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直銷行業亦是如此。
如果說,直銷企業是一只航行在海上的船,那么企業領導人就是船長,掌握著企業的前進方向;企業的發展模式和獎金制度就是兩支船槳,決定企業能夠走多遠,而操盤手則是這條船的掌舵人,決定著企業的前進速度。
因此,“舵手”的加入或離開,皆能影響一家企業的發展節奏。
2017年,中國直銷行業與往年一樣,又經歷了一些人事變動,有舊人離開,也有新人加入,但更多的是“舵手”們因為自身或企業的關系,轉換平臺,繼續在行業里發光發熱;與此同時,與“舵手”們相關的企業也因為他們的離開或加盟,變換了發展速度,從而在年尾交上了不一樣的答卷。
李延亮憾別康寶萊
對于李延亮而言,2017年無疑是較為悲情的一年。2017年5月23日,康寶萊突然在一場內部電話會議上,宣告李延亮不再擔任康寶萊中國區總裁。這場會議直接宣告了李延亮在康寶萊職業生涯的結束。
事實上,從2004年起,李延亮與老東家康寶萊就結起了緣分。2004年12月,李延亮加入康寶萊(中國),歷任康寶萊中國銷售總監、全國銷售副總裁等重要職位。13年的就職經歷,李延亮參與了康寶萊(中國)從組建、起步、發展到壯大的全部歷程。
2007年12月19日,康寶萊前任中國區總裁錢港基離職,李延亮接任。彼時,公司全年業績在8億元左右。在李延亮及其團隊的努力下,康寶萊(中國)連續四、五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長。
即便在2016年,直銷行業發展速度整體放緩,很多企業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下,康寶萊(中國)依然實現了增長,全年業績到達75.2億元,近10年時間業績增長近10倍。
更難得的是,康寶萊經銷商的保留率得到顯著提升,六年前保留率僅有15%,近兩年已提升到了60%。康寶萊中國區成為康寶萊全球最重要的“糧倉”,康寶萊(中國)的成長模式也一度成為中國直銷企業的楷模。
然而,就在李延亮計劃將經銷商的保留率提升到80%時,一場電話會議打破了他的事業藍圖。
離開康寶萊后,李延亮于2018年初加入漢德森日用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德森)。
據了解,漢德森雖然是2017年1月才成立的新公司,但背后是香港恒基集團和艾蘭得健康控股,可以說是2018年業界最具亮點的一家新企業。
隨著李延亮和康寶萊原班管理團隊的入駐,這艘大健康巨艦將充滿活力。
葛南山黯離美樂家
2017年11月下旬,業內傳出消息,葛南山蹊蹺離職美樂家,這則消息引起業內震驚,美樂家公司當時并沒有正式公布此消息,葛南山也從未露面出聲。
隨后,美樂家發布公告稱許瑋擔任美樂家中國區副總裁,全面負責美樂家在中國市場的所有事宜,這則公告從側面證實了葛南山確實已經離開美樂家。
離開老東家后,葛南山便加盟了另一家外資直企——嘉康利,擔任嘉康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總裁,負責嘉康利中國區相關業務。
作為美樂家中國市場原掌門人,葛南山為美樂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葛南山擔任美樂家(中國)總經理前,美樂家已經歷經了幾位職業經理人,依然解決不了美樂家在中國市場發展緩慢的問題。
2013年6月,時任美樂家馬來西亞市場拓展副總經理的葛南山臨危受命,接任美樂家(中國)總經理一職,正式掌管美樂家在中國區的所有事宜。
葛南山上任后,先后從物流、倉儲、培訓等多方面入手,結合中國本土特色,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美樂家落地中國的發展措施,解決了美樂家(中國)此前糟糕的物流問題,把美樂家從剛進中國時的水土不服,打造成后來美樂家生活館在中國大陸遍地開花之勢。
從2012年至今,美樂家中國區業績逐年攀升,成為美樂家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微商出身的高級經銷商章詩辰更是成為美樂家全球唯一的PD。據本刊統計,2017年,美樂家中國區業績占據了全球業績近40%的份額。
