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全國最大的網絡傳銷案萬家購物被媒體曝光,這個涉案高達240.45億元,參與人員近200萬,遍布全國31個省 (區、市)的2300多個縣(市)的平臺,最終騙局被昭然天下。隨后在2013年“萬家購物”董事長應建成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故意傷害罪,兩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200萬元。
隨著萬家購物的倒下,原本我們都樂觀的認為披著互聯網外衣的新型網絡傳銷就此銷聲匿跡。然而,最近幾年,當互聯網創業浪潮來臨之際,又出現了新一批萬家購物式的網絡傳銷平臺,發展勢頭迅猛。相比萬家購物,這些平臺應用了更先進的“互聯網模式”,互聯網+和云服務、大眾創業等名詞是他們賴以壯大的擋箭外衣和護心鏡。
這其中的代表平臺無疑就是來自廣東的云聯惠,這家號稱“財富永動機”的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聯惠),打著“消費全返”的旗號,短短兩年時間里,在全國迅速發展至上萬聯盟商家。云聯惠平臺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一端對接商家(每比成交云聯惠和商家收取16%傭金),一端對接消費者(消費額每天5%返現,直至全部返現結束)。其實稍微有點經濟學基礎的人都明白這種模式無法持續,那云聯惠怎么保障這種龐氏騙局運行呢,三個字:發展下線!
云聯惠的高級會員可以成為推薦人,推薦人可以獲得提成,提成方案有兩種:A、被推薦人的所有消費金額的1%X5=5%;B、被推薦人的所有銷售金額的0.5%X5=2.5%。推薦人推薦的消費者越多,即刻獲得的提成越多,這顯然就是一種網絡化的傳銷變種模式。
伴隨著市場的東風,云聯惠發展迅速。至于云聯惠規模到底有多大,涉案金額多少,或許永遠是一個謎。這家平臺號稱會員超過300萬,已經遠超當初的萬家購物。我在走訪山西、河北、陜西、河南等省份時發現,“云聯惠”這家消費返現的傳銷平臺,公然利用雙創和互聯網+等概念,打著國家政策支持的旗號,一村一村、一鄉一鄉的發展下線和會員,招募創業者參與其中,所涉及人員和金額之廣雖無法統計,但應該不在曾經名噪一時的泛亞和e租寶之下。
自從去年以來國內主流媒體對云聯惠傳銷騙局展開多次報道,但時至今日,這家平臺在互聯網+外衣的掩護下,依然在國內各地發展會員和商戶,持續的把龐氏泡沫吹大。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注重技術的購物返現傳銷平臺,云聯惠“成功”的一大原因是其有專業化的公關和市場團隊,能夠批量的通過公關稿和媒體的渠道傳播,為其洗白,并且多次綁定某領導人,搖身一變成“國家支持項目”,誰敢揭穿云聯惠,誰就是與國家政策過不去,損壞國家和人民利益。
在行家眼里云聯惠的模式并不高明,但能夠蔓延中國多省,欺詐數百萬人,這不得不讓我們警惕。今天我就一一用最簡單的道理和事實,來駁斥下云聯惠公關和市場團隊在網上編造的一些謊言。希望廣大讀者能夠看清楚這種騙局的真相,更希望我們的司法部門能夠及時出手取締云聯惠平臺。
騙術一:云聯惠是國家支持項目!
云聯惠的公關稿聲稱:2016年5月25日至29日在貴州貴陽舉辦的國家級“數博會”,我們云聯惠和全世界互聯網大公司如: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富士康,微軟,英特爾,蘋果等一同參展,云聯惠展廳面積636平方米;2016年7月運行僅一年的云聯惠成功申請成為只有世界500強企業才能入駐的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的永久成員;2016年10月,云聯惠入選國務院民生工程,10月16日黃明董事長應邀出席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當晚新聞聯播播出黃明董事長參會的鏡頭,這傳達出國家已認可云聯惠的強大信息;2017年3月22日至27月,云聯惠董事長黃明隨同總理出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5日19點中央新聞聯播有董事長一秒鐘的鏡頭,這說明了什么?
