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眉山市仁壽縣法院審結了我省最大一起網絡傳銷案(本報9月12日曾報道)。搭乘互聯網的快車,短短數月間,該傳銷組織便蔓延至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有真實身份的員工44252人,層級多達221層,涉案金額高達4.88億元。
記者日前從省檢察院了解到,今年,傳銷活動有抬頭的趨勢,傳銷案件數量較前兩年有所增加。而令各級承辦檢察官感觸最深的是,現在的傳銷變化多端,辦案難度增大,“新主力、新馬甲、新載體……”正為傳銷蒙上新的面紗,令傳銷組織發展更迅速,傳銷行為更具欺騙性、隱蔽性和危害性。
新主力:“天之驕子”淪為傳銷傀儡
陶某是一名24歲的陜西姑娘。一次QQ聊天中,網友告訴她樂山經濟發展快,邀她過來玩并考察賺錢機會。輕信網友的陶某只身一人來到樂山,不料掉進了傳銷陷阱。“我知道傳銷是違法的,但傳銷組織一直給我灌輸這是‘直銷’不是傳銷,久而久之我就相信了。”陶某悔不當初。
今年5月,樂山市夾江縣抓獲了120名傳銷案涉案人員,其中70%以上是年輕人,平均年齡只有二十五六歲,而大學生竟占了60%。 “我們抓獲的8個傳銷管理人員中有7個是大學生。”偵破此案的民警賀永川告訴記者,年輕化、高學歷是其近幾次抓獲傳銷人員的普遍特點。
不僅是稚氣未脫的大學生,有些大學老師也經參與到了傳銷之中。日前,宜賓縣檢察院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批捕了大學教師王某。據查,王某是湖南某大學教師,在一位老鄉的“極力推薦”下加入了傳銷組織,此后利用自己教師的威信,在學生、家長等“人際網絡”中快速發展下線,牟取暴利。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鄭杰告訴記者:“高學歷人才管理水平較高,他們的加入能幫助傳銷組織更有序地運轉。另外,大多數人都會自覺地將高學歷人才與違法犯罪行為屏蔽開來。因此,在發展下線時,高學歷人才的身份會引發受害者的盲目信從,加速了傳銷組織的擴張。”
新馬甲:脫下“商品直銷”披上“資本運作”
“宜居綿陽”本是綿陽政府近期提出的建設目標,怎料卻被傳銷團伙用作行騙的誘餌。今年7月,綿陽市涪城區檢察院受理了一起打著“金融運作”旗號的傳銷案件。
“綿陽是宜居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環境優美,政策寬松!”去年7月起,楊某、張某以“深圳某集團公司”管理人員自居,在陜西省西安、寶雞、咸陽等地大肆“宣傳”綿陽。兩人打著“資本運作”的旗號策動離退休人員、農民聚集綿陽從事“投資”活動,每位成員的投資入門費為33500元。甚至偽造國家工商總局文件以證明其“合法性”。短短一年,該組織共騙得100余人加入,層級達到10級以上,涉案金額近500萬元。
“隨著金融投資業的興起,傳銷組織也盯上這種‘生財之道’,如今,類似‘資本運作’、‘資金孵化’模式的傳銷案件時有發生。”承辦此案的檢察官孫忠說,與傳統的傳銷不同,以“資本運作”為名的傳銷模式不涉及任何實體或產品,發展成員全憑口口相傳,宣傳理念便是“以錢生錢”,更具欺騙性和危害性。
新載體:電子商務平臺暗藏傳銷玄機
近期,在檢察機關辦理的一些傳銷大案要案中,部分傳銷組織已摒棄了用出租屋非法拘禁成員的方式,改用網絡載體發展下線。上線與下線成員之間甚至素未蒙面,僅以虛擬身份,便能通過互聯網完成發展人員、組建層級、聚斂錢財、支付報酬等一系列違法活動。
今年8月,成都市青羊區檢察院公訴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組織傳銷的系列案件,該組織的載體是“太平洋直購網”。記者打開該網站發現,其界面和一些銷售網站并無不同,但每個商品標價下都有一個以“PV”為計量單位的商品積分,傳銷的玄機便在此積分之中。經查,“太平洋直購網”通過銷售商品和發展渠道商營利。渠道商共分12個層級,需繳納7000元到7000萬元不等的“保證金”。渠道商通過網站商品消費和發展下線獲取積分返利,級別越高返利比例越高,積分可通過“太平通寶賬戶”轉到銀行賬戶兌現。
“在網站上推薦顧客注冊會員購物,并按消費數額獲得報酬,這屬于一種合法的推銷行為,而隱藏在該合法行為下的,便是繳納保證金加入‘組織’,并按發展人員數量獲得返利的傳銷行為。”承辦檢察官王薇說,網絡傳銷非常隱蔽,發展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法眼看傳銷:萬變不離其宗 以發展下線為主業
如何揭開變化多端的傳銷面紗,認清其真面目?省檢察院偵監一處處長朱先瓊根據多年辦案經驗,總結了傳銷的本質:“雖然傳銷形式不斷更新,但萬變不離其宗,大多傳銷組織都呈現出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構建成員金字塔,以發展下線為主業,以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為計酬或返利主要依據。”
朱先瓊提醒公眾,不管傳銷呈現出怎樣的新特點,一定要依其本質,注意辨別,以防受騙。
“在‘輕松致富,快速致富’的引誘下,不知情的公眾很容易被騙進傳銷組織,但出于補償心理,有些人即使知道傳銷是違法行為,也會選擇執迷不悟。”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梅傳強說,傳銷組織呈金字塔結構,塔端的人靠塔底的人牟利,而能在塔頂獲利的畢竟是少數。
梅傳強希望公眾能認清傳銷的本質,“傳銷不是有效的生財之道,而且在傳銷組織中擔任領導職務且層級在三級以上、實施了組織領導行為、組織領導的傳銷人員在三十人以上的,還將構成犯罪,被判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