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征說,已經過去的事情,他不想再提。彼時,他已經離開永春堂總部一年多。
李保勤說,她八輩子也不會再跟顏廷和合作了。此前,他們已經合作過兩次,即使現在,他們與永春堂也還存在著“扯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戴三省說,他當時來永春堂就是幫忙解決問題的。但在永春堂待了8個月后,戴三省回到了云尚。
從2015年底開始,好不容易迎來直銷春天的永春堂開啟了不斷“折騰”的模式。高層人事變動頻繁,職業經理人相繼走馬上任又很快離開;經銷商相繼出走,就連部分老永春堂經銷商也默默離開;新團隊不斷考察和加盟,多種獎金制度并存……
從建立至今,永春堂似乎就一直在尋找一條適合公司發展的直銷路線。雖然中間也有過輝煌,但每次的結局都不盡如人意。這一次,接過公司直銷業務大旗的不再是永春堂外聘的職業經理人,而是從永春堂成立起就在公司打拼的老人——丁緒忠。
而對于丁緒忠來說,他也只是一個直銷困難時期的過渡人的角色。如今的永春堂在丁緒忠的帶領下,再一次處于這樣的“維穩”局面當中。
永春堂掌門人顏廷和毫無疑問是中國直銷行業一個值得尊重的堅守者,但直銷之路只靠情懷是沒用的。2016年,在林征團隊撤出之后,顏廷和曾訂購本刊出品的20冊《直銷從業指南》,試圖讓管理團隊重新學習直銷,但市場又豈是一本書可以改變的。
十年申牌路
作為一家老牌企業,永春堂自1999年成立以來,至今已經發展了近20年,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對直銷市場的嘗試與探索。
上個世紀90年代,國內銀杏種植形成熱潮,山東省泗水縣擁有銀杏采葉園萬余畝,但僅僅停留在采賣銀杏葉上,農民收入并沒有太大提高。為擺脫單純生產銀杏葉的狀況,走上深加工之路,1998年初,顏廷和帶領一些人以50萬元資金起步,創建了山東泗水永春堂銀杏制品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之路。
創業初期,由于企業生產設施落后,產品單一,永春堂并沒有得到較大發展。2000年以后,永春堂與山東中醫藥大學等科研單位聯合,同時聘請張文高等國內知名專家參與公司產品研發,研制出新一代復方類銀杏養生茶、丹參銀杏茶。有知情人士透露,永春堂在那個時候似乎已經開始嘗試走直銷之路了。
2005年,《直銷管理條例》實施,標志著中國直銷行業重新開放。永春堂和很多已經在直銷路上試水多年的中國準直銷企業一起成為最初的直銷牌照申請者,期盼著中國直銷的春天。
據了解,2006年2月,永春堂成為我國第一批向商務部遞交申請直銷經營許可證資料的企業之一。同年7月,永春堂將注冊資金增至11390萬元,并順利發布申牌聲明。
在那個時候,直銷開放的春風蓋過一切,大家都以迅速拿牌為第一要務。
彼時也正是永春堂直銷發展的高峰期,蓬勃的市場在嚴格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要求下似乎危機四伏。為了首先拿牌,永春堂忍痛決定緊急轉型,根據《條例》相關要求規范市場并調整獎金制度,這些舉措直接讓經銷商利益受到重大影響。有永春堂老經銷商表示,當時有中高層經銷商的收入銳減到轉型前的二十分之一,最終引發轟動業界的“永春堂2號經銷商國慶華帶領20萬人團隊集體出走”事件。雖然人數略有夸張,但永春堂確實因此遭受重大打擊。而這件事影響面越來越大,后來直接發展成為“涉傳”事件,更是讓永春堂雪上加霜,其他骨干經銷商也在多重壓力下選擇離開。永春堂直銷遭遇首次重擊,最終導致拿牌的希望也被直接澆滅。
此后的時間里,永春堂更換職業經理人,調整市場發展策略,傾向于穩定發展,成立“全球營銷中心”,宣布“進軍國際市場”,開發新項目……這一切都是沒能拿到直銷牌照情況下的無奈之舉。盡管形勢嚴峻,但永春堂直銷依然在做,主要剩下一些忠于產品的消費型經銷商,這個公司基本上被行業所遺忘。
2008年,永春堂更改名稱后,明確提出將加大直銷牌照的申請力度。
2010年,永春堂第二次向商務部提交申牌申請。但是這一次因為資料不全,公司在申請開展直銷業務的區域也沒有獲得足夠支持,永春堂再次鎩羽而歸。
