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獲諾獎引起了人們對中醫藥的關注,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更是進一步推動了中醫藥的發展。“中藥的產業鏈不管是服務的價值還是商業的價值,還是從文化的價值或傳承的價值等等方面都大有可為。” 近來政策對中藥大品種其實極為不利。有分析稱,在30%的藥占比重壓下,中成藥在醫院市場會越來越難做;而控費壓力下,輔助用藥首當其沖,縱觀各地的輔助用藥名單,不少中藥大品種名列其中,更甚者如安徽省,50個重點監測藥中,有17個中藥,而當中竟有4個口服藥。 面對這個局面,中成藥如何應對? “我們相信,老齡化時代,中醫藥市場大有作為。”資深中藥營銷策劃專家申勇在第19屆中睿醫藥營銷論壇上介紹,有統計發現,40歲以上者,年齡每增大10歲,對中藥的認可度就提高8%,并更喜好知名傳統品牌。 在這個背景下,他認為中藥企業可以采取6大應對策略。 首先,對于處方藥為主的企業,一定在大力開發OTC產品線,規避醫院銷量的影響。例如以嶺藥業,其主打產品通心絡是處方藥,不能做廣告,而在非典期間開發的連花清瘟膠囊則是OTC,可以做廣告宣傳。“如果你的企業一個OTC藥都沒有,你是要反思的。”申康指出。 第二,要積極順應國家要求,大力開發婦科、兒科類中藥產品。今年9月,國家衛計委的719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兒童用藥配備使用工作的通知》中表示,婦科、兒科類藥物將不用招標,直接掛網采購。這一點有什么好處?“我的客戶有一個產品,兩年就達到2000萬的銷售,就是快速開發了兒童市場。”申康直言。 第三,積極拓展民營醫院市場。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一直沒有具體的數據。不過從數量來看,民營醫院目前已經占全國醫院總數量的48%,其中80%是?漆t院,而且80%是中醫特色。 第四,積極拓展快消品/高端滋補養生品領域。對此,申康列舉了一系列例子,如青海春天藥業推出了1.2萬元/瓶(60片)的冬蟲夏草成分的“5X極草含片”,年銷售額已經突破90億元大關;東阿阿膠推出2700元/盒(500克)的阿膠,阿膠年銷售額已經突破30億大關;康美藥業推出的“新開河鮮人參”短時間內年銷售額便達億元;康恩貝藥業推出了1998元/盒(150克)的“高山鐵皮石斛”茶;江中制藥4780元/盒(10支)的“參靈草”口服液…… 第五,建立/收購中藥飲片企業,利用“飲片不受藥占比約束”的政策利好進軍飲片產業,特別是最近有風聲說“配方顆粒放開”。以紅日藥業為例,雖然其血必凈注射液已經是大品種,但其實上其配方顆粒的利潤更高。 最后一個是利用中藥“調養結合”特點進軍大健康產業。目前,已經有很多中藥企業開展了中藥保健品、化妝品業務,甚至如天士力這樣的企業也開始做直銷了。此外還有,江西仁和布局叮當快藥,康美、馬應龍等企業收購或自建醫院,以嶺藥業涉足零售藥店,還有一些企業進軍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等等。 “中藥的產業鏈不管是服務的價值還是商業的價值,還是從文化的價值或傳承的價值等等方面都大有可為,只是你要把你企業有限的資源放在能為你快速帶來銷量、規避風險的方向。”申康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