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為了全面探討中國直銷行業在新的一年里的發展情況,縱觀當前直銷環境的發展趨勢,當代直銷全媒體中心再次創新策劃大型人物訪談專題《百人縱論2017》。
今年的百人縱論,200人的亮相與表達,使《當代直銷》通過直銷文化的傳播,大行于中國直銷媒體界,同時這些觀點也能有效促進中國直銷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的百人縱論專題,率先以話題形式展開,真正是一個話語的策源地,我們能在“百家爭鳴”之間窺測出市場的風云變幻,笑看直銷發展的潮起潮落。
工具和科學技術等生產力要素的革新,帶來了生產關系和營銷方式等領域的劇烈變革,支付寶革銀行的命,微信革移動通信的命,微商撞了直銷的腰,這些事實大家已熟知。但是這僅是開始,新技術的暴風驟雨會來得更猛烈。用“直銷+互聯網”或“互聯網+直銷”已經無法準確表述新技術發展的狂飆猛進,我首次提出“直銷后互聯網+時代”的概念。在這里已不是直銷和互聯網誰加誰的問題,直銷和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各自保留自己的優秀基因,可能會形成一個優勢雜交的新物種。因此,隨著信息5G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和人工智能等更多呼風喚雨的新技術,肯定會進一步革直銷的命,直銷模式的優勢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我們有心理準備和應對措施嗎?這些都要引起業界的要高度關注和思考。
第一,直銷的優勢還能存在多久。直銷的優勢是通過口碑相傳的方式,借助極具魅力的獎勵制度,做到人員和財富的倍增,而一對一面對面服務,又是直銷的重要特點。在傳播方式上,口碑相傳方式已被各種新的傳播方式所顛覆,直銷模式會不會被替代或超越呢?直銷的激勵制度和教育培訓被各行各業廣泛借鑒,而直銷與時俱進了嗎,有沒有通過學習借鑒強化自己的優勢呢?
第二,直銷的短板如何彌補。直銷進入法治軌道以來,很少有人對正規直銷企業產品質和質量產生懷疑,但產品價格偏高也成為制約直銷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和短板。現行的直銷體系中是直銷商代替了傳統的各級代理渠道,獎金撥比較高,最終要由消費者買單。七年前,我在提出直銷企業要有互聯網思維時就強調,假如有一天生產廠家把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里,沒有中間環節,還需要直銷嗎?而炒作浮夸等直銷慢性自殺的毒藥,也正在侵蝕直銷健康的肌體,我們能熟視無睹嗎?如果行業沒有自愈能力,直銷還能走多遠?我們要克服這些短板和不足,需要調動我們全行業的智慧,并做堅持不懈和不折不扣的努力。
第三,直銷到了居安思危的時候。直銷要想長遠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揚長避短,因為信息的扁平化和及時傳播,使信息不對稱的空間被大大壓縮。直銷模式要想再上一個臺階,就必須克服封閉、自滿和狂傲,向直銷以外學習,因為學習和創新是直銷勇立潮頭不二法門,不管企業還是個人,因循守舊只能是死路一條。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生命規律,地球上每幾個小時就有一個生物消失,我們這些熱愛直銷的人,要想讓直銷永葆青春,就要不斷地為它注入活力,這是我們的責任,也只有這樣直銷才能更有希望。(本文來源于:當代直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