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嬰有限公司總裁劉宇文
NDP全稱:Nutrition&DiseasePrevention,意即“營養與疾病預防”,這里專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葆嬰有限公司作為支持單位的“營養與疾病預防”全國醫生營養繼續教育項目。
5月28日,NDP項目2016年蘭州首站培訓震撼起航。會上,以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領銜的營養與臨床醫學大咖們掀起了一場“營養宣教風暴”。他們中有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北京醫院副教授王璐、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教授楊勤兵、協和醫院副教授劉燕萍等業內專家。葆嬰有限公司總裁劉宇文表示,將長期堅定支持NDP項目。他詼諧地說,沒有NDP,就沒有GDP。
葆嬰有限公司劉宇文告訴記者,NDP項目旨在提高臨床醫務工作者的營養與疾病預防水平,并通過醫生群體將營養與疾病預防知識的“金鑰匙”交到社會公眾手中,以此糾正國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而降低與營養相關慢性病的發病率。
“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夾擊國人健康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指出,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糖尿病患病率為9.7%;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十萬分之533,占總死亡人數的86.6%。《報告》同時指出,吸煙、過量飲酒、身體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都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危險因素。
王隴德說,營養是關系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國家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當前,我們仍舊面臨著“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雙重挑戰,而營養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已經成為影響老百姓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勢必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營養科普從600萬醫生做起
王隴德指出,開展大眾營養健康知識傳播,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是解決營養問題的有效辦法。國家衛計委于2013年開展的“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顯示,我國15~69歲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為9.48%、慢性病預防素養(含膳食營養內容)為11.59%,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的任務仍然艱巨。
他表示,醫務人員是臨床一線營養教育的重要載體及傳播者,其膳食營養的傳播應該更具專業權威與系統準確性。“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曾明確建議,先讓600萬醫務人員掌握正確、科學的保健知識,再通過醫務人員傳達給老百姓;另一方面,我國醫務人員自身的健康問題也應加以重視。中國醫師協會曾組織過一次全國心血管病醫生的健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心血管病醫生吸煙率為30%,而美國、英國分別為3%和6%;心血管病醫生的肥胖率是34%,而我國一般人群的肥胖率為10%;54%的男醫生10年發生冠心病的風險高于一般人群。可以說,提高醫務人員的營養相關知識,對醫務人員自身健康以及全社會的健康都有著重要意義。
沒有NDP就沒有GDP
記者了解到,2013年起,葆嬰就作為支持單位,鼎力支持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導的NDP項目。3年來,項目先后走進石家莊、青島、成都、大連、南京、杭州、寧波、鄭州等城市,開展了二、三級醫院的醫生培訓工作,已培訓醫務人員1000余名。未來,NDP項目還將走進濟南、珠海、長春等城市。
與此同時,為了讓NDP項目惠及更多醫務工作者和普通民眾,2015年底,NDP項目出版發行了《營養與疾病預防——醫護人員讀本》并正式開通了“營養與疾病預防”微信平臺。該書上市首周銷量即突破6萬冊,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劉宇文再一次告訴記者,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觀點。葆嬰正是著眼于提升醫生營養素養,促進全民健康力推NDP項目,助力中國GDP的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葆嬰堅信,其意義會越來越顯現。葆嬰愿意在這份事業中,積極融入,長期堅持,為“健康中國”目標的最終實現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