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半年后的雅芳全球 “獻金門”,近日再度將其一位高管“拖入馬下”。身陷中國市場業績瓶頸的雅芳正一步步卷入“行賄風波”之中。
昨日(1月31日),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全球四大直銷巨頭之一的雅芳正式解雇了公司副董事長克蘭布(CharlesCramb)。而解雇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是與克蘭布涉嫌海外行賄丑聞,卷入了新一輪雅芳海外行賄調查有關。此外,還有消息稱,這位下馬的雅芳高管還涉嫌向華爾街分析師違規披露信息。
而雅芳的“流年不利”似乎遠未結束。2011年其中國區業績接連3個季度下滑,直銷員的數量也比2009年縮水了四分之一。
“這兩年雅芳在體制模式上來回搖擺,直銷模式的并軌使其經歷著業績上的考驗。在其本土化過程中,近年市場表現并不樂觀,這次事情的發生可謂‘內憂外患’”,國內知名化妝品專家馮建軍曾向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表示。
“獻金門”進一步升級據了解,克蘭布曾擔任雅芳的CFO(首席財務官),去年2月起被任命為發達市場業務的部門副董事長,主要把控包括北美、西歐、中東與非洲在內的發達市場業務。
至此,雅芳自2008年開始的“獻金門”丑聞已經涉及多位高管離職。就在去年5月,雅芳公司已宣布暫停4名高管的職務,他們被要求在調查結果明晰前行政休職。被停職的高管中包括“中國區總裁高壽康、首席財務長JimmyBeh及負責公司事務的C.Q.Sun,第四名員工是曾擔任亞太地區首席財務官的雅芳全球內部審計主管羅塞特(IanRossetter)”。不久后,雅芳原南美地區的歐德睿“空降”至中國區。
而關于雅芳海外行賄調查的最新進展,媒體報道稱,“雅芳在遞交給監管部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之中,同時拒絕進一步置評。”
對于2008年開始至今的大規模行賄調查,雅芳此前曾向《每日經濟新聞》出具了一份相關聲明。聲明中指出,“自2008年啟動內部調查以來,雅芳一直針對該調查階段性、及時地披露相關材料,關于該調查的最新材料已于2011年5月3日公布。”“目前,該內部調查仍在進行中。我們既不會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做出評論,也不會對謠言和猜測做出回應,無論確切與否。”
而海外行賄事件的持續發酵與中國區高管的離職舊事,不難讓人聯想到雅芳高管的行賄名單中,中國區是否“榜上有名”。
這其中,雅芳初入中國市場并取得首張直銷牌照的過程就曾多次被業內人士質疑。
公開信息顯示:2005年12月1日開放的中國直銷市場第一張牌照便花落雅芳。頗為神速的是,數月之后的2006年2月22日,雅芳很快走完層層報批程序,取得了第一張直銷牌照。
而后雅芳更是領先業內同行,在全國74家分支機構率先獲批,開設服務網點上千家 (包括香港特區的服務網點在內),其異常順利的過程引發了業內同行的微詞。
雅芳迷失中國市場作為最初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直銷巨頭,雅芳如今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已經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安利在華的銷售額有望超過260億元,而同為四大直銷巨頭的雅芳卻被指銷售額尚不足20億元,行業排名下滑至第六。
具體來看,2011年二季度財報中,區別于其全球同比正向增長的態勢,雅芳中國市場當季營收同比大幅下降28%(按不變匯率計下降31%)。亞太地區活躍銷售人員數量下降14%,銷量下降1成。
雅芳方面曾直言,能否成功地過渡和轉變在中國的業務與以下幾點有關:直銷市場在中國的發展和演變;運營一個能夠適應該市場的直銷模式的能力;在一段持續性時間內保持和增加直銷代表的能力。
雅芳迷失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總的來說,在這兩年,雅芳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和市場拓展本身比較糟糕的背景下,這一‘獻金’事件的曝光可謂是‘雪上加霜’”,馮建軍表示。對此,記者就中國戰略迷失的質疑試圖與雅芳方面進行溝通,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暫未取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