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姓高,叫高宇。
他的個子也高,足足一米八六。進門時是一個瘦削有型的身板挺直而入,門框的高度頓時顯得矮小。我們幾個端坐在他辦公室的茶幾旁喝茶,那會兒看到他,是以仰視的角度。
他帶著笑,那張北方人刀削出的有棱有角、瘦瘦的臉龐并不整個帶出這個笑容,而是掛在嘴角蕩漾,也在眉眼間浮現,始終不曾消散。熟悉他的人,要警惕他某個時候笑的意味,那常常是對你語言中的一個瑕疵加以糾正之前的表情,只不過這種男人最具魅力的不懷好意的笑靨,在他那里體現得更為生動。當我們為他的一個提議達成共識,我們中的一個說“好的,我決定了……”他會哈哈大笑起來,“不是你決定的,是我決定的”,腦子好使著呢!
寒暄就是在說笑中完成的,接著進入正題。然而,沒有正題。如果你帶著一份采訪提綱,準備按部就班地對他一個個提問的話,那保準被他沖得支離破碎。他仿佛不知道你來干嘛的,自兀自地開始灌腦。他的話題跳躍卻有脈絡,內在的邏輯性是他的強項,當然你要像大學課堂上那樣的話,你會覺得最循規蹈矩的老師可以讓你記下一本漂亮的、有甲乙丙丁、ABCD字詞和符號的課堂筆記,而那些天馬行空、縱橫捭闔的大師級的教師授課,你只留下滿心的亢奮,而本子上空空如也。
在脫口而出夾雜著東北土話、字正腔圓的書面語、爆款的思想類句子和調侃性的大白話間(他講話幾乎不加思索,天生一個即興演說家),一個問話值得留意:你看到了天空的星星嗎?你看到了那些星星發出的光芒嗎?回頭一想,這是他整個事業生涯發動的一個物體表象,是他內在精神昂揚的驅動力,也是他非同一般的男人的魅力所在。
他的名字:宇。
宇宙?
他確實是望向了那片星空,問出了這個采訪了一百個人也不定有人問過的問題。說到星辰和光,大概可以在愛因斯坦、費馬、牛頓、普朗克的學問中去追尋吧?光是人類最早研究的現象,中國墨子有小孔成像的試驗,發現光的神奇;英國牛頓破譯彩虹七色,沃拉斯頓發現太陽光譜不是一道完美無缺的彩虹,而是被一些黑線所割裂;德國福朗和斐以降的世界各國優秀科學家將這些黑線作為識別原子的標志,進而發現行星、恒星、星系乃至包括我們所有生命的物質構成,直指宇宙太空,尋覓星光的神奇和曼妙。
如果宇宙是無限的,恒星的數量也是多得接近無限的,那么我們頭頂的天空、身體的周遭、我們眼睛所及之處皆應晝夜如熾,通體透明,為什么會有黑夜的降臨?
“你看到的星星是存在的嗎?”高宇躬身而問,這從側面回答了黑夜為何而來的疑問。年輕的宇宙還沒有能使所有的星光照射到地球上,有的星光在抵達之前就減弱消失了(能量減弱到不能為肉眼所見),那些在原子核聚變狂暴的壓力下早已爆炸、坍塌了的星系無法讓它們的光波傳遞到我們的眼前,這是一段遙遠得無法形容的時光之旅;而我們能夠看到的許多星光,實際上也是早已不存在的星體放出的光芒。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它們大部分是距離我們三十億、四十億光年放出來的光,盡管它們的本體早已不存在了,但是我們看到了這個光芒,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事實。”高宇解釋他提出的問題。
星星有生有滅,人的生命有始有終。一個人盡管生命終有一天結束,事業終有一天畫上句號,但他可以為后人留下影響和財富。高宇要告訴我們的,其實是一個事業家巨大的夢想和情懷。
〔2〕走出一條讓別人效仿的直銷路
走出一條直銷路,讓別人來效仿!這是高宇作為一個事業家的夢想!
他受宇宙星辰的啟發,可這不是所有,因為一個人的夢想往往是對現實的反面刻畫,高宇的事業夢想,立足的出發點正是他對當下中國直銷行業的審視!
“當下中國直銷行業是一種‘倒Y式’的現狀。”他的思維仍然在活躍地跳動,話鋒轉而論及中國直銷行業的現狀。“中國直銷已經有20多年了,拿現在的行業狀況和以前比,那完全是兩種面貌,因為它一直在創新,在容納新事物、呈現新思維。”高宇解讀中國直銷行業現狀的視角,就像從地球上空俯瞰一條大河從主流分出很多支流。不過對于那些細分的支脈,高宇的認定是“看不到前途!”
