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對于中國直銷行業為說,“脈寶云店”四個字成為“互聯網+直銷”的引爆點。有業界人士評價,直銷企業如此高調宣布站上“云端”是少見的,相信隨著互聯網+的持續深入心,這種站上“云端”的商業模式會被越來越多的直銷企業所采用,以商業模式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新直銷”時代將會來臨!
在脈寶云店上線前的3月25日,總部位于江蘇南京的直銷企業中脈科技,在濟南啟動“風起,云未來”的旨在為“脈寶云店”造勢的大會,宣布于3月30日0:00點脈寶云店公測,全球40個國家近10000款爆牌將亮相。同時,脈寶云店還像阿里巴巴造“雙十一”節那樣,造出“330親親節”。中脈科技解釋稱,“3”在網絡語中形似嘴唇,“33”代表“親親”,3月30日簡寫為“330”(意為“親親你”),有“直銷大佬”之稱的中脈科技掌門人周希儉所帶領的團隊,帶領的“互聯網+直銷”創新甫一亮相,就取了這么一個網絡范兒十足的購物節名稱。
據了解,在濟南的啟動大會上,脈寶云店提出要做到“天網、地網、人網”三合一,讓人心生無限遐想。按照馬云的阿里巴巴理念,會有“天網、地網、金網”三合一,即天網:大數據+互聯網;地網:物流網絡;金網:支付寶為首的物流金融體系。而最近被熱炒曝光的負面形象云數貿,則一直強調:“天網、地網、人網的三網合一經營方式;開創中國夢、民族夢、家族夢的三夢合一的事業模式。”
不管定位和措詞如何,直銷企業借助互聯網社交平臺拓展業務已成為一種趨勢。僅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就發生過另一起引發直銷行業廣泛關注的“互聯網+直銷”事件:有著“直銷行業最知名職業經理人”之稱的劉衛華高調加盟美容健康品牌蘭蝶蜜,稱將于2017年進行全渠道布局。將創新整合銷售渠道,以微商與直銷兩者之間的獨特性構筑“微直銷行業生態鏈”。劉衛華表示,將利用直銷管理經驗,實現微商與直銷的無縫鏈接,“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在互聯網社交商業這個課題上,只有微商與直銷的無縫連接,把直銷人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完美結合,才能無限擴大市場消費潛能。”
“互聯網+直銷”:直銷模式的時代再造
據商務部發布的信息,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總額達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其中,實物商品的網絡零售交易總額為4.19萬億元,同比增長25.6%,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出15.2個百分點。2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用“保持中高速增長”形容2016年的網絡零售市場。國家統計局此前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網上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7%,2015年網上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3%。
盡管網購增速放緩,但還是跑贏了其他業態。商務部對重點零售企業的監測結果顯示,網絡零售業態增速為25.4%,遠高于百貨店、超市和購物中心等其他零售業態的增速。網絡零售的滲透也在持續,2016年實物商品網絡零售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較去年同期上升1.8個百分點。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O2O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約45%,云計算、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的應用正在推動電商平臺的服務升級。
而據直銷行業內的統計,2016年直銷行業整體業績呈現增速放緩的新常態,尤其是2015年位居業績排行榜前六的無限極、安利、完美、權健、中脈和玫琳凱等,業績無一例外地在2016年出現下滑。行業資深專家認為,直銷行業在增速放緩不會成為一種趨勢,而是行業范圍調整的一種震蕩。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市場逐步規范成長,社會逐漸了解和認同直銷產業的社會經濟價值,企業對直銷模式的信心也不斷增強,加快了申牌的速度。一部分直銷企業已經告別了摸石頭過河的摸索階段進入了穩步成長期,業績也隨之逐年攀升。另一方面,直銷企業在始終堅持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產品的同時,還通過不同渠道,像羅麥通過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等方式,來擴大企業自身影響力、知名度,從而實現業績的高增長。
