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受理情況統計,2019年度中國質量萬里行共收到網絡購物行業有效投訴151164例,涉及網絡購物平臺151家,消費金額約涉及523億元,消費金額為萬元以下的投訴為145722例,占96.4%,給出消費者投訴處理意見的投訴達111896例,投訴解決率為74%。基本情況如下:
(一)按投訴月份分析
按照網絡購物行業投訴月份統計,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平均每月受理15116例。數據顯示,2月收到的投訴數量最少,為3146例,8月收到的投訴數量最多,為25648例,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16倍。
各月份的數據對比發現,2月投訴量明顯遠低于其他月份的投訴量,因春節假期物流因素的影響尤為明顯;3~6月,投訴量逐月上漲,且上漲速度較快,主要因為這期間網購消費增加,加上受網絡購物節的影響,5~6月的網購投訴量增幅明顯。
(二)按消費金額分析
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所有網絡購物類投訴案例涉及消費金額約為523億元。
按照消費金額統計如下:涉及金額為0元有47752例,涉及金額小于1元的有29例,涉及金額在1~100(不含100)元的有25059例,涉及金額在100~1000(不含1000)元的有38585例,涉及金額在1000~10000(不含10000)元的有34358例,涉及金額在1萬~10萬元(不含10萬元)的有4618例,涉及金額在10萬~100萬元(不含100萬元)的有683例,涉及金額在100萬~1000萬元的有62例,涉及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18例。
由數據可分析:第一,網絡購物涉及金額案例數量占比最高的為0元,占網購總投訴量的31.6%,體現出網絡購物很多時候出現問題并非是因為金額問題,而可能是因為網絡購物全過程中的服務原因導致被投訴。
第二,在1元~1萬元的案例占比較大,占網購行業投訴量的64.8%,超過半壁江山。對消費者來說,網絡購物行業整體可能價格就位于萬元之下,且更易出現糾紛。
(三)按投訴問題分析
對中國質量萬里行網絡購物投訴案例分析,將投訴內容分為八大類34個二級問題,分別是安全問題、服務問題、合同問題、價格問題、售假問題、虛假宣傳、質量問題以及其他問題。通過分析,不難發現:
第一,服務問題仍為網絡購物平臺占比最大的問題。
在這類問題中,“客服服務”占據了整個服務問題的59.60%,網絡購物的客服類問題仍然占有較大比重。隨著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認可,購物頻繁,而在網絡購物中客服成為連接消費者以及平臺的主要中間人,一項網絡購物消費行為的出現,很大程度取決于客服的作用,互動越多,產生矛盾的幾率也大,所以,與客戶服務相關的投訴占比較高也很常見。由此,如何更好地提供“客戶服務”,可能成為未來網絡購物向好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提供優質服務的網購平臺,能因此擁有更好的品牌優勢。
其次,“退款問題”(占比18.96%)、“亂收費”(占比8.83%)均網絡購物“服務問題”的較大比重,這與網購平臺差別定價、產品質量問題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此外,“發貨問題”、“發票問題”、“貨物丟失”、“售后安裝”、“售后維修”以及“退換貨問題”所占網絡購物中的服務問題相對較小,總占比為12.6%。
第二,“虛假促銷”以及“與承諾不符”成為投訴網絡購物“虛假宣傳”的主要兩個方面。在“虛假宣傳問題”方面,以上兩項占比達87.10%。
不少投訴著表示,網絡上現在各種極端宣傳語,對消費者的沖動消費產生著極大影響,部分商家通過無底線的“虛假宣傳”獲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結果導致了大量消費者感到受騙,影響了整個網絡購物的熱情。
此外,“誘導消費”以及“與宣傳描述不符(虛假廣告)”分別占比為8.81%以及4.09%,占比較小,但也不容忽視,伴隨著社交電商對消費者網絡購物的影響越來越大,誘導性語言已成為商家誘惑消費者購物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少消費者更加關注“誘導消費”及“與宣傳描述不符(虛假廣告)”的問題;
第三,網購食品安全問題在“質量問題”中占比達43.82%。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在線購買食品也成為消費者的主要網絡購物行為之一,比如“三只松鼠”、“良品鋪子”以及“百草味”等商家就獲得了巨大成長,此外,食品由于其本身的屬性,如果食品質量出了問題,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
此外,“質量差”、“二手產品”、“翻新產品”、“三無產品”分別占網購行業“質量問題”的28.93%、10.32%、9.65%、7.27%,消費者抱怨網購商品的“質量差”成為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對網絡購物的質量問題進行監管,成為提高網絡購物體驗的重要考量之一。
第四,在安全問題方面,“網絡詐騙”占47.83%,占據了將近整個網絡購物安全問題中一半,說明“網絡詐騙”仍是影響網絡購物中安全問題的主要來源。
此外,“信息泄露”、“余額盜刷”以及“賬號被盜”分別占據了安全問題的18.91%、12.80%、20.47%,這也說明隨著網絡購物的逐漸普及,消費者信息安全、在線支付保障以及賬號安全等,均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主要問題。
第五,網絡購物的“合同問題”方面,消費者遭遇不發貨問題、強行退貨、少發貨、私自修改或取消訂單、虛假發貨、延遲發貨、自動確認收貨等問題占比比較均衡,占比相對分散,其中,占比最高為“私自修改或取消訂單”的25.59%。
第六,在價格問題、售假問題方面,源于價格不合理、歧視定價等導致消費投訴,隨著網絡普及以及“菜單成本”的下降,平臺獨大,可能會逐漸顯現;另一方面,隨著商品購買平臺、電商評價體系、電子商務監管平臺等方面的發展,
在網絡購物平臺的監管中,控制假貨的銷售,加大商家及平臺商的懲罰力度,以及落地實施的《電子商務法》不斷推進,都在向好發展。
除此以外,“其他問題”在網絡購物中也存在,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主要是“會員服務”、“人格尊嚴”以及“違規商品”,占比分別為75.77%、9.52%以及14.71%。可以看出,隨著網絡購物的會員化,“會員服務”問題已成為網絡購物中的重要一環,如何提高會員的購物體驗,也成為提升網絡購物感受的重要著力點,另一方面,“人格尊嚴”的出現,也值得探討。
(四)按投訴對象分析
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網絡購物投訴數據顯示,排名前30位的網絡購物平臺共計收到139032條投訴,占總投訴量的92%,排名最后80%的網購平臺收到的投訴量占投訴量的8%。
網絡購物的投訴率明顯出現在某些平臺集中的特點,這可能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消費者購物可能集中于這些平臺商城,因此較易產生投訴;第一方面,部分平臺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對部分平臺,應重點關注,并督促改正,形成切實有效的方法改善其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