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學會直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胡遠江
張國華局長走馬上任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jiān)管局,燒了三把火:一是基層調研,摸情況;二是走訪企業(yè),聽意見;三是推出專項治理,會剿“網絡傳銷”。從其目前對于行業(yè)所造成的沖擊來看,應該是初顯成效。打傳對于工商部門而言是個老話題,但在年復一年打傳之后,如何提升打傳工作的效率和品質,卻依然是個新課題。筆者在觀察了中國打傳工作多年、特別是近幾年之后,有一些旁觀的體會。我個人認為:此次會剿“網絡傳銷”如要達成預期效果,必須首除“三大壁壘”。
第一大壁壘:“信息壁壘”。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建立和擁有信息獲取與傳播的綠色通道是我們成功做事的保障。眾所周知,直銷行業(yè)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行業(yè),其復雜性有三個方面:一是所涉人員多、雜、亂;二是所涉地域廣;三是所涉新技術、新商業(yè)領域多。這些方面結合在一起,就構筑成了直銷行業(yè)的信息萬花筒和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傳銷活動之所以能夠在該行業(yè)中滋生繁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利用并且有意制造著直銷行業(yè)里的各種信息不對稱。如近年來“網絡傳銷”甚囂塵上,就是組織者利用了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商務領域的信息不對稱;又如這兩年“資金盤”傳銷活動風起云涌,也同樣是組織者利用并且有意制造金融證券領域的信息不對稱。而這些信息不對稱若沒有及時解決,就會構筑起許多“信息壁壘”。而這些“信息壁壘”的存在,則正是各種形式的傳銷所布下的迷魂陣。它們使很多參與者稀里糊涂地被羅織其中。因此,在筆者看來,如要精確打擊“網絡傳銷”,消除“信息壁壘”是核心要務。
第二大壁壘:“利益壁壘”。直銷行業(yè)從形式上看,它是以銷售為主體環(huán)節(jié)的一個行業(yè),但是在整個運行鏈條中,它卻延伸到了金融、電信、物流、互聯網等眾多行業(yè)。因此,這就極大地增強了直銷行業(yè)監(jiān)管的復雜性。各種傳銷活動也正是利用了直銷行業(yè)的多領域分布環(huán)節(jié)的特點,藏匿于行業(yè),變換馬甲,興風作浪。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過去的打傳行動中,更多是把擔子壓在了工商部門,而對于其他環(huán)節(jié)的聯合打擊則不被重視,所以其打擊成果總打折扣。當然,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和管理部門對于各種傳銷活動的特點和本質把握不準有關;但我個人認為,這不是最主要的;更加重要的是直銷行業(yè)所延伸的各行業(yè)均有自己的利益體系和行業(yè)規(guī)則,基于這些利益體系和規(guī)則之下,傳銷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很自然地被割裂了。本來應該出現的情況是:傳銷過街,人人喊打;但實際情況就是:傳銷過街,只有一個人喊打。這種悲哀究其實質則是“利益壁壘”在發(fā)生作用。因此,在今天打擊“網絡傳銷”的專項行動中,要想卓有成效,就一定要消除部門之間的小“利益壁壘”,共同維護群眾的大“利益格局”。
第三大壁壘:“行政壁壘”。近幾年來,中國的打傳行動不能說力度不夠,打傳的專項行動也不能說頻率不高,但是傳銷活動卻并沒有被徹底遏止。為什么呢?我個人認為:一方面和傳銷活動的復雜性有關;另外更加重要的一面也和中國的“行政壁壘”有關。這種“行政壁壘”的核心就是“地方保護主義”。正是在這種地方保護主義之下,廣西北海的資本運作如火如荼;正是在這種地方保護主義之下,部分地區(qū)的“網絡傳銷”暗流涌動。而根據我們國家的行政體制,工商系統(tǒng)的業(yè)務指導權是垂直行使的,但是它的經費和人事權限卻不是垂直的,受地方行政管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地方保護主義下的“行政壁壘”,其打傳效果則可想而知。因此,在本次工商系統(tǒng)推動的這場“打擊網絡傳銷”專項行動中,為了達成良好效果,筆者認為突破“行政壁壘”也是重要制勝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