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剛剛過去的2016年總結幾大關鍵詞的話,相信“霧霾”一定榜上有名。2016年可謂是空氣凈化器市場爆發的一年,年末的幾次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更是將本就火爆的空凈市場推向另一個高潮,日益嚴重的霧霾讓越來越多人提高了對呼吸健康的重視,空氣凈化器也從可有可無的產品變成必備家電,而高端空凈產品在市場中的占比也越來越高。
一、品牌關注比例分布
進口陣營仍占主導地位
從2016年空氣凈化器市場的品牌關注比例分布我們不難發現,由飛利浦、夏普、三星三大巨頭組成的進口品牌陣容仍占不可撼動的主導地位。其中,飛利浦以24.8%的市場關注度位列榜首,作為最早進入空氣凈化領域的品牌之一,“家大業大”的飛利浦產品線覆蓋面相當廣,其空氣凈化產品從2000元至萬元級別均有覆蓋,加之飛利浦在中國消費者間的良好口碑,如此高的品牌關注度也就不難理解。
2016空氣凈化器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布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夏普和三星,其中以加濕型空氣凈化技術見長的夏普更受大眾消費者歡迎,市場關注度為10.7%;和前兩名相比,三星則將重心放在高端市場,在3000元以上價格段占有一定的優勢。
國產品牌正在奮起直追
在2016年品牌關注比例前十名中,國產品牌小米、亞都和美的分別占據第四、第九和第十名的位置。憑借相當明顯的價格優勢,小米一直以來都是空氣凈化器市場中備受熱議的品牌;而老牌家電廠商亞都2016年發布多款新品,產品線覆蓋家用和車載兩大市場,成長速度同樣相當可觀;美的則以2.3%的品牌關注度排名第十。
一直以來,國產凈化器品牌在和進口品牌的博弈中都占據下風,縱觀2016年空凈市場,局勢亦是如此。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國產品牌的努力,隨著新國標的正式實施,空氣凈化器市場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混戰局面,標準的建立及多方的努力讓空氣凈化器市場的門檻變高,一大批渾水摸魚的國產品牌被徹底清出場外。
如今,在相同的競爭標準下,國產品牌正用出色的產品品質向消費者證明,而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應對國產品牌多一點信心。
二、2016年Q1-Q4空氣凈化器市場品牌關注對比
整體呈增長趨勢 霧霾“功不可沒”
縱向對比2016年Q1-Q4各品牌的關注比例,我們可以發現空氣凈化器市場銷售整體呈增長趨勢。從Q1-Q4,各大品牌的關注度均有不小提升,一直位列第一的飛利浦品牌關注度從20.9%升至31.8%,其余品牌的關注度也均有不小提升,這一規律和日益嚴重的霧霾不無關系。
2016年Q1-Q4空氣凈化器市場品牌關注對比
日本品牌夏普在全年中的表現也相當不錯,一直位居第二,不過在Q2-Q3期間其品牌關注度有所下降,由于此階段空氣污染并不算嚴重,空氣凈化器市場處于淡季,大部分品牌的關注度都有所下降。可以看到,在Q3-Q4階段,幾乎所有品牌的關注度都有了較大提升,而下半年一度賣到斷貨的凈化器市場也從側面展現了霧霾的“威力”。
空凈市場仍難改“靠天吃飯”
雖然2016年空凈市場如此火爆,但我們也要看到,空氣凈化產品熱賣的背后是嚴重的霧霾,大部分人購買空氣凈化器是“不得已而為之”,空凈市場仍難逃“靠天吃飯”的命運。
進入Q3后,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霧霾嚴重,空氣污染指數一度爆表,讓不少人慌了神,空氣凈化器則成了救命稻草。毫不避諱地說,大部分購買者買的更多的是一份“心理安慰”,想要使空氣凈化器成為真正的必備家電而非霧霾天的“急救品”,各大廠商還需要更走心。
三、不同價格段產品關注比例分布
價格一直是影響空氣凈化器市場的一個重要成分,在2016年ZDC調研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對空氣凈化器的心理價位是3000元以下。其中2000元以下的關注比例最高,達到了27.4%,這也是空氣凈化器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2016空氣凈化器市場不同價格段產品關注比例分布
很多人認為2000元以下價格段更多的是國產品牌,但通過電商網站的搜索,松下、飛利浦等國際大牌在這一價格段的銷量也相當可觀。
之所以說3000元以下是大部分消費者對空氣凈化產品的心理價位,是因為僅前兩個價格段(2000元以下、2000-3000元)的關注占比就已經達到51.4%,占了整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半壁江山。在3000元以下價格段,競爭可謂相當激烈,可喜的是,新國標實施后,三星、飛利浦、夏普等進口品牌及亞都、airx等國產品牌得以站在同一起跑線,良性競爭帶來的是消費者能夠買到更實惠的凈化產品。
當然,隨著用戶健康意識的提升,高端空氣凈化器也受到更多人關注,其中8000元以上價格段的關注比例為15.7%,IQAir、三星、飛利浦等高端空凈領域的霸主地位仍不可撼動。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價格段是3000-5000元價格段,其關注比例為19.1%,僅次于熱門的2000-3000元價格段,這說明呼吸健康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重視。
四、不同價格段產品關注比例走勢
之所以說空氣凈化器市場難逃“靠天吃飯”的命運,從Q1-Q4整年中的市場表現也能看出,在Q1階段,受到年初的霧霾困擾,消費者對于空氣凈化器的需求較高,2000元以下價格段關注比例為26.9%。
