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主流二手車交易集中在線下市場,以零散商販為主,現有車商數量多達15萬。在這15萬車商中,充斥了大量“黑車商”,交易欺詐、混淆車況、惡意賺取暴利等行為屢見不鮮……
國務院、商務部等多部委多次提出,要積極推動二手車流通模式創新,引導二手車交易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要從根源上懲治”黑車商“,為消費者營造更為安全安心的二手車交易環境……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中國現有的15萬車商中,六成不賺錢三成保本。在傳統二手車市場中僅有10%能實現盈利,如何盈利成為車商們共同的難題。
二手車“一車一況一價”,由于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零散的小車商又難以提供多元化服務并實現規模化發展,為此,為賺取更多利潤實現盈利,必然會從最簡單的車況車價入手,選擇通過混淆車況、隱瞞車況等不正當手段完成交易,使得二手車市場劣幣驅逐良幣,問題車日趨泛濫,不誠信交易成為常態。長期以往,“無黑莫商”、“黑車商”便成為傳統二手車市場的代名詞。
有業內專家指出,黑車商泛指二手車領域內以不正當手段謀取暴利的商家或個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同時,為使用者及道路交通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1、未取得營業資質,缺乏專業從業人員而從事經營業務的;
2、是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為目的,欺詐消費者、混淆車況、刻意售賣車況不符合安全性能標準的二手車、非法購買出售消費者信息、惡意賺取暴利等手段套路買賣雙方的;
3、最為嚴重,涉嫌“黑惡勢力”,通過威脅、恐嚇等暴力手段強買強賣,與黑中介、黑醫美、黑導游、黑出租(黑車)等常見的違法犯罪活動同為一類,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二手車市場秩序和交易環境,危害社會穩定。
業內專家表示,就現有案例和媒體曝光內容來看,“黑車商”的主要套路可分為五大類:虛高報價釣魚、夸大缺陷壓價、拖延欠款不過戶、隱瞞混淆車況、以及低價誘餌。
除此之外,在長期的發展中,又滋生了類似于“黑惡勢力”的團體,強買強賣、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犯罪活動,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二手車市場秩序和交易環境,危害社會穩定。
——2017年4月,北京市李先生在北京某二手市場購買的大眾途安二手車,里程數超過15萬公里,被二手車經紀公司改為不到10萬公里,協商無效之下,李先生將該公司告上法庭。
——同樣在該二手市場購買了一輛道奇酷威的劉女士,同樣在修車時發現,車輛里程數由18萬公里被篡改成6萬多公里。
——2016年11月,同心縣劉先生在銀川某二手車公司那里購買一輛二手標致汽車,后發現里程數由96000多公里改成了43000多公里。劉先生將該公司告上法庭,最終該公司被判三倍賠償。
——2019年6月,山東的任女士在濰坊某二手車公司購買了一輛二手吉利帝豪汽車,后發現該車輛出過大事故。經過當地市場監管總局協調,該二手車公司賠償任女士4000元錢。
——重慶商報一位記者開著一輛豐田威馳走訪當地某二手車市場,2個小時前后7個二手車商販給他的車開出7個不同的價格,完全沒有標準可依……
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二中院共審結因購買二手車引起的消費者維權案件25件,從2018年以來的情況看,此類案件呈較快增長態勢。
消費者的訴訟請求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以銷售者存在欺詐行為或違約為由,要求撤銷或解除合同,并退車、退款;
二、是要求銷售者賠償稅費、保險費、維修費、檢測費等交易損失;
三、是以銷售者存在欺詐行為為由,要求銷售者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賠償三倍價款的懲罰性賠償金。
北京市二中院調研發現,引發二手車訴訟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情況:
1、車輛不具備法定證明文件,導致無法過戶;
2、車輛存在質量瑕疵,消費者購車時未獲知;
3、車輛存在權屬糾紛,被其他權利人強行取回;
4、合同約定其他義務,銷售者未履行。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曉軍提出,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車況信息不透明。消費者作為二手車的買方,享有消費知情權,依法有權了解車輛出廠后產生的維修、保養、碰撞、事故記錄,信息生成及保存部門應當無條件公開及提供。
“黑車商”因此有恃無恐,久而久之成為了頑固的牛皮癬,既讓買賣雙方談之色變,又嚴重影響了二手車行業的發展。
違法行為,必將面臨監管部門的整治。為此浙江、吉林、河南、廣東、內蒙古等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已開展相關針對二手車市場的專項整治活動,同時銀川、開封、哈爾濱、荊門也展開了對二手車市場內黑惡勢力、違法違規行為的眼里打擊,以更好為消費者的合法利益,規范市場秩序,構建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市場氛圍。
——2018年8月開始,浙江奉化市場監管局開展為期5個月的二手車交易行為集中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無照經營、不正當競爭、虛假宣傳、消費欺詐、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2018年9月,浙江鄞州區市場監管局也開展為期5個月的二手車交易行為集中專項整治行動,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00多萬元。
——2018年9月,湖北黃岡市政府開展為期3個月的二手車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二手車公司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2019年5月,銀川市興慶區公安分局破獲某集團在銀川市,使用違法手段交易二手車獲利,擾亂二手車市場交易秩序,涉嫌敲詐勒索、尋釁滋事、妨害公務等犯罪案件……
——國務院《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推動二手車經銷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依托具備條件的經銷商建立二手車服務站,提供交易、納稅、登記、保險一站式服務。