“一款模式只為如何快速賺錢,一款產品沒有深入研究就倉促上市,大家都在追求短平快的發展,沒有可持續的企業文化,也沒有面向未來的深遠布局。你期望在這些企業的身上看到行業未來么?”高宇將當下直銷行業的諸多亂象歸于從業者的眼光和意識問題:對利益的過分執著,造就了資金盤、坑蒙拐騙等不擇手段的亂象;人們一味追求速度,無暇沉下心來探求如何創新,一味地模仿和抄襲導致同質化的現象嚴重;行業日趨嚴重的人才爭奪,也正因為企業習慣性地追求現有回報,而不去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和開發……
“我要走出一條直銷路,將來讓別人來效仿。”
高宇又一次重復了這句話,語氣更重,似要當場立下一道軍令狀,我們在座的幾個人是這場立誓的見證者。
高宇是位天生的即興演講家,他的嘴角總是蕩漾著陽光、自信的笑容,這是這個男人獨有的魅力。
那時候的高宇就像一個賭徒,不是小打小鬧的那種,而是敢于把自己的命運當作賭注,向著未來立下一場約誓。“我不喜歡紙上談兵,更希望帶領一家直銷企業走出這條直銷路,這比任何的假設和例證更有說服力。”這些話里一字一個篤定。
他沒有繼續用言語去描繪這條直銷路是怎樣壯闊的景象,但我們知道他正用實際的行動踐行這條直銷路。顯然,高宇任職副總經理的陜西三八婦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他口中的這家直銷企業。就在今年的6月,三八婦樂獲得了陜西省第一塊直銷牌照,9月三八婦樂又召開了直銷市場啟動大會和玫瑰創業計劃項目,并發布了“十三五”期間的戰略規劃,這中間離不開高宇和他帶領的管理團隊所做的努力。
高宇要走的是一條經得起時間考驗、可堪行業學習借鑒的直銷大道,所以他為三八婦樂所做的發展規劃也以足夠長遠的視角著手。“做好從產品研發、制度設定、人才培養到團隊建設、教育制度、市場布局等多方面的工作。”放在任何一家企業身上來看,這些都是不可不為的事情,高宇夢想中的那條“可供他人效仿的直銷路”,就是從這些平凡的事情中演化來的。
〔3〕夢想兌現的原則
“我最真實的一面就是我最牛逼的一面,我百分百是直銷圈里特殊的一個人。”甭管你是不是文化人或聰明人,都可以感知到這話流露出來的看上去有些過度的自信。用當下的話來說,就是迷之自信。可是,如果你足夠了解他,你會認同他這份自信。
因為他身上具備的不單只有“走出一條供后人效仿的直銷路”的事業夢想,也還自有一套將夢想演化為現實的,獨一無二的方法。
“首先是用自己的人。”他說。
為什么必須用自己的人?高宇解釋:“在風險來臨的時候,只有自己的人才會跟你同在。”那么,什么人是自己的人?他簡潔明了地說:“就是跟我們有共同價值觀的人。”
做企業是有風險的,用高宇的話來說,就是“跟人生似的,我們晚上把鞋脫下,都不知道第二天能不能穿上。”企業現在發展得很好,可是誰也不能確定下一秒會不會一眨眼什么都沒了。往好聽了說,這是充滿未知與挑戰,它吸引著許許多多加入直銷試圖改變命運的人,也是老一輩直銷人多年依舊堅守這個行業的緣由之一。可往壞了想,這又何嘗不是極大的風險,如此來看,高宇的考量就顯得合情合理。因為對于一名企業管理者來說,培養一個有著共同價值觀,且對企業和團隊有感情,對未來有信心的人,相比選擇相信一個沖著“利益”而不是“未來”的“外人”,顯然前者靠譜得多。
“產品的實用性是第二個原則。”
提到這一點,高宇上來先擺明了立場。“如果有一天,你抱我腿哭,說賠錢了。我問你產品好不好使?好使。你的身體有沒有得到改善?改善了。”他攤手示意,“那就行了,我問心無愧。”
這是高宇生意人的一面。在生意場上混,就得遵守游戲規則。可什么是游戲規則?高宇指著身邊幾位老煙槍舉了個例子。“你給他憋一個月,再把他扔在一個無人島上,然后拿一盒原本只賣五十塊的煙來賣他,標價五百他也照樣會買。”高宇定義這場游戲規則為“真產品、實價格”。在他的觀念里,一款產品的價值不單體現在其質量保障上,也還包括它在整個消費層次中的價值繁衍,這是產品開發過程中所應關注的元素。
“第三個原則是不接受團隊。”
目前三八婦樂的八個體系團隊,沒有一個是外來的,造就這種現象的是高宇的一句話:“我不吸納團隊,不接受團隊。”這和以往接觸到的那些四處尋找團隊的直銷企業高管很不一樣!
