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12月5日訊】隨著2016醫藥圈大健康市場峰會舉行,昨日(12月3日),關于保健品話題討論的熱度不減。今年是中國營養保健食品行業的法規年,也是產品進入2.0時代的開啟年。該如何把握這一機遇?業內人士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庶正康訊(北京)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準入技術總監李芃表示,7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管理模式由原來的單一注冊制調整為注冊與備案相結合的“雙軌制”。保健食品行業也因此迎來寬進、巧管、共治、重罰的發展新時期。
“目前注冊制與備案制雙軌并行的方法更適合國內市場實際情況。”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表示,近年來,保健食品行業快速發展,國外保健食品紛紛涌入,市場井噴式增長。數據顯示,去年國外保健食品銷售額約占跨境電商進口總額的10%,達到500億元市場規模,直逼國產保健食品品牌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外保健食品大都是通過線上銷售,并沒有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的保健食品標志。《辦法》實施后,國外保健食品可以通過備案制獲得批準,這將有助于加強對國外保健食品的監管。
中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董事、常務副總裁羅鶄表示,當前,中國是全球營養健康產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也將是最重要的地區之一。中國的營養保健食品產業正在不斷走向成熟。中國正在從全球最大的營養保健原料供應者成長為最強的產品研發者和生產者。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在產品研發和生產過程中,產品和質量安全至關重要。
“云南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要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還應注重開發新產品,從新原料、新工藝、新標準、新功能等方面實現突破,營造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良好環境。”王大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