經過兩年的調整和發展,永春堂于2012年開始為第三次申請牌照做準備。經過一年的充分準備,2013年,永春堂再次向商務部遞交了申牌資料。這一次,永春堂的申牌工作終于獲得了階段性進展——2014年7月9日,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正式公布永春堂的申牌聲明。
在這期間,永春堂在產品線上的拓寬也獲得進展。2013年,永春堂引進國家高端人才李文保博士,助推永春堂元寶楓項目的發展,力圖實現元寶楓從基地種植、產品研發到市場營銷及資本運作等領域的突破。2014年,永春堂成立“濟寧市銀春元寶楓研究所”并實際運行,該研究所圍繞元寶楓基地種植栽培、環境綠化、元寶楓技術推廣和示范,為元寶楓系列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持,同時為社會提供元寶楓開發技術指導和服務。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個時候的顏廷和似乎想通了,并沒有將元寶楓項目再次押寶在直銷板塊,而是希望通過傳統模式的運作,最后實現元寶楓板塊的上市,進軍資本市場。
2015年5月22日,永春堂的直銷牌照在商務部網站得到公示,永春堂成為第55家獲得直銷牌照的直銷企業。至此,永春堂近10年的申牌之旅終于獲得圓滿。
「永春堂的漫漫直銷路,就是一部很多中國直銷企業都有過的行業折騰史。而永春堂掌門人顏廷和毫無疑問是中國直銷行業一個值得尊重的堅持者,但直銷之路只靠情懷是沒用的!
再迎直銷曙光
永春堂的拿牌,跟后來成為永春堂直銷副董事長兼總裁的林征關系密切。李保勤、林征母子是中國直銷行業的老兵,李保勤曾經在玫琳凱、尚赫、永春堂、綠谷和三生都創造過輝煌的業績,林征在母親的影響下,16歲就接觸直銷,并一路在永春堂、綠谷和三生創造“80后”的直銷傳奇。也正因為母親的名號過于響亮,林征一直試圖走出自己的直銷路,并希望別人不再以“李保勤的兒子”來定位他。
在三生公司,雖然他們母子已經做到了非常高的聘位,但是林征并沒有滿足,直至開始冒出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他想自己操盤直銷,乃至當直銷企業老板。這個想法在他跟永春堂的再次接觸后有了眉目。
2014年,林征聯合兩位和他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一起去和顏廷和談合作。據說,當時他們的汽車后備箱里面是準備好給永春堂繳納申牌保證金的2000萬元現金。在這樣的決心和誠意下,他們和永春堂的合作很快談妥。永春堂加速進入申請直銷牌照的實質性階段。
2015年初,永春堂直銷申牌聲明在商務部官方網站發布,說明申牌工作取得階段性成功。這時候,林征才將此事告訴母親李保勤。李保勤在驚訝之余,選擇無條件支持兒子。之后,他們正式離開三生,加盟永春堂。
和林征一起合作的兩個小伙伴是陳煒和丁峰。其中陳煒是個投資型專家,他對慢吞吞地做直銷并沒有感覺,后來選擇了退出。丁峰本身是彭墩電商的操盤手之一,因為兩人鄉情匪淺,他選擇和林征一起征戰永春堂直銷。
永春堂直銷再度開盤的時候,林征以總裁身份出現,丁峰為執行總裁,而李保勤擔任董事長特別顧問,并成為永春堂直銷原始系統至圣系統領導人,統管旗下幾大系統。
據說,因為林征等人繳納的保證金,從而獲得了永春堂直銷板塊49%的股份,顏廷和仍然擁有51%的股份,占據控股地位。
林征母子來到永春堂以后,開始著手打造升級永春堂的品牌形象。他們先是裝修企業辦公大樓,改善硬件設施,提升企業整體面貌;其次,改善永春堂展示大廳的設計,將企業文化與企業理念融入其中,通過科技、青春、自由的主題設計改善了永春堂的品牌形象。
此外,在市場方面,除了永春堂原有的團隊,剩余的大部分團隊幾乎全部是由林征母子帶過來或者重新組建,其中包括鉆石女人團隊、林征母子原來在三生的團隊、湖北彭墩電商總經理張將祖帶領的團隊等,永春堂由此共形成了六大市場體系團隊;同時,永春堂還成立了以董事長顏廷和為核心,總裁林征、集團總顧問李保勤、執行總裁丁峰、營銷總經理丁緒忠、教育培訓中心副總裁牟玲育、客服營業中心副總裁何柏翔共同組成的核心領導團體。此時的永春堂隨時準備在市場上掀起颶風。
