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多名直銷商聯名向《直銷觀察》投訴,某直銷公司一著名系統詐騙,以電子商務、網絡團隊的方式進行圈錢、詐騙,上當受騙的直銷商更是滿腹怨言,有苦難訴。《直銷觀察》、道道網、《生活質量報告》三家媒體聯合調查小組深入一線調查后得知,此種惡果的根源居然是目前為止被大多數直銷公司看好的電子商務。
這個結果引人發思,這已不再是某個直銷公司的事情,同樣是整個直銷行業所面臨的問題。
管道漏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案例如同一個照妖鏡,照出了行業最慘烈的一面。直銷作為一個脆弱的產業,怎能經受如此折騰之重?
隨后,調查組就直銷企業的電子商務進行了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目前的直銷企業或直銷商所采用的電子商務,大多是以在網購平臺上開店為主,這本無可厚非,只要不是刻意去破壞直銷企業的價格體系,完全可以理解為直銷商做零售的一個方法?杀氖,在這些所謂的電子商務里,80%為黑店。在他們的店里,同樣的產品,僅僅是直銷公司價格體系的3—4折。然而,事情并不如此簡單,當你買來產品后你會發現,這些產品要么屬于假冒偽劣產品,要么屬于即將過期的產品。據淘寶上一出售直銷產品的店主介紹說,這些產品都是直銷商為沖業績囤貨后要處理的產品。事實上,直銷企業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一旦進入電子商務后,那么將會傷害其他營銷人員銷售產品的機會,形成強烈的不公平競爭,這是典型的殺雞取卵之做法。
而更有直銷商,則打著電子商務的名義進行網絡營銷。事實上,網絡營銷符合了直銷商開發市場的進度和心理,從而被直銷商追捧。他們要么在網上結交新的朋友,要么在網絡上宣傳自己的團隊,要么在網絡上促銷自己的品牌形象,總而言之,網絡被大多數的直銷商充分利用,并從中尋找目標客戶。然而,在網上正規公司的直銷商僅是通過網絡擴大人脈,而擴大人脈后開發依然采用是傳統直銷的方式;然而,更多的則是直銷行業的攪局者,他們充斥在資本運作、非法傳銷、詐騙等范圍。這些少數人的不規范行為,讓整個直銷行業信任度開始流失,一個行業的根基與寧靜,因此而動搖。
電子商務以及延伸出的網絡營銷讓直銷行業本不秩序的世界更加混亂了:價格更加離譜,品質越來越差,而鼓吹的手段越來越低級,越來越近乎欺騙,讓人大跌眼鏡!曾經讓直銷行業引以為豪的“管道”已開始漏水。
直銷優勢逐步消失
盡管電子商務被諸多直銷企業看好,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直銷在引進電子商務后,美譽度相比以前更為缺失,這將是未來直銷與電子商務結合最大的痛。
有專家指出,直銷與電子商務結合后,會導致直銷優勢逐步消失,其結果是:一是對直銷模式形成強烈沖擊,分流部分消費者;二是直銷變種,給傳銷提供更大的空間,這兩種結果都在透支著直銷公司的品牌與未來。
盡管很多企業嚴禁直銷商在網上開店,然效果并不明顯。淘寶網一家出售安利產品的賣家告訴記者,他本身是安利的直銷商,所出售的產品都是正品,而且比通過渠道的價格更低。當記者問及,是否會觸犯公司的規定,賣家則明確的回復:這些產品是我買來的,我擁有這些產品的所有權,我想怎么出售與公司無關。
而出售完美的賣家并未承認自己是完美的直銷商,而是說自己是低價從其他直銷商手中一折拿來的產品,三折出售。當記者詢問折扣這么低,是否有人相信是正品時,賣家對此不屑一顧說,完美產品又不是什么名牌,都是在直銷員圈子里才拿它當寶貝的,普通人才不會花比正常價格高幾倍的價錢去買,只有低價才能吸引到消費者。
直銷最大的優勢就是直銷商,但是直銷商與公司僅僅是合作關系,對于直銷商而言,所謂的規定其實只是名存實亡,他們更看重的是利益。所以很多直銷商為了清理自己前期的囤貨,不得不低價銷售。
專家認為,直銷商這種順理成章的行為,雖然帶給了自己些微利益,但嚴重傷害了直銷公司的形象。“更有的網店,根本沒有產品,也不賣產品,他們開店的方式只是為了賺取數據,一旦和你聯絡上后,就會瘋狂的給你洗腦,讓你加入他們的事業。”這樣不但分流了部分消費者,還給大眾一種嚴重厭惡感,讓直銷的優勢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而逐漸流失。
防止不了“漏水”就打保衛戰
曾有好事者稱,直銷企業無法與電子商務融合,一旦融合后便決定著直銷已變種。這話未免武斷,但實際上,直銷企業要與電子商務融合顯然并不容易,至少目前階段是無法融合的。
事實上,直銷企業要想占領網購渠道,B2C和C2C兩條路都必須走。B2C作為企業官方銷售網店,因為網店沒有地域限制,必須確保不擠占經銷商的生存空間,必須實行產品差異化,銷售符合網絡購物規則但不在傳統渠道銷售的產品。企業最頭疼的還是C2C網店,呈現“散、亂、假”的特征,根本無法徹底控制和打擊。
直銷走電子商務,涉及到部分利益的重新分割和調整,個中錯綜復雜、矛盾重重,從今天的市場環境來看,企業很難從中找到平衡點。有企業負責人對記者稱,既然現在的問題解決不了,我們只能防止管道漏水,專心打好直銷優勢的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