問到原因,高宇給出的回答令人信服:“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種現象難道就真的好么?一撥撥團隊來來去去,導致企業的業績也像過山車一樣上下波動,這樣的狀況造就的只能是一家短命的企業!”高宇對待市場團隊的做法,與他向往持續、長遠發展戰略的初心一樣,他要的是一支穩定、忠誠的團隊,而不是如流沙一般說散就散的隊伍!
△ 三八婦樂管理團隊里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公司的管理團隊每年年會都一起合唱《兄弟抱一下》
“有共同的理想目標、一致的價值觀念,心能綁在一起,力往一處使,這才是我想要的團隊!”每每提及自己的管理團隊,高宇所用的稱呼都是兄弟,對團隊的重視可見一斑。他常說,自己的事業理想離不開身邊兄弟們的共同努力,也因此他一直希望在管理團隊中營造一種家的氛圍,讓每個人都親如兄弟,不單停留在彼此之間“兄弟”的稱呼上。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在三八婦樂管理團隊中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在每年的三八婦樂年會上,都會有一個環節:公司的管理團隊一起合唱《兄弟抱一下》,從2013年的第一場年會開始便是如此,而到將來,這個習慣也會一如既往地持續下去。
〔4〕做別人不做的事
“三八婦樂的事業機會,在幾千年前的炎黃時代就已存在,并一直遺留到今天。它之所以有力量,不是因為某個團隊的推動,而是因為那些身處于病患困擾的人們在推動著它前行!”談起三八婦樂時,高宇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他選擇的這個事業平臺。
這句話的背后,也展現了高宇衡量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行事標準(他稱之為事業作用性):做別人不做的事情。
從他選擇三八婦樂公司這件事來思考,這個標準就不難理解。千百年來,女性健康一直都是現實存在的需求,但由于傳統文化觀念的禁錮,它始終為人們所忽視。高宇用一句話點出這種現象的要害:“對于人類社會而言,這是一種無法理解的遺憾!”。
而也正是這種遺憾,幫助高宇定義了三八婦樂事業作用性:“別人不做的事情我們來做,別人不普及的觀念和知識我們來普及。我們把性話題擺上桌面,把三八婦樂事業背后的精神語言——關注女性社會地位,解放傳統的思維枷鎖,詮釋新時代的社會文化面貌——暢暢快快地講出來!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他說這些話的語氣高昂,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激情亢奮的演說。
站在時間的角度來看,高宇對于時機的判斷無疑是對的。因為今天的人們已經有了足夠的文化空間去直面與性有關的話題,追求對于生殖健康的需求,而且在將來,這個文化空間也還可以變得更大,就像高宇所說:“生殖健康產業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勢必朝著不同的領域做進一步的分割。”
為了做好這件別人都不做的事,高宇量身打造了一套組合式的營銷模式:體驗式營銷、會議營銷、社會營銷和公益營銷,這聽起來和大多數直銷企業所說所做的并沒有太大差別。
可事實上,這里面的玄妙隱藏在高宇的講述中!他會道出每一種模式的關鍵所在,興致勃勃地拆解開來講這么做的原因、不同于其它企業做法的點以及最終收獲的成效,如同是把實踐中的具體操作通過話語進行了一遍理論操演。
談到體驗式營銷,高宇指出,精神文化的傳達是關鍵。這是他對體驗式的概念演繹,卻也正適用于三八婦樂,如他解釋的:“女性健康事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依然是對于很多女性而言,生殖健康的話題依然還是禁區,這就需要事先打開她們思想觀念上的束縛!”
高宇主張會議營銷時把話語權交給消費者。“讓消費者去講述自己的故事,不拒任何丑事,這些勇于直面自己過去的案例,帶給人的心靈感動比起我們單純講產品的功效強多了。”對于一種措施所引起的后果,高宇都有一份自信的把握。
“社會營銷取決于社會文化給予的機會,企業開展社會營銷要與時代相對應!”高宇視社會營銷為企業生存的命脈,但也格外注重社會營銷不可動搖的另一面:“到什么點做什么事!”
