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大部分的人,要在學校里度過自己的青年時期。學校不僅僅是一個進行學習的場所,也是我們開始學習社交的地方,我們在學校中學習、交友、生活,在學校中一步步蛻變,最終走向社會。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學校又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種群體性傳染病的高發場所。因此,中小學校應具備對學生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負責的能力。這其中衛生室(保健室)就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然而在現實中,中小學的衛生室建設卻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貧困地區,大部分中小學中沒有設立衛生室或者醫務室,即使設立了衛生室或醫務室,其呈現出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低、硬件配備不齊全、部分設備老化疏于維護、藥品流轉緩慢等現狀。
為了讓學生們能健康安全的成長,2013年中脈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朝陽計劃——少年健康守護行動”,計劃5年投入1個億,在中西部22個省(自治區)貧困地區的九年義務制學校建設2000所朝陽衛生室(保健室),培訓2000名校醫(保健老師),為這些地區學生提供健康保障。
2017年9月15日,“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朝陽衛生室揭牌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兩所朝陽衛生室落戶內蒙,分別坐落在西把柵鄉中心校和黃合少鎮第二中心校。
揭牌儀式分上午和下午兩場舉行。上午9點整,西把柵鄉中心校朝陽衛生室揭牌儀式正式啟動;下午2點整,黃合少鎮第二中心校朝陽衛生室揭牌儀式正式啟動。
內蒙古自治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滿都拉,呼和浩特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陳曉鴿,中脈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鄒曉玲,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虎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付海翔、任魁魁,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教育局副書記張國珍,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教育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銀栓等領導參加了本次活動。
西把柵鄉中心校副校長武瑞剛和黃合少鎮第二中心校副校長祁占成,分別介紹了學校的情況,并對于朝陽衛生室的到來表示感謝。兩位校長都提到,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學生們健康安全的成長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愿望。朝陽衛生室的建立,可以幫助孩子們樹立健康生活觀,從而健康成長。
中脈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鄒曉玲在活動中說:“作為一個公益組織,傳播愛心是我們的使命。中脈公益基金會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這一次來到內蒙古,看到孩子們的笑臉,我也是很高興,能夠為這里的孩子們捐贈衛生室也是我們的一種榮幸。這不僅僅是一次公益的活動,更是一次愛的傳遞。公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中脈公益基金會將一如既往的為了公益前行。”
自成立以來,中脈公益基金會始終秉承“一老一小一發展”的公益發展戰略。其中,“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更是在扎實推進和不斷完善中,成為中脈公益基金會“一小”項目的品牌名片。
除此之外,中脈公益基金會還在青少年安全與教育、關愛老人、女性健康、社會救助、應急救災以及志愿者建設方面建樹頗豐。包括了“中脈青少年安全守護行動”、“全國孝德關愛工程”、“我·愛我 女性健康工程”、“家基金”、“應急救災”、中脈志愿者聯合會等多個項目。
群策群力,匯愛成河。關愛孩子們健康,就是關愛我們的未來!有了一所朝陽衛生室,它傳播許許多多的健康意識將不僅影響到一個孩子,更會輻射一個家庭,改善整個家庭、整個地區的健康意識。中脈公益基金會在將關愛與幫助送到所需者身邊的同時,還引起全社會高度反響和參與,為推進中國公益事業長足發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