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線靠“代幣”買賣吸金30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以游戲理財、電子炒股為名的公司在網絡上為數眾多,規模較大的有紅通商務、大唐帝國、SMI和ASG等
有這樣一種“股票”,只漲不跌,四年間漲幅達到370%,無償配股9次,發展他人入股還能獲得最高達4倍的獎勵。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不是癡人說夢,而是活生生的現實。這家公司的名字全稱是SMI全球游戲股票市場投資有限公司(下稱SMI)。
這是一家神秘的公司,在其網站上我們看不到關于公司的任何信息,關于它的傳說只流傳在網絡上的投資者之間。《證券日報》記者從參與者獲取的資料顯示,公司注冊地在英屬的塞舌爾群島,總部設于香港加蓮威老道愛賓大廈。公司老板更是神秘,僅知道他叫黃彥清,是一位有豐富投資經驗的新加坡華人。
本報記者經過深入調查發現,這更像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非法傳銷騙局。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創辦人鄒凌波告訴記者,SMI完全符合非法傳銷的三個特征界定。近幾年,非法傳銷更加表現出網絡化特征,并以理財為名,打著快速致富的旗號,從事非法獲利的犯罪活動。
記者從獲取的資料粗略統計,SMI涉及人員達到兩萬五千人,卷入金額至少30億元。更加觸目驚心的是,這類涉嫌非法傳銷公司不止SMI一家,這樣的騙局也仍然在繼續著。
借理財炒股為名
行非法傳銷之實
SMI并非一個孤例,以游戲理財、電子炒股名義的騙局近兩年在網絡上瘋狂蔓延。在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網上,經舉報曝光過的類似騙局就有十起,影響較大的有紅通商務、大唐帝國、SMI、ASG等。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它們的名字五花八門,但運作模式卻有驚人的相似。以SMI為例,有從100美元到5000美元共6個投資級別,每個人可以投資多個戶口,申請多個ID。據了解,老玩家都擁有上百個ID號,而這眾多ID也正是隱藏斂財秘密的所在。
新入者無法直接申請賬戶,必須由上級“老師”在自己賬戶中通過交易生成一個注冊碼。這就意味著若要加入就必須將自己的第一筆投資交給上級,資金通過網銀轉賬,收款后“老師”將注冊碼發給新入者,一個新的ID就產生了。當記者質疑如果打款之后不給發注冊碼怎么辦,上級“老師”稱,“我們是打算把一輩子都奉獻給SMI,不會為這點錢而冒險,再說你也可以向公司舉報我。”而舉報的渠道,竟然只是給公司郵箱發送電子郵件。
第一步賬戶申請成功以后,就可以投資購買代幣,也就是所謂的電子股。在SMI中,“股價”是只漲不跌的。記者了解到,目前的價位在0.37。但SMI還有規定,并不是全部資金都可以購買代幣,賬戶級別越高,可購代幣的比例就越高。假如申請開設一個5000美元的賬號,只有2925美元可以購買代幣,除以0.37的價位,購得7905股。
賬戶剩余的資金中,有1750美元是股權投資,是固定不能動的。還有325美元是競技游戲資金,這又使得SMI呈現出游戲的一面。在SMI網站上,有一個搶商品的小游戲,列單里的各種商品價格一直在下跌,誰先點看到價格為0,誰就贏得商品。據參與者稱,游戲中贏得商品全憑運氣,概率很低。大多數投資者也并不是沖著游戲而去的,游戲不過是SMI的一個幌子。
在大唐帝國中,游戲的色彩更為濃重。這是一款以唐朝為背景的3D網游,游戲本身沒有太多吸引人之處。但在游戲之外,還暗含著和SMI一樣的虛擬股市,只不過在這里叫做大唐國幣。
在這些虛擬電子股中,分為所謂的靜態收入和動態收入。靜態收入除了“股價”上漲的收益,更為參與者看重的是“拆分”,這個概念類似于股市的無償配股。據SMI參與者稱,代幣只拆分不增發。參與者人數會越來越多,“股價”不斷上漲,當代幣數量不能滿足投資者需求的時候,就會進行“拆分”,一個幣變成兩個甚至更多。
“只漲不跌”的股價和高倍的無償配股,成為此類理財騙局吸引民眾加入的噱頭。而真正使得參與者成幾何倍增長的還在于動態收入,也就是發展下線的獎勵。SMI的動態收入分為直推獎8%,對碰獎8%,一代領導獎10%和二代領導獎5%。這些獎勵都根據所發展的下線人數及投資額,以代幣形式贈送。不同的用戶名和ID號按照三角布局,形成一個巨大的金字塔網絡,每拉入一個新人,就能獲得成倍的獎勵。現在SMI的系統里,已經發展到75萬之多的ID號,以每個人擁有30個ID號計算,也有兩萬五千人卷入其中。
“SMI這類的游戲理財完全符合非法傳銷的三個特征,屬于非常典型的網絡傳銷。”鄒凌波十分肯定的向記者表示。他所說的非法傳銷三個特征是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督管理局根據《禁止傳銷條例》所做的官方界定,也就是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組成層級;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業績中計提報酬或者返利。
