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業過去十年經歷了快速發展,如果說過去十年是個白銀的十年,那么未來直銷業將迎來黃金十年。展望未來,影響直銷行業發展的除了其自身的因素以外,大概還有三個因素:需求、市場和法規。
品質消費助推發展
需求因素,主要要看兩個方面的需求,就是消費的需求和創業就業的需求。從供給角度來說,直銷提供的是消費的需求。從模式上來講,它所提供的是創業就業的供給。目前,與直銷行業供給最密切相關的幾個消費因素都在增長,而且增長的趨勢非常明顯。從創業和就業角度講,盡管未來的社會越來越多元化,但是直銷仍然會有它的吸引力。
目前,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崛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雖然放緩,但增長額非常明顯。同時,中國正在進入老齡社會,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占總人口的10%左右。此外,恩格爾系數的高低可以反映一個社會的消費水準。中國2015年的恩格爾系數已經達到了30.6,很接近中等富裕以上國家的消費。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者更加注重品質消費,而健康消費、美麗消費成為品質消費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數據顯示,過去20年中國保健品市場增長非常明顯,增速較快。中投公司預測,2017-2021年,中國保健品的市場將年均增長16.12%。化妝品市場方面,根據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學教授丹尼爾·哈默麥什的研究,顏值高的職場人士收入平均能夠比顏值中或者顏值偏下的高3%-4%。在這個現象的支撐下,美容護膚品市場一直在以超過GDP的增長速度增長。
所以,未來直銷發展在消費需求方面的兩個關鍵詞,就是健康消費和美麗消費。因為直銷的產品大類,無論是從全球看還是從中國看,健康保健品和美容護膚品都是最主要的兩個類別,在中國所占的份額可能超過了80%。
一直以來,直銷是以提供就業、創業這樣一種方式來對社會做貢獻的。不過,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不僅僅影響了消費方式,它也會影響就業、創業的方式,例如中國正在力推的“雙創”(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這對直銷業是一個挑戰。
但是,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那就是現在GDP拉動就業增長的能力在下降,過去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能帶動100萬-150萬個就業崗位,但是現在能拉動的就業人數已經低于100萬。所以,移動互聯網等雖然提高了全社會的效率,改變了就業方式,但也有對就業不好的影響。這樣的話,自主創業、非正規就業或將成為未來中國就業和創業的主流。
根據北京大學直銷研究中心的研究,未來的就業人群中,正規就業的每年有1000萬,還有1400萬的就業缺口,這個缺口就要靠自主和非正規就業去彌補。直銷作為一種低門檻的工作,可以成為一種非正規的就業渠道,而直銷公司為直銷人員所提供的系統性服務,創業條件更為方便,也更有效率。
市場機會大于挑戰
目前,直銷行業人士已經在關注互聯網背景下直銷業所受到的沖擊,這就是市場因素對直銷業的影響。市場因素有很多,過去十多年,直銷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社會的認同,在中國直銷的認同度實在是太低了。就是銷售人員的認同,也是非常低的。所以社會的認同,將是未來中國直銷業發展的一個挑戰。二是文化的沖突。直銷行業是一個個人作業的行業,因此他的文化的一個根基,是推崇個人的成功。這種文化可能會跟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所對立。不過,這個社會是越來越多元化的,所以文化的沖突未來會有所弱化。三是失衡的心態。在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一個毛病,或者說社會環境當中最讓人看不慣的一點,就是急功近利,所有的人幾乎都想一夜暴富。這種失衡的心理,對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四是政府的管理,這方面正在逐漸規范向好。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上四個因素都將會發生轉變。目前來說,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以移動互聯網為主的發展背景下的市場。
直銷公司的很多管理人員經常說,直銷跟傳統產業相比如何如何。但是,與基于互聯網的產業相比,直銷到了也是傳統產業的時候了,這一點要承認。
互聯網改變了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交易方式、社交方式,對直銷的沖擊,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對直銷消費人群的分流,會直接分流;二是對直銷創業和就業人群的分流,會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投入到以移動互聯網、以社交電商為主的創業浪潮當中;第三,在互聯網條件下的自我文化,是對直銷行業團隊文化的沖擊。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互聯網條件下,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是特別重要的。第一,場景。所有互聯網行業都講場景,這個場景的概念跟年輕人的這種即興消費觀念是密切相關的。第二,入口。場景會創造入口,就是集聚人群。所有互聯網的企業都在做一件事,就是要集聚用戶,集聚人群,把人群變為商業入口,然后用這個入口去創造價值。
