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對外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將備受關注的直銷列為非限制類項目。《目錄》將于4月10日起施行。
中國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文件
那么問題來了,此次條例修訂將給中國直銷市場將帶來什么樣的沖擊波呢?由于跨國公司長期以來的光環,每一次對外資的開放,往往會引發所謂的“沖擊波”探討。取消限制,對外資直銷企業大開綠燈,是否又會帶來沖擊波呢?議題君采訪到著名企業策略分析人士、九方馬管理顧問董事長專家,他認為,取消外資準入限制,自然會讓更多外資直銷企業涌入中國市場,會引發市場競爭的加劇,但外資企業已經由原來的”披著羊皮的狼“變成了“披著狼皮的羊”,再難以形成“沖擊波效應”。
因為外資準入限制等原因,許多優秀的外資企業仍未進入中國市場,甚至包括世界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取消限制后,更多外資企業會進入中國市場,畢竟這是全球最大的直銷市場,誰也不愿放棄。”專家認為,外資企業有成熟的直銷運營經驗,具有先進的管理、技術、市場經驗等優勢,但和其他行業一樣,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正在逐漸消失,跨國公司原有的光環正在消退,外資企業甚至成為了“披著羊皮的狼”。而直銷市場現實也證明,除了前期進入的安利、玫琳凱、完美等直銷前輩仍在引領外,后期進入的嘉康利等外資直銷企業已經遠遠落后于本土直銷企業。
當外資企業優勢不再時,本土直銷企業的優勢反而凸顯出來。“專家打比如說,在中國做直銷市場,就像做中國菜,當材料、廚具灰差不多的時候,中國人絕對比外國人做的好吃。現在市場條件都差不多,外資也沒有了超國民待遇,拼的是烹飪技巧。”做中國菜,中國人自然有優勢。
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自然會引發行業競爭的加劇,但這種沖擊可能只是對整個行業,并不針對外資企業或內資企業的,再難形成沖擊波效應。專家甚至認為,即使是帶來競爭的加劇,也不會馬上顯現,由于在中國開展直銷業務需要完成許多法律方面的手續,比如申請國內經營牌照,所以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發展要形成比較大的影響,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附:2014年全球直企排名
從上圖可見:除了安利、雅芳、康寶萊、如新、優莎娜這些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以外,全球前二十強尚有半數未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