面對當前的實物商品的網絡零售交易現狀,以及剛剛過去的2016年直銷行業業績統計,直銷企業像傳統企業一樣擁抱互聯網+成為必然。“互聯網+直銷”模式的時代再造,首先是基于互聯網行業技術、人、資本的快速融合,從而引發零售價值的再挖掘與提升。對此,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曾表示,擁抱互聯網可以從“+互聯網”開始,把互聯網當成渠道來看待,實際上就是“+渠道”的過程。在連鎖零售行業里,“多渠道”概念至少有15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的叫作無店鋪銷售,后來又有目錄郵購。互聯網其實是多渠道中一個非常好的替代形式。互聯網出現以后,在信息交換方面,比任何一種過去的平臺都更加具備信息的流暢性;在支付方面,貨幣電子化了,支付在網上也是易如反掌。
直銷行業作為面對面銷售的一種商業模式,面對互聯網+不可避免地要對整體營銷進行模式再造,通過社會共享為企業發展提供驅動力。正如脈寶云店的濟南啟動會所稱的,讓直銷接入社會共享為主要體驗的新時代銷售模式的快車道,實現以商品為核心,直銷為內涵,線上線下的全面提升。
“互聯網+直銷”:須警惕異變網絡營銷行為
近年來,不要否認的是,網絡傳銷也隨著“互聯網+”發展起來。目前,我國發現最多、查處最多的是多層次信息網絡傳銷模式。通常當事人采用的傳銷載體是網站、APP、微信公號等,只要交納一定數額的費用即可申請到用戶名,可以使用網站購物,可以有資格推薦、發展他人加入網站,按照推薦成功加入的人數獲取積分。具體的規則是:會員發展下線包括左、右兩個消費區,既要發展左右兩個分支,左右分支人數發展比例在1:2或2:1(兩邊之和等于3,稱之為一組)范圍內為有效,發展第一組后可得相應積分,并對應相應的獎金;發展2-10組,每組可獲得相應的獎金;發展11-100組,每組又加獲獎金;發展到第100組后,每組獲得獎金數額翻倍,每周各會員最高獎金額度可達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以此類推,下線再按照一定的比例發展會員。這種多層級的計酬方法,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拉人頭”,本質是以下線交納的入會費來支付上線的獎金,是典型的金字塔型的傳人傳銷。
為什么網絡傳銷曾經十分盛行?業內專家認為,這與互聯網+營銷模式的特性有關,簡單來說就是網絡傳銷具有虛擬性、隱蔽性、跨地域性、查處被動性和犯罪人員的“蒙面”能力。更為嚴重的是,很多網絡傳銷組織會借稱自己是“直銷企業”、“直銷活動”而行騙,從一定程度上使普通消費者無法查實和區別,“傳銷的黑鍋讓直銷來背”,惡名是直銷企業的,實惠被傳銷組織拿去。
如今,直銷企業高調進軍互聯網+可以起到良幣驅逐劣幣的作用,提升整體行業網絡營銷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互聯網+直銷”營銷中企業的風險征信數據也被無限放大,主動或者被動的異變傳銷網絡行為將會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傷害。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為直銷企業創造了便利的技術和消費條件,使得直銷企花較小的力氣建立起商城。不僅可以把自己的商品上傳銷售,還可以賣其他供應商的產品,比如海外購等。PC端、移動端、手機APP,在越來越便利的互聯網工具支持下,平臺將面臨更多的異變挑戰。包括直銷企業在內的大量傳統企業涌入互聯網+中,直銷與越來越多行業之間的邊界將走向模糊化,自然也不排除已有一套成熟操作經驗的傳銷組織的“青睞”。
同時,大量直銷企業的經銷商早就爛熟于網絡社交媒體工具,很多直銷品牌的經銷商的商城、微店“內容火爆”。比如這樣的內容:“企業家問直銷企業領導人:聽說你很成功,那你每年的利潤是多少?直企領導人:不便談這個。企業家又問:那怎么能證明你 很成功?直企領導人:我可以把手機關機,去國外度假一年,收入一分不減,你可以嗎?企業家愣了一下:搖頭,這怎么可以?直企領導人:你企業有多少人?企業家自豪的回答:1萬人!直企領導人:如果1年不給他們發工資會怎樣?企業家蒙了:那不完蛋了,那你呢?直企領導人:我一毛錢也不需要發,每個人不僅積極工作而且很感恩!企業家暈,豎起大拇指:牛!”
以各種商城的名義、微信公號為載體的網絡平臺上,“讓80%的人富起來”等文章充斥其間,“當團隊達到一定的數量和規模,就算不做,在睡覺、在旅游等等,但團隊的其他成員在做,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這就會產生管道生命力,形成自動收入。你也不要為第三項收入震驚,直銷行業可以按照你的目標達到理想的收入。最重要的是世襲(繼承)化。比如你是教授,你不能把教授這個職位傳給子女。加入我們你就可以可以把會員的卡號轉到子女身上,給他們更高的金錢起點。”早在直企大張旗鼓全面展開互聯網+的時候,大量直企經銷商們早就半明半暗地充當了一回先鋒,通過商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號、QQ群等開展了熱火朝天的“人網互聯”,寫出了許許多多讓世人“心動”的文章,編織了許許多多讓世人“瞠目”的迷夢,一些“造夢專家”也對自己的違規或違法行為付出了代價。
雖然直銷企業有效管控線上營銷社交行為是一個難題。但是,隨著網絡社交工具的日益普及,傳遞信息和商業咨詢的成本越來越低,自媒體時代的出現則成倍放大了這種快捷和直接。業界普遍認為,對于直銷企業來說,基于商城、微信、QQ等社交工具建立的營銷互聯,更有利于實現商業價值,把產品的推銷成本降低下來,實現消費潛能的無限擴大。
“互聯網+直銷”謀變局,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為直銷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驅動力。我們盼望著有更多的直銷企業在這條路上健康、快速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