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微信號:13373169005)
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很多朋友都做起了微商的產品。然而在眾多微商產品中,可以說減肥產品一直都是比較火爆的產品。現代人普遍肥胖,男女老少都想減肥,所以減肥產品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微商減肥產品都是好的,門檻低、欠規范、商品質量差等問題也是微商業態不爭的事實。
其中微商、直銷、會銷類等企業網絡虛假宣傳最為嚴重。虛假宣傳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準則,是一種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2018年5—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網信辦、郵政局等八部門將聯合開展2018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重點打擊網絡侵權假冒、刷單炒信、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等違法行為。
與此同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官網發布消息,將在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明文規定,對平臺內經營者身份和資質信息進行核實和定期更新,并且向市場監管部門和稅務部門報送;發現無證經營或禁限售商品應當采取措施,同時向主管機關報告,違規者最高罰款200萬元人民幣。
其中,該法規對微商企業不正當行為有強大的約束作用。
在微商野蠻生長之后,如今打著“減肥”、“排毒”等旗號在微商渠道中違規宣傳的普通食品并不少見。
誠信萬里行,共建微商環境,中國質量萬里行將在2019年3月15日之前向網友以及消費者征集在微商消費中遇到的麻煩以及退換貨等問題線索。
虛假宣傳有法可依
記者了解到,這些制造銷售假冒藥品、保健品的不法分子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通過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建立了類似傳銷的嚴密組織,通過全國總代理、省份代理,層層分銷。同時,他們往往很懂消費者的心理,通過在社交平臺上曬產品如何熱銷,使用效果如何好等內容,通過朋友圈進行信息轟炸,誘導消費者。有了互聯網技術的加持,監管打擊的難度大大增加,微商行業生成了一個個毒瘤。
業內專家曾表示,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可能那么快見效,也不可能保證對誰都有效。這一點,從保健食品的定義就可以看出來。根據我國《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使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作用,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有專家表示:“根本就沒有立即顯效的減肥保健食品,除非它添加了西藥成分。保健食品歸根到底只有保健功能,不具有治病功能。在美國,沒有保健食品的概念,只有膳食補充劑,主要對治療起輔助作用。„是藥三分毒‟,只要加了西藥就一定有副作用。”
而根據我國《廣告法》相關規定,藥品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類似“一個月瘦15斤”這樣的措辭已涉嫌違法。《廣告法》中還規定,廣告中不能出現無副作用等斷言。我國《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十條中也明確要求,保健食品的廣告不得夸大保健食品功效。
中國質量萬里行315投訴鏈接入口:http://www.315tech.com/web/toComplaintNo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