2015年6月6日,永春堂舉行直銷業務啟動大會暨“互聯網+”直銷永微商模式戰略發布會。作為永春堂全新蛻變的總設計師,林征基于永春堂直銷市場起步晚的事實,正式在會議上提出“三見九新”的理念和“彎道超車”的發展目標。
同年12月12日,永春堂召開年會并正式啟動直銷市場,這一次會議,林征不僅重申“彎道超車”發展目標,還提出了永春堂的“一五規劃”,他將2016年-2020年永春堂的五年發展規劃定義為永春堂開局之年、互聯網裂變年、產業化發展年、股份化改組年和全產業騰飛年,意在一步步全面推進發展,甚至提出在5年內使永春堂劍指100億。
同時,在這次大會上,四川烏蒙韻公司正式與永春堂簽約合作,共同成立佰儷國際體系,主要領導人有林征、丁峰、李保勤、朱小東、溫科、何柏翔、牟育玲6人,其中朱小東為原烏蒙韻總經理,溫科原擔任烏蒙韻公司執行總裁。據了解,佰儷國際旗下的主打產品為佰儷清丹,專注于女性生殖健康。
從林征在永春堂的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擁有十多年直銷經歷的他敢想敢做,既有魄力,也有能力,還擁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商業運營技巧。他認為,只要用業績說話,永春堂董事長顏廷和就可以退休拿錢或者去做其他的事,不用再操心直銷。
然而事與愿違,即使林征幫助永春堂交了保證金,擁有了股份和權力,當年的業績也證明他確實為永春堂帶來了驚喜,但事情的進展并未如他所想。在永春堂擁有絕對權力的顏廷和輕輕松松地將他“打回原形”。
「擁有十多年直銷經歷的林征敢想敢做,既有魄力,也有能力,還擁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商業運營技巧。然而,永春堂的直銷進展并未如他所愿。」
高層人事變動
2015年年會后不久,業內傳出消息,林征突然和母親李保勤退出了永春堂領導層,并于2016年春節前回到徐州老家,主力發展永春堂佰儷國際的市場。
一個月前,林征還海躊躇滿志,意氣風發,準備在事業上一展宏圖,一個月后,卻在雙方合作僅半年時間的情況下黯然離開,這不得不令人疑惑。
通過永春堂某系統領導人紀某,本刊記者了解到,林征母子的退出與公司的獎金制度有關。林征母子加盟永春堂后,要求永春堂經銷商沿用他們的獎金制度(雙軌制),此舉遭到永春堂部分經銷商的反對,并要求公司實行兩種制度,即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制度。公司方面聽從經銷商建議,出面與林征母子交涉,但是雙方商量了三個月,依然沒有結果。于是,永春堂的部分老經銷商選擇離開。這可能也是永春堂經銷商流失嚴重的原因之一。
L姓知情人則表示,林征母子的黯然退出與顏廷和的“小氣”有關。林征母子初到永春堂時,顏廷和承諾會對他們“放錢”、“放權”。由于公司團隊絕大部分由林征母子組建,不管是他們自己帶過來的團隊,還是來到永春堂以后發展起來的團隊,團隊經銷商都更親近林征母子。有一個細節,林征母子在公司大型會議上出場時,總能得到全體經銷商起立鼓掌的熱情待遇,而顏廷和出場時,全場氣氛卻不如他們母子熱烈。為此,身為董事長的顏廷和認為自己在永春堂的權威不如林征母子。
再加上雙方在公司獎金制度上存在分歧,顏廷和想要調整獎金制度,提高產品價格,而林征母子則認為提高價格不利于拓展市場,況且公司產品包裝不夠精致,貿然提高價格會影響市場發展。雙方分歧無法調和,顏廷和決定再請一位職業經理人來解決問題。
于是,顏廷和讓丁緒忠出面,以幫忙的名義,將戴三省從新科奇(云尚)請過來。然而,戴三省的到來,不僅沒能緩解雙方分歧,反而加速了林征母子的退出。據L姓知情人透露,戴三省在獎金制度的調整上以及市場的運營理念上,皆與林征母子有所不同;再加上林征母子氣憤于自己辛苦打拼的江山,卻讓他人坐享其成,心有不甘,一氣之下,他們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在2016年春節前離開公司,回到徐州老家。
林征母子雖然退出了公司領導層,卻并沒有徹底離開永春堂,一個重要原因很可能與當初林征繳納的保證金有關。據了解,永春堂公司沒有一次性將2000萬元保證金返還給他們,而是承諾每個月返還一定的數額,不過這一說法現在還有待考證。