對于公益營銷,高宇帶著追求效益的本意予以對待。“我們捐獻產品,讓更多人從中受益,繼而成為產品的消費者和品牌的傳播者!”將公益與效益關聯起來,這是高宇詮釋企業公益營銷的出發點。
談完了四種營銷模式,這場談話便也結束了,比起聽者預先的期望,最后這個收尾似乎顯得有些淺淡和倉促。不過轉念一想,這種感覺倒也正常,因為這些皆是他在保留初心的基礎上,對當下的詮釋和迎合。他的初心在于開創新的事物,如其所言“一半迎合當下,另一半保留初心;用一半來接受和接納當下的直銷行業,用另一半帶出不一樣的產品,不一樣的公司、團隊、文化。”
〔5〕情懷還是要有的
結束了訪談,我也一直回過頭去思考:究竟一個人的思維境界要上升到怎樣的高度,才能夠在訪談一開始就像寫文章一樣,為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搭建好思路框架,定下中心思想。至于文章血肉,則又將思維跳出天際,用無數天馬行空的靈光乍現來填充。這是整理彼時談話錄音的時候,發出的由衷感嘆。
于是,回過頭來,我愈發理解了他剛一坐定就“蹦出”的“星空理論”:我們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許在億萬年前已爆裂死亡,但它的光芒此刻才到達我們的瞳孔。這場談話從頭到尾所貫穿始終的基調,就是“能夠取得某種成就使后代人受益,在時光的長河里留下影響痕跡”這樣的情懷。
是的,我將他的這種夢想歸于情懷。盡管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比起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利益,“情懷”二字出現的頻率并不高。但叩問之下,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社會的前進進程,功利化的社會意識之外,有時候還需要仰仗幾分情懷。然而情懷者們,他們并不去大肆宣揚,甚至于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但這種謂之“情懷”的物質,卻在他們體內發生著微妙的化學反應,指引著他們的行為方式。
譬如高宇。
那么,一個人的情懷是怎樣來的?又跟什么有關?關于這個疑問他同樣在故事里潛移默化地告訴了我們答案。他說他很喜歡的一位電影明星是鞏俐,這讓我們頗感興趣。但他的原因闡述,卻讓我們這等年輕人略感羞赧。
“在國內的娛樂圈子里,鞏俐有著各種各樣的話題爭議,我們大家都清楚具體指什么,但是她根本不拿這些當回事兒,因為她已經走出國門,站在國際舞臺上看國內圈子里的這點事情,它的影響力已經被稀釋到很小的程度。”這段話說完,他仿佛意猶未盡,似乎還有很多論據來佐證剛剛這番話。“這就好比,從地面上看兩個爭吵的人和到三千米的高空甚至更大的空間來看,站在后者的立場那些吵鬧聲早就銷聲匿跡了……”高宇要表達的意思很好理解:一個大的環境會稀釋小范圍的情緒影響,眼界放得足夠開闊,知道眼見之外的天地有多大,了然生命之外時光仍將去往億萬年后,人們才不會止步于當下的困境,以為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跨過眼前這座小山丘。
此情此景之下,這番話所散發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
當然,在這樣的時代里,光有仰望星空的情懷是不夠的,智如高宇,他當然是明白的。
“夢想不是空想,它是一門平衡欲望和現實的藝術!”這大概是我聽過的最為嘆服的夢想定義。
“什么是夢想?如何夢想?從三萬米的高空跳下不帶降落傘,這是不是夢想?”面對這個近乎于玩笑的問話,回答必然是否定的。但他深知,在當下的直銷行業中,就有類似于這般不切實際的夢想:企業老板制定業績目標,張口就是天文數字;職業經理人為了鑄造自己的名聲,許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承諾;市場團隊的眼里只容得下財富,為此不顧所有的該與不該……在這個行業里,人人都在三萬米的高空規劃著一座富麗堂皇的空中花園,卻鮮有人能夠想到畫上一條從地面通往天空的梯子。
所以,他的境界與情懷落腳之處便是前文中那一句擲地有聲的吶喊:“走出一條讓后人效仿的直銷路!”
誰都能說這樣的話語,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意識到它的份量所在,以及如何使之不流于口號式的豪言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