不得不說,美樂家取得的進步離不開葛南山的付出,不過,美樂家對于葛南山離職的態度卻令人費解。
如今,葛南山的新東家嘉康利一如當年的美樂家,發展緩慢,業績低落。不過,有所不同的是,當年的美樂家在中國市場屬于起步階段,而嘉康利此時正處于高峰期過后的滑落階段。
那么,葛南山能否帶領嘉康利(中國)重振聲威,重鑄輝煌呢?恐怕只有時間能帶給我們答案了。
張陽輝辭別金日
2017年下半年,行業資深職業經理人張陽輝在金日服務了近5年后,換了一個新東家,這回他選擇了拿牌不久的致中和。
2017年8月16日,張陽輝正式加盟致中和,出任致中和執行總裁。
此前,張陽輝于2012年9月加盟金日,任金日集團副總裁,負責集團直銷板塊業務。
在金日,張陽輝通過升級公司軟硬件,確保公司管理與市場發展齊頭并進,同時在全國設立分公司,為各地市場提供了后勤保障和動力給養;他還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服務網點的建設,為金日創造了更有利的開拓環境。
同時,張陽輝在金日進行教育培訓的升級、企業形象的宣傳推廣,讓金日文化深入人心,為金日打造出一支擁有核心價值觀和正確經營理念的直銷生力軍。
加盟致中和后,張陽輝延續以往管理風格,針對致中和存在的問題,如公司服務管理能力有待加強,系統團隊的教育培訓、文化建設未完全建立,以及整個市場團隊與公司服務團隊配合不夠默契等,制定相關策略。
進入公司不久,張陽輝便帶領致中和成立市場管理委員會,為系統團隊的管理架構建設、市場與公司互動渠道的建立提供保障。
為了進一步解決致中和現存問題,帶領公司穩健發展,2018年1月,張陽輝在2018年工作規劃會上發布五大戰略舉措:全國擬設立6家分公司;建立教育培訓體系;加速新品開發和提升物流服務工作;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宣傳,深入進行品牌推廣;管理好一線市場,給市場以信心。
不過有消息稱,張陽輝已于2018年2月離開致中和,并于3月4日正式加盟衛康,出任衛康生物集團副總裁、直銷總裁,全面負責衛康直銷板塊業務。不知道這一次,他會在衛康待多久。
劉榮揮別致中和
2017年6月,劉榮辭去致中和全球運營總裁一職,隨后加盟大連雙迪,擔任雙迪全球運營總裁。
劉榮是業內少有的女性職業經理人,2003年涉足直銷行業,從經銷商做起。短短四年時間,她的團隊伙伴人數高達40萬,營業額突破20億元,營銷市場遍布全國各地。
轉戰海外東南亞市場后,經過努力拼搏,劉榮同樣取得不菲成績,并對系統團隊的管理機制有了自己的認知,擁有了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
2015年,劉榮離開金日后,由高級經銷商轉型為職業經理人,加盟致中和,擔任致中和全球運營總裁。
在致中和任職期間,劉榮全程參與了致中和的直銷籌備、獲批直銷經營許可證及全國直銷市場布局等環節。
獲牌以后,劉榮曾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為推進直銷業務的發展,公司在2017年進行戰略升級,包括斥資13億啟動直銷全球運營中心的建設,公司總部硬件軟件升級,搭建管理服務班子,布局分公司建設和服務網點的開拓,以及推進新產品的更新換代等。
然而,還沒等這些戰略一一落地,由于種種原因,劉榮便揮別致中和。不過從2016年致中和的市場業績數據來看,劉榮華麗轉型的第一站也算卓有成效,致中和的市場業績在這一年突破2億元,成為直銷新銳企業。
對于轉任大連雙迪全球運營總裁一職,劉榮表示,她對雙迪的市場已經有了初步規劃,雙迪在市場區域上存在局限性,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未來計劃首先會在華東地區發力,并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擴大雙迪市場。
2018年在雙迪,劉榮將會如何盡其所長,引領企業向更深遠發展呢?