當前資本的投入方向就是創造入口,誰燒錢成功的標志就是入口可以創造價值。而各種傳統產業的資源也正在以入口的衡量標志被重新評估。互聯網工具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所起的作用就是對這些既有優勢的放大效應。
直銷行業的既有優勢,正好具備了入口的特點,一是龐大的消費人群和銷售人群;二是既有的人際關系;三是具有強烈創業動機的直銷員和人群。而且直銷行業自己的變現能力就很強。
因此,直銷業雖然與互聯網企業相比是傳統產業,但是其優勢恰恰是互聯網企業沒有的。
在這種情況下,直銷公司如何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可以利用大數據,利用好自有的平臺和移動互聯網對接,這就是未來直銷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機會。所以,未來的市場對直銷公司來講,有挑戰、有機會,但是機會大于挑戰。
“走出去”天地更寬
過去10年間,直銷行業經營始終保持增長態勢,銷售額連年增長。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前9個月,直銷企業直銷銷售額已達171.7億元。
看起來是非常高的增長速度。但這只能說明直銷行業規模在擴大,因為與2011年相比,獲得直銷許可的企業數量增加了18家。直銷行業規模的擴大,是公司數量的增加和業績增長的共同作用。
從總體上講,直銷行業在零售行業中仍然是相對規模較小的行業。2015年直銷行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0.51%,占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的0.59%。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直銷行業整體依然保持一定增速,不僅超出GDP的增長幅度,也超出一般零售業的增長幅度,顯示了直銷方式獨特的抵御市場風險的特質。在新消費時代,直銷行業驅動消費的作用比較明顯。直銷企業目前擁有近1300萬的會員和優惠顧客,他們是直銷員的服務對象,也是企業的固定顧客。
直銷行業還具有比較明顯的拉動投資效應。目前有400多億元人民幣鎖定在直銷行業的注冊資金中,而這只是靜態投資。調查顯示,經營10年左右的企業,其平均追加投資規模在2億元。按照工商總局的統計,2013年到2014年,直銷企業新投資超過8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直銷企業正在成為消費品制造業“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天獅公司目前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新時代公司在東南亞致力于以中醫藥為基礎的保健品生產。目前,超過20家中國直銷企業在海外發展業務,有的企業不僅做貿易,更在當地設廠。
中國特色融合發展
經過了10多年的磨合和完善,中國直銷業法律法規環境和監管方式逐步趨于成熟,在總體上保證了直銷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商務部和工商總局披露的數字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隨著互聯網和社交環境的變化,原有的法律法規確實表現出了不太適應的情況,這不是一個行業的現象,而是整體市場的狀況。
所以在法規方面,未來直銷業發展將穩定向好。所謂穩定就是不太會很快變,向好就是只要變就會向比較寬松的方向去發展,或者向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方向去發展。
基于此,展望未來中國直銷行業的發展,可以得出以下四點判斷。第一,直銷行業還是會保持較高增長。所謂較高,是要高于GDP的增長,可能不會持續地以超高速的增長,但是保持高于GDP的增長,其實這就是一個行業能夠在社會立足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
第二,互聯網發展與行業競爭將促進新一輪行業整合。個人認為,目前一些公司經營之間的差異,有公司歷史文化的原因,也有公司對直銷行業的適應性和市場的適應性的原因。隨著直銷獲牌企業數量的增加,企業之間的整合可能會出現。
第三,會出現直銷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社交電商企業的融合發展,這是基于直銷是一個非常好的入口的判斷。研究表明,社交商業衍生出很多新穎的分享經濟商業模式,這對于直銷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未來,線上線下的行業融合將成為一種趨勢,這對既有的直銷法規環境也提出挑戰。直銷企業怎么用好這個入口?好的企業會抓住這樣一個契機走向融合發展。
最后,直銷發展將保持中國特色,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由于直銷企業先前慣用的一些直銷模式與《直銷管理條例》在意識形態層面存在差異,直銷企業要適應未來市場,就有必要借鑒一些優秀的傳統營銷模式。直銷行業與傳統行業有效契合各自的優勢,開拓出一種適合中國特色的直銷模式,將是未來的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