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大趨勢下,健康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在“互聯網+”時代,加快發展互聯網與健康養老產業的融合創新發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的必然要求,是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當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絕大多數老年人卻仍走在幾千年傳統“養老”的道路上度過自己的老年生活,養老這一觀念變得僵硬滯后、不合時宜,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呼之欲出。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提出,要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互聯網+”究竟能給健康養老帶來哪些飛躍?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應用、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傳統健康養老產業的融合創新不斷深入,衍生出大量的創新產品與運營模式。
一是可穿戴智能產品正在掀起量化自我運動的生活時尚潮流。可穿戴智能產品量化自我技術帶來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的量化數據,記錄眾多信息,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運動、保持健康、掌控生活。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可穿戴智能硬件在塑造全新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時,將成為鞋、表、服裝等眾多傳統穿戴產品轉型發展、創新升級的良機。
二是大數據開創精細化、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新理念。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正在成為大健康產業顛覆式創新發展的重要契機。在供給方面,醫藥行業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等數據,可以讓醫藥營銷管理從關注業績、費用和成本轉向關注服務、效益和協同方面,真正提升產業鏈競爭優勢,打造以戰略與管理驅動、以價值為導向的創新型模式。在公共衛生領域,大數據可以幫助改善公眾健康監控。例如,百度預測的新功能“疾病預測”,基于大數據積累和智能分析,將為用戶提供流感、肝炎、肺結核和性病等多種傳染病的趨勢預測,幫助用戶提早進行預防。而公共衛生部門則可以通過覆蓋全國的患者電子病歷數據庫,快速檢測傳染病,進行全面的疫情監測,并通過集成疾病監測和響應程序,快速進行響應,這將促使傳染病感染率降低,更快地檢測出新的傳染病和疫情,提供準確和及時的公眾健康咨詢,降低傳染病感染風險。在個人健康方面,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顯示,醫療保健領域如果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大數據資源,醫療機構和消費者便可節省高達4500億美元的費用。移動醫療健康設備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即時檢測、智能診斷,促進醫療服務與健康管理的聯動,讓疾病早發現、早預防,避免后期治療的高額費用。
三是養老O2O成為整合社區資源、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新模式。互聯網給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服務方式。一方面,社區是社會與家庭的中間紐帶,老年人居住在社區、生活在社區,建立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有利于建設和整合社區服務設施、培育發展社區養老服務中介組織,可以極大提升社區為老年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對于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改善老年人居家養老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海南省社區居家養老網絡服務平臺通過手機APP采取就近派單的原則讓養老服務機構和個體工商戶上門服務,為老人打造15分鐘生活服務圈。另一方面,智慧養老的新理念正成為當前機構養老發展的重點,通過軟件管理系統,能夠優化養老機構管理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和治療。例如,借助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家屬能夠隨時了解老人的日常護理情況,查看各種測驗報告,還可以方便地進行遠程支付;在護理方面,通過定位技術,可以對老人位置信息進行捕捉,當老人出現異常情況時,還可以自動報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此外,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對空氣凈化器、空調和加濕器等設備進行智能化管控,給老人以舒適的室內環境。
基于我國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需求,“互聯網+”行動將重點從智能健康產品、在線健康服務和智慧化養老服務三個方向出發,強調互聯網在健康養老服務領域的融合創新,充分發揮互聯網的高效、便捷優勢,創新服務模式,提高健康養老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廣大人民群眾的服務消費成本。
一是推動智能健康產品創新。隨著應用技術的不斷小型化,可穿戴設備品種多樣,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我們一方面要鼓勵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穿戴產品的融合創新,特別是基于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創新,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激發個人創意。另一方面還要加強融合型新產品標準建設,在確保產品安全可靠的同時,加快可穿戴健康設備走向市場的步伐。
二是壯大在線健康服務產業。鼓勵醫院和體檢中心等各類健康服務機構共同搭建個人健康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集合生命體征檢測、醫療化驗、醫療病歷和用藥記錄等個人健康信息管理。鼓勵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在線健康測評,面向廣大亞健康人群提供慢病醫治、健康預防等方面的咨詢建議和服務。積極探索、有序推動個人健康信息資源的開放與共享,發揮數據創新潛能,培育大眾創業的廣闊空間。
三是發展智慧化養老服務新模式。構建社區養老服務O2O網絡平臺,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以政府購買服務為推手、以培育社會組織為支撐、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整合社會各類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包括緊急救援、家政服務、日常照顧、康復護理、家電維修、精神慰藉、法律維權和休閑娛樂等綜合性的服務項目,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和多層次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構建一個沒有圍墻的養老院。鼓勵養老服務機構利用智能腕帶、智能藥盒、智能血糖儀及相關移動應用等智能化軟硬件產品,提供老人出行定位、突發事故報警、健康實時監控和日常用藥提醒等老人智能看護服務,提高機構養老設施和服務水平。
相信插上“互聯網+”這雙翅膀,我國的健康養老產業必將邁上一個新臺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將更加健康、便捷、快樂。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