史濱海牽手葆嬰
史濱海于2017年10月被正式任命為USANA中國——葆嬰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業務拓展及銷售增長,其管理職能涵蓋運營、業務拓展、市場、客戶服務、政府事務、人力資源、財務及行政。
作為一名在國際國內直銷界工作過多年的職業經理人,史濱海擁有豐富的國際市場開拓經驗。
他曾公開表示,“這18年來,我開拓了很多國際國內市場,每個市場都有著不同的特點。但是相同的是,我要求自己在每一個市場都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用一點一滴的努力和扎扎實實的工作搏出一片天地。每一次的從零開始,都讓我受益匪淺。”
葆嬰在最近幾年一直處于動蕩之中,先是因為股權變更導致葆嬰原公司管理層相繼離任,同時優莎娜與葆嬰公司的團隊平移也不順利,兩家皆有不少經銷商因為公司制度與產品變更憤然出走,雖然歷經了幾任職業經理人,依然無法挽救葆嬰于水火。
如今,隨著具有豐富的國際國內直銷行業高管從業經驗的史濱海的加盟,葆嬰的發展也有了新的希望。
而葆嬰公司對于他的加盟也是信心滿滿,“相信在史總的帶領下,我們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將更加具有競爭力,公司業績將會不斷持續增長。”同時,史濱海重返中國直銷市場的表現,也值得業內持續關注。
蘇永濤與安然和平分手
2017年2月,業內傳出消息,原安然納米集團顧問蘇永濤辭去顧問一職,出任薈生公司執行CEO。
此前,蘇永濤曾長期任職于安然納米集團,陪伴公司渡過申牌期、拿牌期以及拿牌后的快速發展期,歷任安然總經理助理、副總裁、營銷總裁、集團顧問等職位;從推動安然華東市場取得驕人業績,到進入安然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可以說,蘇永濤是一名實實在在長于安然,成于安然的職業經理人。
與安然“和平分手”后,蘇永濤帶著對安然的感激之情,牽手薈生。加入薈生后,在薈生總裁袁源的推動下,蘇永濤帶領公司通過樹立薈生“中國直銷第一蘆薈品牌”核心競爭力、確立全方面服務家庭健康的市場定位以及創新營銷模式等三大動作,開啟了全面創變的新篇章。
事實證明,蘇永濤的加盟確實推動了薈生的進一步發展。據本刊統計,相較于2016年,薈生在2017年取得了11.11%的業績增長。
錢港基與三株分道揚鑣
2017年3月初,三株發布公告稱,錢港基不再擔任三株集團吳炳新董事長高級顧問。
實際上,錢港基于2016年2月加盟三株后,任職高級顧問僅一個月,原來負責三株直銷業務的總裁吳志鵬與執行總裁蔣運權便相繼離職,錢港基接替他們的職位,成為三株直銷業務的實際負責人。
關于這場變動,雙方還曾隔空在媒體上打起了口水仗,錢港基認為吳志鵬不負責任,給三株留下了爛攤子;吳志鵬卻表示自己臨走前已交接完所有工作。
隨后,三株公司在媒體上發聲,側面支持了錢港基的言論,“吳志鵬在2016年3月份請假后便一直未現身,僅向公司做了口頭辭職申請。”
盡管公司出面平息了爭論,但經歷一場人事變動無疑于傷筋動骨,而“退店門”事件的發生再次打擊了三株脆弱的神經,尷尬的是,錢港基在三株推出的新模式正是觸發經銷商退店的導火索之一。
有媒體報道,在錢港基加盟三株一年內,三株的直銷模式調整頻繁。根據維權經銷商的舉報信,錢港基接管直銷業務后不僅更換了獎金制度和入門費,還于2016年推出了只有鉆卡會員才能升級的B計劃(疊加計劃),而新推出的中醫診所制更是讓對原有經銷商承諾的獨家代理權形同虛設,成為觸發經銷商退店的原因之一。
雖然三株公司有心維護,并在媒體面前為錢港基辯護,“因為錢港基與前任直銷業務負責人吳志鵬在經營理念及對經銷商的扶持程度方面有所差異,但基本制度是連續的”。但一年期滿后,雙方并沒有續約,而是選擇分道揚鑣。
離開三株后,錢港基于2017年底正式出任傳統行業面點培訓公司頂正集團全球總裁。實際上,錢港基在2016年加盟三株的同時,就在頂正集團擔任要職。
在直銷行業沉浮幾十年,錢港基鑄就了諸多傳奇,是業內頗具傳奇色彩的職業經理人。在直銷行業幾進幾出之后,他最終選擇離開,回歸傳統。不知道下一次,錢港基會在何時再次進入直銷行業,他又會選擇哪家直銷公司呢?
