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十年,被稱為中國直銷的黃金十年。自從2006年以來,這個行業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墒沁@個高速發展的十年并不是只有一面。它的另一面,客觀地說,仍然存在一些令有識之士痛心的地方。它們就是像幽靈一般若隱若現的各種“掛靠”“類資金盤”“原始股”風波,它們是健康直銷的絆腳石。它們和規范直銷就好像是磁帶的AB面。
近來,據觀察和來自市場的反饋,發現此類現象似乎有冒頭的態勢。
掛靠、資金盤、原始股現象成為健康直銷的B面
對于做市場的人,相信對“掛靠”這種現象并不陌生。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的規定,只有直銷企業本身才能開展直銷活動。過去,在牌照稀缺的年代,牌照物以稀為貴,給掛靠提供了機會。但是這幾年來,隨著國家放寬準入和加快發牌速度,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但是近來,業內仍然出現掛靠的現象,有的企業甚至接受具有傳銷背景的團隊的掛靠。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是類資金盤和原始股現象。有的企業為了快速拿結果,出現了小部分團隊領導人搞資金盤、炒作原始股的現象,以此來吸引經銷商。表現就在于,某些企業業績暴漲暴跌。我們經常會收到讀者留言:某某企業最近疑似搞資金盤,市場動作很大。
采用掛靠、資金盤、原始股來刺激市場的手段,本質上就是貪念作怪。沒有耐心踏踏實實開發市場,依靠激進手段、依靠透支公司未來拿業績。
主觀上是企業激進,客觀上反映了轉型期陣痛的一面
令人痛心的是,這些現象多數出現在內資公司身上。近日,一些比較大的內資公司也出現了這個苗頭。
這客觀上反映了轉型期行業不規范經營、惡性競爭的一面。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參與者增多,競爭激烈,利潤率下降,停留在過去的模式很難滿足經銷商的要求。在內,面臨新盤的爭奪,在外,微商、類資金盤、虛擬貨幣也爭奪直銷的資源。一些企業發現,市場沒有以前好做了,開始搞激進的手法。有些新盤為了啟動市場,又不得不采用激進的手段。
新華商智庫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尹媛惠表示,其實國內的企業應該多向外資公司學習。他們在做企業方面是很有學問的。很多企業說要做永續經營,但是好的外資公司是把永續經營融入到企業活動里面的,例如,有的外資公司做化妝品的就是做化妝品的,他們幾十年幾百年就只做這個,不會一下子去搞保健品,一下子又去搞什么別的。
尹媛惠認為,在這個行業中,真正的做長久的公司,他們的制度其實都是非常簡單的,他們的聰明之處在于,踏實、專注、專一。只做好產品,產品做好了,企業會越來越容易。做不好產品,靠噱頭、靠激進的手段只能謀一時的繁榮。
務實經營,專注產品,回歸直銷的本原才能基業長青
掛靠現象并不是現在才有。例如曾經有過掛靠經歷的某企業家告訴直銷邦,過去,我們也曾經有過掛靠,甚至在業內有了不好的名聲。但是后來我們痛定思痛,要堅決自己做直銷。這幾年公司花了很多精力補救以前的窟窿,給經銷商信心,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務實。據了解,這家企業正在發力,2016年的業績規模已經達到了8個多億。
知名直銷研究專家秦永楠則表示,直銷的本原是以產品為中心。在過去中國直銷的歷次轉型中,能夠轉型成功的企業,都是堅守了直銷的本原這一點,直銷行為的本原是賣產品,直銷企業的本原是一家制造業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務必務實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