高額回報
背后是層層盤剝
“SMI隱藏著很多的陷阱,對規則做出一些眼花繚亂的設計,使得組織者永遠處于只賺不賠的境地。”鄒凌波向記者分析道。
從賬戶申請成功,組織者就規定了投資額的近一半作為股權投資,不能提現,不能購幣。按照SMI宣傳所稱,這是“舍得”理財策略,若要獲得長期高額收益,就要敢于舍去一部分利益。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剛一開始就損失了近一半資金。
隨后,SMI又拋出一個所謂的“三進三出方程式”。記者對其研究發現,方程式不過是掩蓋橫奪投資者錢財的幌子。因為在這個“三進三出方程式”里,強制規定每一ID下的代幣買賣要分三次進行出售,并且出售代幣的30%必須回購,其實相等于投資者只能體現其中的70%。不僅如此,每次出售代幣,公司方面要收取10%的高額手續費。這樣下來,一多半的資金又被盤剝去了。更加不合理的規定是,因為賬戶資金都以美元計價,組織者強制規定進場匯率6.75,出場匯率6.2,等于參與者每一美元就被公司盤剝走0.55元人民幣。
“三進三出方程式”、三角模型構建、左右分區對碰獎勵,類似的技法同樣存在于紅通商務、大唐帝國等理財騙局當中。一個自稱叫趙斌的上級“老師”向記者大概講解了“三進三出方程式”,并稱SMI理財是一個高深復雜的學問,很多新手要花一年時間學習領悟,并給記者發了所謂理財哲學的很多學習資料。在記者看來,這不過為了讓參與者深陷其中。大多數的投資者文化程度并不高,在學習這些貌似高深的理論過程中,不知不覺便被洗腦,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鄒凌波認為,傳銷式的獎勵制度使得不斷有人加入進來,就會不斷有錢貢獻給先入者。SMI跟萬家購物的返利不同之處在于,萬家購物要給參與者100%的返利,多數時間處于負債經營;SMI則不需要有任何支出,10%手續費確保了只賺不賠。一旦有大規模的提現,組織者只需暫停關閉系統提現就可以了,這種設計首先就把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據記者了解,大唐帝國現在已經不能提現,在參與者組建的QQ群里,有人已經開始低價轉售“大唐國幣”。
SMI在眾多電子股騙局里屬于創立較早的一個,2007年成立以來,也經歷了數次沉浮。在記者拿到的股價走勢及拆分記錄中,可以看到,代幣發行價為0.1美元,發行量為125萬。過去四年里,共拆分過9次,2007年9月第一次拆分倍數竟然達到了12倍。據參與者介紹,SMI剛開始非常受熱捧,12倍的拆分過于激進,以至于大批參與者套現,公司也一度停止了套現。后來8次的拆分則吸取了教訓,采取穩健的策略,拆分倍數從1.5倍到2.1倍不等。最近一次的拆分是在2012年3月6日,經歷了9次拆分之后,代幣數量也超過了13億個。按照代幣現在0.37美元的價格,以及SMI規定的6.2匯率計算,SMI已卷入至少30億元人民幣。
并不高明的騙術,卻屢禁不止,并且還在野蠻生長。鄒凌波認為,除了利用人們貪圖快速致富的心理,還因為背后有一批職業的傳銷團伙。當一個騙子公司被查辦之后,只是法人代表、公司領導等少數組織者被逮捕判刑。但非法傳銷長期滋生的最大因素是居于中層的傳銷者,他們之間有著嚴密的組織,一個騙局被戳破,便成群結隊轉戰下一個騙局。本報在今年3月份曾做過國宏國際非法集資騙局的報道,記者在長期追蹤調查中發現,其中一批骨干力量來自于早些年的世界通,隨后到國宏國際,再到如今的SMI。哪里有利可圖,這些人就會蜂擁而上。
“近幾年涉眾型經濟犯罪越來越猖獗,但我們對此的偵破、打擊力度卻嚴重落后。”鄒凌波言語中不乏無奈,“非法傳銷越來越網絡化,單純靠某一地方的監管很難禁止。”
事實上,去年8月份,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檢察院已經對SMI組織者肖樹平、李麗萍、李宜蔓等人以非法傳銷罪進行了批捕。但由于SMI涉及全國多個省市,被批捕的幾人也不過是當地組織者,SMI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繼續壯大。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和江蘇海安縣公安局官網上,都發布有SMI涉嫌網絡傳銷的警民提示,但對于這類新型的網絡傳銷案件,顯然需要有更加整體化的行動來偵破。
“我在2006年就創建了反傳銷聯盟,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非法傳銷仍然如此猖獗。讓我們民間團體也感到很無力。”鄒凌波悲觀的說道。(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