Q1-Q4不同價格段產品關注比例走勢
Q2階段隨著空氣質量的逐漸好轉,空氣凈化器市場也隨之進入了銷售淡季。Q1-Q2階段,各價格段的關注比例幾乎都有一定降低,表現最好的則是8000元以上價格段產品,其關注比例從12.5%升至22.9%。
在霧霾最嚴重的Q3-Q4,空氣凈化器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2000元以下及2000-3000元價格段的關注比例在Q3、Q4兩季達到頂峰,分別為30.1%和32.5%,足見霧霾季消費者對于空氣凈化的需求之強。反觀前兩季表現不錯的5000-8000元及8000元以上價格段,在Q3-Q4則表現平平,Q4的關注比例更是創新低,分別為9.9%和8.5%。在嚴重的空氣污染面前,3000元以下產品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令人意外的是,一直以來關注度頗高的2000元以下價格段,在Q4階段的關注比例有所下降,對于空氣凈化產品,更多用戶相信“一分錢一分貨”,價格因素在空凈市場中的主導地位有所削弱。
五、最受關注的15款產品排名
除了不同價格段的關注比例對比,最受關注的15款產品排名同樣能夠顯示空氣凈化市場的價格分布趨勢。除了IQAir等高端機型及主打價格優勢的小米,大部分上榜產品的價格都集中在2000-3000價格段,其中關注度最高的是飛利浦空氣凈化器AC4076,其關注比例為2.86%,是第二名的2倍還多,足可見飛利浦在凈化市場的影響力。
最受關注的15款空氣凈化器
除了飛利浦,夏普也有3款產品上榜,這個主打加濕凈化功能的日本品牌在國內同樣有著相對亮眼的銷售數據。北方用戶在取暖季除了室內空氣污染,還要面對空氣濕度低等問題,而一臺加濕型空氣凈化器則能完美解決所有問題,其關注比例之高也就不難理解。
排名第三的是國產品牌小米,雖然小米一直因各種原因處于風口浪尖,但我們不能否認其為空氣凈化市場帶來的顛覆性改變。小米空氣凈化器1代699元的定價可以說打破了空氣凈化器市場的行規,拋開一系列“門”事件不談,在空氣凈化器價格平民化的過程中,雷布斯功不可沒。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最受關注的15款產品中,幾乎鮮有國產品牌的影子,飛利浦和夏普占據了半壁江山,國產品牌除了小米就只有airpal和亞都上榜。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除了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不信任,也和我們的技術差距、創新能力不無關系。
雖然新的行業標準已經實施,但很多國產品牌仍抱著“賺一筆就走”的心態,趁著霧霾嚴重進行貼牌生產,產品外觀千篇一律,從外殼到濾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毫無品牌和產品積淀可言。更有甚者,消費者在購買后保修無門,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又該拿什么信任國產品牌呢?反觀國產品牌中表現不錯的亞都、airpal等,他們之所以能夠榜上有名,對產品和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是主要原因。
六、不同類型空凈產品關注比例
家用凈化領域仍為主戰場
2016年哪種凈化器類型更受關注呢?ZDC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家用/商務型空氣凈化器仍是消費者的主要關注對象。高達95.6%的關注比例足以體現大部分用戶對室內空氣質量和呼吸健康的重視。
2016空氣凈化器市場不同類型產品關注比例
智能化功能處境尷尬
在這個全民智能的時代,智能功能一直是很多空氣凈化產品的主要賣點之一。WiFi遠程控制、自動調節等功能幾乎已經成為標配。不過,從調研數據來看,似乎大部分人不想為空氣凈化器所謂的智能功能買單。
在2016年空氣凈化器市場中,智能型產品的關注比例為11.7%,雖然排名第二,但不足1/5的占比讓智能化顯得有些尷尬。究其原因,如今的消費者已經不再是“小白”,具有一定的辨識能力,而大部分所謂的智能功能在實際使用中并不像宣傳單中那樣“神”,一系列偽智能在市場中即將失去立足之地。
車載/桌面凈化器存在感過低
關注比例最低的是車載和桌面空氣凈化器,分別為1.2%和0.2%。桌面/車載凈化器廠商較少是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此類產品的大眾信任度較低。過小的產品體積可能嚴重限制桌面/車載凈化器的凈化性能,在用戶體驗方面仍需繼續完善。
對于空氣凈化器行業來說,2016年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新國標的正式實施從本質上推動了產品結構的升級和行業的良性發展,更為規范的市場讓各大品牌處于同一起跑線,競爭更為透明。
品牌方面,國產品牌在面對進口品牌時仍顯得勢單力薄,雖然國產品牌也已經涌現出不少強力選手,但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在和進口品牌的博弈中,國產品牌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在筆者看來,空氣凈化器市場雖然有著爆發式的增長,在未來幾年也有著可預見的“錢景”,但這一市場的繁榮意味著更嚴重的污染。面對越來越嚴重的霧霾,空氣凈化器并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而是我們在尋找終極解決方案時的墊腳石。最后筆者借用網上一句雞湯體來結束這篇文章“我們之所以購買空氣凈化器,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不再需要空氣凈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