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命運”是一句很熟悉的話,但很多適齡貧困學生并不是沒有夢想,而是沒有讓夢想插翅的機會。傳統慈善往往“授人以魚”,局限于為貧困地區提供捐錢捐物,因此也常陷入“越幫越貧”的困局。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益項目開始關注 “授人以漁”,強調項目的“造血”能力。
2016年12月28日,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在江門舉辦了主題為“培育現代工匠 成就美好人生”的交流會,河北、湖北等十五省統戰部、教育廳、網信辦、省僑辦、省婦聯、省殘聯、合作高職院校有關領導,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副主席、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健龍等嘉賓,與公益領域的媒體專家共聚一堂、熱烈交流。
交流會現場
據了解,“思利及人助學圓夢” 項目是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為實踐“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保護青春的夢想不因貧窮而折翼,于2013年發起的一項具備“創新”、“融合”、“自助”、“傳承”和“貢獻”五大特色的公益項目。其核心是公開招募貧困地區品學兼優的青少年,資助受助對象入讀培訓學校,培養其成為同時具有中華核心價值思利及人、健康理念和專業技能的人才。至今已經開展的資助項目包括黑龍江圓夢班、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北模具班、云南昭通農業學校畜牧獸醫班和學前教育班,雅安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班等18個班級,共資助744名學生,捐助金額超過1200萬元。目前,已有55名學生畢業,順利走上就業崗位,人均薪資近4000元。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理事、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企業社會責任總監麥興橋就“項目特色”做了匯報。他表示,“希望傳遞‘思利及人’的理念,讓受益的孩子們理解和掌握,并進一步傳播思利及人的思想,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找出成就人生價值的智慧。”
思利及人助學圓夢公益聯盟成立
本次交流會上,來自湖北、貴州、江西、黑龍江、云南等各地助學圓夢班代表匯報了項目的進展和經驗。與會人士積極參與討論,為項目發展出謀劃策,探索項目發展的方向和前景,實現項目健康地可持續發展。來自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的任敏老師在匯報中表示,從助學圓夢項目中,自己看到的不僅僅是無限極為學生們提供的物質幫助,更多的是價值觀的傳遞,使孩子們的精神面貌有了嶄新的變化。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副主席、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健龍表示:“助學圓夢項目是無限極一系列公益項目中的重中之重,已形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無限極不只是單純提供經濟資助來幫助有需要的優秀學生完成學業,而是從專業選擇上就注意結合社會緊缺的技能崗位,讓受助學生能夠實現就業夢想,真正改善整個家庭的貧困狀況。”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副主席、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健龍致辭
另外,在本次交流會上,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無限極志愿者協會,聯合參與交流會的政府機構、高職院校、公益專家等社會力量,正式成立了“思利及人助學圓夢公益聯盟”。該聯盟將致力于助學圓夢項目的完善與創新,幫助更多的貧困青少年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實現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