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還要尋找到合適的發展模式。近年來,中脈健康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周希儉一直試圖尋找一條主線,有效鏈接整合中脈旗下的產品。他表示,只有找到更好的市場切入點,才能建立起企業發展的健康模式。
“中脈現在的企業理念和發展戰略與巴馬有著很深的淵源。”談到巴馬,周希儉表示,巴馬位于廣西,是世界五大長壽鄉之一。與眾不同陽光、空氣、水、磁場、食物被譽為巴馬的5大長壽元素,也因此吸引了眾多候鳥人和游客,很多人帶病而來,病愈而歸。徜徉巴馬,更多人的直觀感受是“舒服”和“生態”。
因此,周希儉提出了“生態家”模式,希望通過系統的、全局性的思考,給我們的家一個整體化的解決方案,最終使家里的各項指標都能實現“生態化”。周希儉還說“中脈的產品和商業模式跟巴馬的自然環境有很多相似和想通之處。”
有什么相通之處呢?到底什么是生態家呢?它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具體如何?它能為健康中國夢、為健康行業發展甚至我們每一個人的未來能帶來哪些益處呢?日前,《人民政協報》專門采訪了中脈健康產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周希儉,聽他闡述一下生態家的大未來。
周希儉探索:健康生活的解決方案
《人民政協報》采訪當天,周希儉剛好有一個重要會議。剛到約定的采訪時間,就見周希儉推開會客室門,快步走進來和記者握手。爽朗、利落是記者對周希儉的第一印象。
才40歲,周希儉已經滿頭銀發。或許看出《人民政協報》記者疑惑他的華發早生,周希儉調侃說:“我是少年白頭,染發不健康,我是做健康產業的,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簡單寒暄幾句,隨即進入采訪主題。開門見山,周希儉就談了他對養生保健的看法。“什么是養生保健?西方專家認為,養生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心態、情緒、食物、生活習慣和生態環境等。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
中西文化差異大,但對于健康養生的觀念卻有共通之處。《黃帝內經》里記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對此,周希儉的理解是,養生重在養心,保養精、氣、神,“這就是強調養生健康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我反對認為養身就是養生的孤立觀念。”
養生健康整體性和系統性的觀念用于經營企業,成就周希儉的經營理念,生態養生多年來一直都是中脈的發展方向。
中脈總部設在南京,南京是遭受霧霾侵襲的城市之一。采訪當天,天氣預報顯示南京是中度污染。指著窗外的隱約可見的高樓,周希儉說:“健康行業的發展時必須正視環境。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空氣污染、水質污染、食品安全等對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了威脅。對健康行業來說,這更是一個挑戰。”周希儉說。

周希儉一直在關注2016全國兩會,他贊同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兩會期間對于“健康中國”的看法。“ 健康中國,它一定是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有大量的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在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維護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周希儉拿出手機,打開新聞,念了李斌的原話。
“ 預防為主、關口前移、健康管理 等,這些其實都是中脈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嘗試的。”周希儉說,中脈一直強調養生保健的預見性和系統性,“簡單提供單一產品是傳統健康產業的理念,現在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要求企業提供整體的健康生活解決方案。”
周希儉靈感:巴馬啟示下的“生態家”
觀念只是第一步,周希儉說,企業發展還要尋找到合適的發展模式。近年來,周希儉一直試圖尋找一條主線,有效鏈接整合中脈旗下的產品。他表示,只有找到更好的市場切入點,才能建立起企業發展的健康模式。
