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城鄉居民手中有大量閑散資金,而缺乏良好的投資渠道使手中資產保值增值。傳銷和非法集資分子正是利用人們這一心理,以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投資人高額回報為手段,誘騙其盲目投資。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遭受嚴重沖擊的情況下,一些中小企業為了獲取資金,鋌而走險,不惜編造種種謊言,以高利為誘餌,大肆進行傳銷和非法集資活動。由于打擊傳銷的法律門檻較高,導致傳銷的違法犯罪成本較低,加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所以傳統傳銷轉戰互聯網,很多傳銷組織注冊有正規的公司,披上“互聯網+”、“分享經濟”、“電子商務”等外衣,以合法公司為掩護,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大肆拉下線圈錢。這類違法犯罪活動發展速度快,龐氏騙局、非法集資與傳銷手段交織,涉及地域廣、人員多、危害大。
打著各種旗號的網絡傳銷粉墨登場,鋪天蓋地而來,大有蓋過傳統的異地傳銷之勢。但是這類依托于互聯網的“財富神話”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隨著資金鏈的斷裂而崩盤,導致很多投資者血本無歸。在近一年,“善心匯”,一個把自己偽裝成上帝的龐氏騙局橫空出世,披著“扶貧濟困,均富共生”的羊皮招搖過市,吸引了眾多渴望一夜暴富的信徒對其頂禮膜拜,因其短期高額回報的巨大誘惑,短短一年時間發展了數百萬人之眾。
最近,“善心匯”老鼠會傳銷模式頻頻被媒體曝光,其多處虛假宣傳、假慈善真傳銷的偽善本質被媒體扒得體無完膚,各大反傳組織和自媒體也加入到痛打落水狗的戰斗中來,筆者也有幸接受了部分媒體的采訪。可是日薄西山、行將就木的“善心匯”不愿意面對要么被執法部門查處,要么資金鏈斷裂崩盤的命運,垂死掙扎前反咬一口,連續兩天花錢請搶手在眾多小網站(很多是沒有經過工信部備案的非法網站)發表栽贓抹黑反傳組織和筆者的軟文。這些文字嚴重失實,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目的是掩蓋“善心匯”掛羊頭賣狗肉的傳銷詐騙本質,繼續蒙騙廣大會員聚斂不義之財。
該文所說的攻擊互聯網企業,收受錢財等,全是憑空捏造、惡意誹謗,如果誠如“善心匯”所言,反傳組織借攻擊互聯網企業敲詐勒索,“善心匯”大可不必在這里鳴冤叫屈以受害者自居,直接報警不就萬事大吉了嗎?由此“善心匯”傳銷組織血口噴人、賊喊捉賊的丑惡嘴臉暴露無遺!
首先聲明,本人和“善心匯”以及參與“善心匯”的人沒有任何恩怨,沒收過任何利益方好處或者指使,本人接受媒體采訪曝光一些傳銷組織是出于一個反傳銷人士的良知和社會責任。“反傳組織專門以收集企業創新模式發展與中國法律滯后的所謂證據,惡意攻擊和蓄謀搞垮創新發展中的中國民族企業”這套說辭真的是荒唐可笑,對于“善心匯”等傳銷組織玩弄的雕蟲小技,筆者秉持人在做事,天在看,高調反傳,低調做人的原則,本來不想理會,可是“善心匯”潑來的這盆臟水確實太過惡毒,本人嚴正聲明:李旭反傳銷十多年來,與傳銷勢不兩立,從未收受過傳銷組織的任何好處,如果有證據盡管拿來,本人愿意付出十倍一百倍的賠償,并承諾永遠退出反傳!如果“善心匯”想通過栽贓抹黑這種卑劣手段讓本人噤聲,你做不到!最近,還有中央級媒體要采訪“善心匯”傳銷,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為“善心匯”而鳴!
來自傳銷組織不勝其擾的刪帖要求
“善心匯”傳銷眾多的虛假宣傳被媒體曝光得太多,這里就不在贅述,今天主要總結“善心匯”和其它傳銷組織慣用的一些欺騙手段:
1、極具誘惑力和欺騙性的宣傳口號:善心匯集,和諧天下;共產、共享、共生、共贏的新經濟生態大系統;扶貧濟困,均富共生。近100年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馬云、王健林都不敢夸下的海口,“善心匯”做得到嗎?充分把握了社會底層老百姓無權無勢無資金無人脈的無助心理,特別是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抓住了人們焦慮、恐慌、迷茫的矛盾情緒,在“善心匯”的鼓動下,很多人趨之若鶩,將張天明奉若神明。
2、似是而非的“營銷理論”:鼓吹“善心匯”是一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平臺,最終打造成新經濟生態系統;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宗旨,采取分階、分級制度,打造一個立體化的社會經濟模型,實現“共產、共享、共生、共贏”的四共經濟,最終走向均富的社會主義理想化經濟模型……為社會需要幫助的各類群體提供物質、精神的雙重關懷,用實際行動為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力!為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盡力!層出不窮的新名詞,讓人眼花繚亂,難辨真假。
3、拉大旗為虎皮,“善心匯”宣稱將建立以“心經濟” 達到 “心互聯”,以“ 心文化”, 走向 “心未來”,筑起“心長城”的新經濟生態命運共同體大系統。為社會需要幫助的各類群體提供物質、精神的雙重關懷,用實際行動為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發力!為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盡力......精準扶貧、供給側改革、以互聯網經濟結合實體經濟社會主義經濟模型、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些說辭緊貼國家政策,把“善心匯”包裝成一個為國為民分憂、有社會責任感的良心企業。
4、組織志愿者、義工下鄉送溫暖、慰問貧困戶,向慈善機構捐贈,經常組織扶貧濟困活動,用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營造扶貧濟困、互愛互助、崇尚善舉的虛假形象,給自己披上“慈善”的光環。
5、投資拍電影、邀請明星搞演唱會造勢,無非是利用名人效應,讓名人為自己站臺、背書;花錢買各種證書和榮譽,拿雞毛當令箭,利用各種“道具”給非法活動披上合法外衣。
6、重金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舉行研討會,自證清白;同時贊助一些地方政府、媒體、慈善機構給其做信任背書,發布大量軟文,為其傳銷模式正名。
今天就談到這里,“善心匯”傳銷騙局還能走多遠,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