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推進卓越績效經營模式是通過設立歐洲質量獎和歐盟成員國國家質量獎來實現的。歐洲質量獎是歐洲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對組織卓越業績進行獎勵的獎項。歐洲質量獎面向所有擁有較佳業績的歐洲組織,關注組織的卓越業績,在不斷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向組織提供支持。
(一)歷史
1990年,在歐盟委員會(EU)和歐洲質量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Quality)的支持下,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開始籌劃歐洲質量獎,1992年首次頒發了歐洲質量獎。
(二)設立原因
在歐洲,越來越多的組織已經認識到質量管理是為取得效率、有效性和競爭優勢而進行的管理活動,是確保組織長期成功,滿足顧客、員工、利益相關方和整個社會的需要的一種途徑。質量管理項目的實施能夠實現重大的收益,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高顧客滿意度等,這些都將為組織帶來更好的業績。1988年,在歐盟的批準和支持下,歐洲處于領先地位的14家公司(博士、BT、Bull、Ciba-Geigy、Dassault、伊萊克斯、菲亞特、KLM、雀巢、 飛利浦、雷諾、Sulzer、德國大眾、Olivetti等)具有遠見卓識的總裁發起成立了歐洲質量管理基金會。成立這個強有力的管理網絡的動力主要是有必要按照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和日本戴明獎的模式設計歐洲質量獎框架。他們意識到:使用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和日本戴明獎模型的組織已經明顯改進了服務和制造質量;質量是組織成功和競爭的先決條件之一。
(三)評獎范圍
歐洲質量獎面向所有的歐洲組織,包括大型組織、公司的生產單位、公共部門、中小企業(獨立的或分支機構)。
(四)獎項
歐洲質量獎獎項包括歐洲質量獎(European Quality Award Winners)、歐洲質量獎榮譽獎(European Quality Award Prize Winners)、歐洲質量獎入圍獎(European quality Award Finalists)、歐洲質量獎鼓勵獎(Recognized For Excellence)。
(五)設立意義
1.獲得用具有廣泛影響的卓越模型對組織進行評價的機會,從而明確組織經營的現實狀態。
2.有機會獲得有關組織的反饋報告,包括組織的優勢以及需改進的領域,加深對組織質量管理現狀的理解。
3.由于卓越績效模型的廣泛使用,使組織能夠與歐洲卓越的組織進行比較,明確組織哪些地方處于領先地位,哪些地方還存在不足,從而使組織有機會學到好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