“養生講座”忽悠老年人,以此來詐取錢財,這種卑劣行為,嚴重損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當今物欲橫流的商品社會,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甚至是不擇手段,已成為社會一大通病。而欺騙老年人,則是一些不法之徒慣用的伎倆。他們利用老年人思維緩慢、容易上當受騙的弱點,頻頻將罪惡之手伸向無辜的老年。
因此,“養生講座”亂象,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警惕,消除監管盲區,并制定鐵律嚴厲打擊。然而,保護老年人權益,僅僅憑靠制度和法律約束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樹立全民敬老意識,倡導人們恪守社會公德和法規。
言歸正傳:杰康諾涉嫌傳銷被立案調查,這是市場監管局履行法律的職責,不僅是對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負責,而且系維護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任何生物企業都要遵紀守法,不能無證直銷怡誤患者病情。亡羊補牢,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