目前,林征母子與永春堂唯一有交集的地方便是他們所帶領的佰儷國際體系。林征母子退出后,當初由他們母子請過來的相關領導人也相繼退出公司領導層,或者離開永春堂公司。如丁峰、何柏翔、牟育玲、溫科等人,林征母子回到徐州后,丁、何、牟三人也相繼退出或者離開。
至于被顏廷和請到永春堂來幫忙的戴三省,有一件事讓本刊記者印象深刻。2016年12月,本刊邀約其來參加活動時,他表示“顏董不怎么喜歡管理層的人出差,我到這里幾個月了從來沒有出去過”,不知此言是托辭還是真相。不過很快,他也選擇了離開。
本刊記者關于此事致電戴三省,向其了解原因時,他并沒有透露具體原因,只告訴記者,自己當初到永春堂只是礙于情面,董事長顏廷和請他過去幫忙解決相關問題,因此他與永春堂只簽了一個短期合同,合同到期后自然就離開公司。而當初與戴三省一起過去的職業經理人牛超,也與戴三省一同離開公司,隨后前往春芝堂擔任副總裁。
戴三省離開后,永春堂的直銷市場便由公司內部的得力干將丁緒忠負責。據了解,丁緒忠是永春堂的創始人之一,一直跟隨永春堂董事長顏廷和。從公司拿牌以來,永春堂請來的職業經理人相繼走馬上任,又相繼離開,直到丁緒忠正式負責直銷市場,永春堂的高層人事變動才暫時告一段落。
制度不一
眾所周知,高層人事的不斷變動勢必會波及市場的發展,本刊記者在與永春堂經銷商接觸時發現,由于公司高層領導的不斷變動,公司的獎金制度以及市場策略也是朝令夕改,令經銷商無所適從。
離開永春堂的經銷商李某娟表示,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市場構架,常常會因為公司制度和策略的改變而蒙受損失。同時,公司產品價格的提高,影響經銷商發展市場,也促使他們選擇離開。
緣海系統經銷商王某在微信上將永春堂2017年的產品價格表發給記者,與2016年永春堂的產品價格對比,本刊記者發現,永春堂目前的產品價格有所下降,以化妝品為例,同一規格的產品,2017年的價格大概下降了10元至30元不等。
雖然產品價格變動不大,但永春堂的獎金制度卻有多種。根據與不同系統經銷商的接觸,本刊記者了解到,目前永春堂公司至少存在三種獎金制度,雖然三種制度都是雙軌制,但三者之間卻存在巨大差異。
其中以2016年11月初加盟永春堂的緣海系統為代表,這些新對接團隊實行一種新的獎金制度。該制度最大的特點是既有動態收益也有靜態返利,同時在管理獎里面,經銷商不僅可以拿相應代數經銷商的量獎收入,他們還有推薦人數的要求。緣海系統經銷商王某告訴本刊記者,這項制度于2016年12月份由緣海系統設置并試用,由于試用過程中制度出現缺陷,2017年3月底,永春堂公司接手并修改該制度,目前的制度內容便是公司修改以后由緣海系統統一使用。
老永春堂經銷商團隊以及永春堂2015年組建的原義和國際系統(現更名為永健系統)的團隊目前正在使用經過改良后的老永春堂制度。永健系統領導人李某向本刊記者透露,這項制度于2017年3月8日正式實施,以前沒有使用過,這是永春堂的新制度也是公司統一的制度。本刊記者將該制度與2016年10月份永春堂修改的制度進行比較發現,這兩項制度的內容大體一致,包括會員級別、保單金額以及獎項撥比等,只有個別細節之處有所改變。
而第三種制度則是永春堂佰儷國際所使用的獎金制度,與前兩種制度相比,佰儷國際的制度特點是報單金額高,消費滿13500元才能成為會員;既有常見的推薦獎、管理獎等,也有零售獎和店鋪獎;同時,該獎金制度在獎銜進階和福利獎上要求較高,只有當經銷商所獲獎金的10%達到一定目標時,才能晉升職級并獲得相應獎勵。
在了解永春堂公司發展現狀的過程中,本刊記者曾試圖致電永春堂董事長顏廷和以及永春堂直銷板塊操盤手丁緒忠,但他們二人都沒有正面回應。不過,永春堂媒體對接人張宏在微信上告訴本刊記者,公司目前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市場穩定與整合上,由于2016年公司高層的變動大大影響了市場發展,2017年永春堂公司的工作重點就是穩定市場。
從產品價格的調整到系統團隊的整合,或許永春堂目前正在尋找穩定的發展策略以及新的市場增長點,那么在董事長顏廷和以及得力干將丁緒忠的帶領下,永春堂將會有哪些新的改觀,我們共同期待。(本文來源于:《知識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