“中脈現在的企業理念和發展戰略與巴馬有著很深的淵源。”談到巴馬,周希儉更有了興致,他說,“中脈的產品和商業模式跟巴馬的自然環境有很多相似和想通之處。”

多次考察巴馬,對于巴馬的長壽因子,周希儉都能倒背如流:“巴馬空氣負氧離子充足,可達到5000個/cm3,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負離子的濃度為1000-1500個/cm3的標準;巴馬泉水富含礦物質,它能夠進入細胞核,激發生命活力;巴馬的地磁高達0.58高斯,而普通地區只有0.25高斯。”
國內外科研組織長期研究表明,巴馬的是理想的養生之地。然而,世界上只有一個巴馬,不可能每個人都去巴馬,經過多次調研,中脈根據自身產品體系與巴馬5大長壽元素的高度一致性,提出一個設想:“把巴馬帶回家,通過高科技的技術,以巴馬為標本,改善家庭生態環境。”談及生態家的初衷,周希儉如是說。
“改變大環境任重道遠,企業或個體難以勝任,但是改變家居環境,企業完全可以有所作為。”周希儉說。“中脈的床可以提供巴馬般的磁場,中脈的水機可以提供巴馬的水,中脈的空氣凈化器可以提供巴馬的空氣,中脈的鍋具可以讓食物擁有巴馬的營養元素。簡單的說,中脈的科技讓巴馬帶回家實現了可能。”
隨著中脈的發展和整個行業的發展,“把巴馬帶回家”逐步具備條件。2014年底,中脈把“生態家”確定為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致力于改變家居生態環境。
“中脈希望以巴馬為原型,打造一個 生態家 。”周希儉介紹說,“生態家”其實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在 生態家 里,空氣、水質、物品等都是健康安全的。一句話, 生態家 里吃、穿、喝、用等等都是生態健康高品質的。”
周希儉整合:產業平臺演繹“健康中國”夢
可以說,中脈的“生態家”企業發展戰略在某種程度上是健康企業踐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縮影。從國家層面和行業維度來說,“健康中國”不是“概念股”,它是由一系列產業政策和實實在在的工作構建而成,它離不開健康行業里每家企業的貢獻和每位從業者的努力——這同時是中脈等健康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
如何才能更好推進“健康中國”建設?2016年全國兩會上,委員代表對于健康中國領域里的醫藥產業、醫療服務產業、保健養生產業、健康管理產業等紛紛提出意見和建議。
對此,周希儉同樣有著自己清晰的認識和規劃。對中脈和周希儉來說,從一開始,“生態家”就不僅僅只是健康生活解決方案,“我們將把 生態家 打造成一個產業平臺,我們希望借此聯合更多有志于健康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整合更多資源,讓進入 生態家 平臺的所有產品和服務都深深打上 生態 的烙印。”
從事健康行業20來年,周希儉可謂是見證了中國健康行業的成長和發展,對于健康產業特別是保健養生企業未來如何發展,周希儉認為不能單兵作戰:“中國健康產業不缺少項目、技術、資金,缺少的是創新創意思想,缺少道術合一的戰略規劃與頂層設計。我們推出中脈 生態家 就是希望通過創新的戰略規劃,來撬動、甚至改寫整個健康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對于中脈關于“生態家”打造產業平臺的構想,南京大學的專家教授曾在參觀調研中脈時表示:“中脈的 生態家 是家庭生態化的典型代表,它超越了傳統企業產經銷的模式,全力向平臺型企業轉型。這對企業如何整合技術、渠道甚至是資本,都有積極的意義。”
2015年7月,在美國紐約舉辦的生態健康產業投資論壇上,福布斯發表了對未來健康產業和對中脈“生態家”的看法:“過去兩百年人類壽命大幅增長,這是醫療健康方面突破所帶來的。我們要思考更創新的理念、更好的體系,這樣未來生活會更好。中脈在健康領域具有個性化的發展將有助于推動健康行業的成熟。”
據了解,目前,中脈“生態家”已經邁出了打造產業平臺的第一步,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健康中國”夢。對于未來,周希儉信心滿滿。“在優化中脈現有的產品線基礎上,我們已經著手整合業內的其它資源,有不少企業已向中脈主動伸出橄欖枝。”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希望 生態家 帶給整個健康行業的不僅僅是模式的改變,更希望有思想上的改變。”周希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