羅永亮與康恩貝勞燕分飛
2017年下半年,羅永亮成立中君國際集團,與上海春芝堂達成合作,并成立春芝堂中君國際系統。直到此時,業內大部分人才反應過來:羅永亮已經徹底離開了康恩貝,并打算另立門戶,成立自己的公司。
2013年羅永亮加盟康恩貝時,康恩貝還是一個未拿牌企業。早在金日,羅永亮就經歷了申牌到獲牌這一階段,他還為金日市場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于他而言,面對同樣處于起盤期的康恩貝,無論從經驗、資歷、還是資源上看,他都是康恩貝比較合適的選擇。
或許有前車之鑒,沒有股份就沒有話語權。羅永亮加盟康恩貝的方式與其他職業經理人有所不同,除了出任康恩貝直銷平臺康滿家總經理一職以外,羅永亮還持有康滿家的股份。也就是說,他既是康恩貝直銷板塊的職業經理人,也是創業股東。
加盟康恩貝以后,基于對直銷、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的綜合理解,羅永亮提出了“互通營消”模式。
但是在具體執行中,線上線下、地面店加網絡的推廣模式讓經銷商頗感吃力,特別是2016年,康滿家遭遇外事危機后,康恩貝對康滿家的市場運作要求更加嚴格,一旦接到投訴或舉報,立即叫停并讓康滿家整頓市場,這樣的節奏嚴重影響了經銷商開展事業,從而導致一些高級別經銷商離開。
2016年底,康滿家0.8億的市場業績表明,原本有不俗表現的康滿家在2016年的確受到了強烈打擊。
而羅永亮在加盟康恩貝5年后也領悟到,即使有雙重身份加持,依然無法使自己的想法得到充分施展。迫不得已,他選擇了離開。
如今,羅永亮成立的中君集團正發展得火熱,與春芝堂合作的同時,羅永亮還收購了傳統行業的公司,并嘗試借助他所看中的平臺,真正將自己多年的想法實施出來。
胡笑勃入職琪爾康
2017年6月,任職執行總裁不到兩年的胡笑勃離開了綠葉,4個月后,琪爾康公司發布公告,宣稱胡笑勃加入琪爾康,擔任琪爾康執行總裁。
作為業內職業經理人,胡笑勃擁有10多年的直銷市場一線服務和高級管理經驗,具有較強的市場執行力和直銷實戰能力。
2015年9月,胡笑勃加盟蘇州綠葉,接替蔣順蓮的職務,出任執行總裁。任職期間,胡笑勃歷經了綠葉從申牌到拿牌的階段。
2016年,綠葉順利獲得直銷牌照后,胡笑勃在綠葉推出“繼續打造高端優質的綠葉精品”、“大力推進綠葉生活館和分公司建立”、“實施歐洲游大獎、豪車大獎、別墅大獎等豐厚的市場獎勵”、“召開2016年萬人大會”等市場措施。
2016年綠葉做到了3億元的市場業績,表現不俗,當然這也離不開胡笑勃的付出。2017年6月,在綠葉市場爆發前夕,胡笑勃從綠葉離職,休息幾個月后,加盟琪爾康。
胡笑勃加盟時,琪爾康的市場正處于混亂之中,公司頻繁修改獎金制度,還有經銷商爆料千萬業績無故歸零,作為一家剛拿牌的新直銷企業,琪爾康形象頗為負面。胡笑勃的加盟,一度被業內人士視為幫助扭轉琪爾康負面形象的希望。
不過,2017年,胡笑勃加盟琪爾康后,并沒有什么大的動作,他似乎在等待2018年的發展契機。
谷峰離職羅麥
2017年初,業內有消息稱,谷峰因個人原因已經離開羅麥。
谷峰是業內資深職業經理人,曾經在傳統行業做到主管級別。1996年初次接觸直銷,進入安利并做到高級經理級別,同時受邀成為安利特約培訓師在全國多個城市巡回演講。
2005年,谷峰加盟羅麥擔任企業高管,此后,他經歷了羅麥從草創、獲得直銷牌照到市場蓬勃發展的各個時期,擔任過羅麥副總裁,主管傳媒企劃、教育營銷和戰略策劃;他還創辦了羅麥科技教育系統,擔任羅麥行知系統首席顧問。
任職期間,他曾推動羅麥市場業績一年以10倍的速度增長,培養出了200多位年收入過百萬的經銷商。
2014年1月,谷峰接任郭炳廷擔任羅麥科技總裁。鑒于自身擁有豐富的教育經驗,谷峰上任后,便主抓公司的市場教育培訓,為羅麥的發展培養人才;同時,他也注重基層投入,加大對各地區門面店和基礎服務的支出等。
2015年谷峰調任董事長助理,依然負責公司的教育培訓,此外他還負責公司的宏觀政策研究、品牌管理傳播和企業社會責任等工作。
在羅麥任職近12年以后,谷峰在2017年選擇了離開。有行業媒體表示谷峰離職是由于個人原因,羅麥公司和谷峰本人皆未對此回應。同時,關于谷峰的去向問題,業內也不得而知。
2017年,除了上述十大人事變動以外,劉衛華、王子今、安紫瑜等人也在2017年更換了東家,尋找更為適合的平臺展示才能,其中,劉衛華跳槽微商企業蘭蝶蜜任職高級總裁、王子今加盟益寶擔任首席戰略顧問、安紫瑜加盟麥利達科技出任總裁。
職業經理人與直銷企業的分分合合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停止,2018年開年之初,業內便發生了幾起人事變動事件:冉永夫離職福維克,陳湛加盟東升偉業,擔任副董事長、總裁。
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依然會有人離開或者加盟,不過,不管是分還是合,企業和行業的穩健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