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14家直銷企業負責人簽署《履行社會責任承諾書》,向社會做出了“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嚴控質量、服務優先、回報社會、端正態度、加強管理、杜絕傳銷”八項承諾。
據了解,目前,北京地區有直銷企業總部5家,另有9家外埠直銷企業北京分公司經商務部批準取得了在京開展直銷業務的許可,全市共有直銷網點271處,直銷員107877人。
參加承諾書簽訂儀式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直銷監管局副局長沈根申對記者介紹說,近期工商人員接到舉報,一些傳銷分子與直銷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并以此為由欺騙消費者,聲稱自己也具有合法經營權,還有一些直銷企業聘用傳銷人員,想把傳銷團隊拉進企業作為直銷團隊,“上述情況都嚴重影響了直銷市場的經營秩序,工商機關對此將進行嚴厲查處”。
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長劉健指出,直銷行業是一個準入門檻較高的企業,直銷企業應當格外珍惜機會,正確理解社會責任的內涵,嚴格依法經營,建立科學的企業發展觀,引導直銷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管理好首都十余萬直銷員,促進行業可持續性發展。首都各級工商機關要加強走訪北京地區的直銷企業,加強同各企業的溝通交流,為企業答疑解惑,共同研究和解決行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積極主動為直銷企業送法律送服務,引導在京直銷企業建立正確的發展觀,加強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的監督管理,嚴格規范直銷行業的經營秩序,促進直銷行業健康發展。
由于北京市工商機關持續高壓打擊,一些傳銷分子不斷變化組織形式,除了向網絡發展,還積極向直銷企業滲透,力圖為自己披上合法經營的外衣。對于很多消費者分不清直銷和傳銷這一問題,北京市工商局經檢處處長薄宗林介紹,工商機關引導在京的直銷企業做出合法經營的承諾,加強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的監督管理,正是為了打擊國家明令禁止的傳銷,嚴格規范直銷行業的經營秩序。
“申請成為直銷企業,投資者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提出申請前連續5年沒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8000萬元。”薄宗林說,依照國家規定,直銷員向消費者推銷產品,須出示直銷員證和推銷合同。直銷企業應當在產品上標明產品價格,直銷員必須按照標明的價格向消費者推銷產品。直銷企業至少應當按月支付直銷員報酬。而傳銷的營銷管理很混亂,上線推銷員是通過欺騙下線推銷員來獲取自己的利益。采用“復式計酬”方式,即銷售報酬并非僅僅來自商品利潤本身,而是按發展傳銷人員的“人頭”計算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