解讀:不管是數博會還是其他各大展會,都有招商部對外招租,企業花費合理的資金,就能開設自己的展臺,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宣傳,這個和是否獲得國家支持沒有一毛錢的關系;達沃斯經濟論壇從來沒規定只有世界500強企業才能成為會員,造假能稍微專業一些嗎;新聞聯播一閃而過的鏡頭和聚焦報道是完全兩個概念,一閃而過更本不能說明什么,我運營的“丁道師”賬號和頭像,多次在新聞聯播一閃而過,能說明我就是國家支持的自媒體嗎;至于隨同李總理出訪澳洲,則是典型的文字游戲騙局,這種公開的國際大事,我們自己看看新聞畫面就知道哪些人隨同總理了,這一點實在懶得解釋了。
騙術二:云聯惠是上市公司,甚至去美國上市!
云聯惠方面聲稱在國內上市,隨后表示其通過收購美國環球電商城在美國“上市”,既然是上市公司自然大家放心交易。
解讀: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在2015年9月15日發布的關于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終止掛牌的公告,指出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股權代碼:890699,股權簡稱:云聯惠)于2014年11月28日在我中心掛牌。現因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五十四條的相關終止掛牌的情形,我中心決定終止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掛牌。很顯然,云聯惠之前在廣州“上市”過一次,后來被終止了。至于在美國的上市,拜托美國資本市場何求開放,很多財經和股票平臺都能查到上市企業公開消息,我們都沒有發現云聯惠這家企業的聲影。
騙術三:消費者的錢沒有損失啊!
騙術三是云聯惠能夠騙到廣大農村群眾的最核心原因,我曾經采訪過很多云聯惠的參與者,他們信任云聯惠的邏輯很簡單:就算沒有云聯惠這種返現平臺我自己也要消費啊,云聯惠免費注冊,你去其聯盟商家消費就給你100%的返還,不去消費又不收你一分錢,花你本該花的的,賺本不屬于你的錢,送給你你被騙了什么?你吃了什么虧?
解讀:這種邏輯似乎無懈可擊,但極端不符合常理。商戶需要給云聯惠平臺16%的傭金,消費者還能獲得100%返現(也就是免費買東西),這其中的貓膩一方面在于商家把商品價格提升,一方面在于以次充好或者干脆直接賣假貨。換句話說,只有賣不出去的商戶才會參與云聯惠,我奉勸云聯惠的參與者,你們自己想想,我們接觸的TCL、耐克、聯想、華為等知名品牌方,有一家參與了云聯惠嗎?而你們能在云聯惠買到的產品是什么產品,好好想想吧。等到云聯惠這個“擊鼓傳花”、“新錢補舊”的模式破裂,你們充值進去的錢還能拿出來嗎?
騙術四:你說云聯惠是騙局,但法律怎么沒有管呢?
云聯惠引以為傲的一點就是“那么多媒體說我們云聯惠是騙局,那為什么我們老板還經常參加各種活動”呢,為什么沒有法律制裁我們? 有一次我和一位云聯惠的代理商討論這個話題時,對方轉給我一篇文章“李彥宏是大騙子,百度搞傳銷,我們都上了她的當了”,說按照你們的理解,百度都是網絡傳銷了,怎么百度還存在呢?
解讀:百度的競價排名雖然出現很大問題,但和網絡傳銷是兩回事,云聯惠和百度的營銷體系更不可能同日而語。其實那些擁有幾百萬身家的人,你覺得他們不知道這個是騙局嗎?這個就是一個賭博,賭這個盤子能持續多久。當然他們認為總有一批小白是最后的接盤俠,所有人都不希望是自己,但最終接盤俠不管是誰,都將被清算。
至于為什么沒有法律取締云聯惠,是因為旁氏騙局有一定的持續性,不可能馬上破滅。但長遠來看,一定會受到法律制裁,當年萬家購物風光幾年后才在2012年覆滅,隨后在2013年8月13日,在萬家購物董事長被判刑15年之際,全國各司法機關開始“清算”萬家購物的代理商們。比如寧都縣法院以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萬家購物”寧都縣區域代理商龔錦富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上述案例,很顯然就是云聯惠的區域理商們的下場,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和旁氏騙局的規律,最遲3年內云聯惠將會大規模爆出來資金問題和產品問題, 進而主要參與者獲得法律應有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