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風風雨雨走過了300多年的歷史,得益于同仁堂根植于心的質量文化。創始人的第三子樂鳳鳴接續祖業,在《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書的序言中特別強調:“遵肘后,辨地產,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意為做“中藥”與做人、做事的道理相通。中醫藥關乎人命,應心存敬畏;消費者透過藥品,可體味良心。
不論制作過程多么繁瑣、工藝多么精細,為求療效,不敢有半點懈怠;不論中藥配方的成本多么高昂、藥材多么稀缺,為出珍品,不敢有半點含糊。幾百年來,兩個“必不敢”是同仁堂每一位招聘的“伙計”的入門第一課,更是同仁堂衡量員工工作的第一準則。
1992年,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傳承了同仁堂創辦者提出的兩個必不敢的古訓,即:“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并提出“以質量文化塑魂為抓手,把百年老字號打造成國際化現代化中醫藥集團”。集團公司構建了“德、誠、信”為核心價值觀的企業文化體系,創新的提出十大文化,即:以仁為根,善與人同的善待文化;以義為上,義利共生的誠信文化;以天為敬,不負良知的自律文化;以世為懷,潤澤全球的服務文化;以質為先,至優至精的質量文化;以人為本,人業共興的人本文化;以和為貴,兼容并蓄的整合文化;以藥為基,高效集約的經營文化;以變為徑,追求卓越的創新文化;以穩為重,速效統一的發展文化。
幾百年的同仁堂把質量融入了每一位員工的心靈深處,形成了根治于心的質量文化體系,為打造高質量的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