——商務部聯合多部委,多次提及將進一步加速推動二手車交易法規、規章和相關國家標準,同時大力提升二手車便利交易水平。
——2019年發改委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重點聚焦汽車消費領域,再次提出積極發展二手車業務,推動二手車經銷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
——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切實加強對二手車經營主體的監督管理,推廣使用《二手車買賣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查處無照經營、非法銷售應報廢汽車、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等違法違規行為。
“現在,大家對二手車缺乏信賴感,所以,消費者會去品牌形象好、專業化程度高、連鎖店多的二手車商那里購買二手車。而開放式的二手車市場,往往會給消費者留下質量可不可靠、價格是否合理、售后服務如何保障等一連串的疑問。因此說,一些大的二手車網絡平臺、一些規模化的二手車實體店,都會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因為他們覺得質量售后等都會有保障。”
鄭州市汽車服務業商會秘書長丁瑾表示,以后連鎖化、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的二手車展廳生意會越來越好,這是一個必然的現象。
針對傳統二手車行業亂象及“黑車商”行為,進一步完善行業管理制度規范尤為重要,聚焦行業發展 業內發出三大呼吁:
呼吁一:呼吁消費者和業內同行共同抵制“黑車商”,同時呼吁建立車商的準入制度,并建立“黑車商”信息曝光制度,讓“黑車商”無處遁形;
呼吁二:由于傳統二手車行業屬于較為初級的發展階段,“黑車商”分散化、本地化、學歷素質較低,為此黑惡勢力易于滋生泛濫,惡性案件屢禁不止,嚴重破壞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甚至影響消費者的交易安全。對此,我們呼吁展開更大范圍針對“黑車商”的“二手車集中專項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并加強行業監管,建立完善管理辦法,例如建立針對二手車從業人員、經紀人員的執業規范、設立行業及從業人員的準入門檻,認可品牌化、連鎖化經營的二手車經紀企業,從根源扼制黑惡勢力滋生蔓延,構建健康規范的良好營商環境,為消費者營造更為安全安心的二手車交易環境;
呼吁三:“黑車商”多數套路不法行為的根源依舊是價格、車況的不透明,由于“一車一況一價”的特殊性,從而滋生了“黑車商”利用這種不透明而進行的違規交易。對此,我們呼吁構建數據共享、政企聯動機制,加強車況透明化,并加大力度推動二手車品牌化經營及交易誠信體系的建立。
對于二手車來說,價格便宜是最大的優點,選購到一部好的二手車,同樣價格條件下,能體驗到新車所不具備的高配置。另外二手車的保值率非常高,價格相對穩定。
2因此,有不少資深車友在購買汽車時喜歡選擇二手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2018年全國二手車交易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全國累計完成交易二手車1382.19萬輛,同比增長11.46%,交易金額為8603.57億元。
從2001年至今,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已經連續第18年持續增長,全國交易量從37萬輛增長至1382萬輛,增長了37倍。
業內人士指出,現在二手車市場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都在快速發展,二手車交易方式有太多途徑。
第一,熟人之間買賣;第二,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完成買賣;第三,通過二手車市場車商買賣;第四,二手車交易網站或交易公司寄賣;第五,汽車拍賣公司拍賣;第六,4S店直接置換新車……
有關專家指出,目前我國主流二手車交易仍集中在線下有形市場,二手車交易以零散商販為主,現有車商數量多達15萬,由于二手車商品的獨特性,以及市場監管體系、政策規范的不完善,經營理念、交易模式、市場環境均十分落后,大量“黑車商”充斥其中。
誠信經營的商家占比極低,交易欺詐、混淆車況、惡意賺取暴利等行為屢見不鮮,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同時,為使用者及道路交通帶來嚴重安全隱患,更除對大眾造成極大不信任及混亂的深刻印象,嚴重影響了整體二手車行業的信譽與規范化發展。
專家呼吁,“黑車商”的行為危害大、影響深,為此公眾、媒體、政府更需給與更多的關注,政府相關部門發揮更多監督管理作用。為更好刺激汽車消費,規范二手車交易環境,正如國務院、商務部等多部委多次提及,積極推動二手車流通模式創新,推動二手車經銷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提升整備、質保等增值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引導二手車交易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以從根源懲治“黑車商”,為消費者營造更為安全安心的二手車交易環境。
就美國二手車市場發展來看,1980年可以視為分界。早期很多“黑車商”篡改VIN碼,調整碼表,隱匿事故車,將大量不適合再進入市場的二手車重新倒賣進市場,抑或者用欺瞞消費者的手段,從中獲取不法利潤,美國人也不太愿意購買二手車。
后來經過美國政府和汽車經銷商的共同努力,《二手車保護法》、“檸檬法”陸續出臺,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舊車認證、置換、拍賣、收購和銷售體制,成熟的二手車市場保護了購車者的權益,因而從1986到1996年的十年時間里,美國500強零售商新車銷售量降低了8.8%,而二手車銷售量上升了40%,美國的二手車交易市場開始邁入有序經營時代。
針對國內傳統二手車行業亂象及“黑車商”行為,商務部聯合多部委,曾多次提及將進一步加速推動二手車交易法規、規章和相關國家標準;同時大力提升二手車便利交易水平。國務院《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推動二手車經銷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依托具備條件的經銷商建立二手車服務站,提供交易、納稅、登記、保險一站式服務。
在二手車領域,面對車況、車價不透明,缺失售后保障、誠信體系等痛點,部分企業也在不遺余力的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以“國”認證為準則,嚴控交易流程與服務品質;構建基于大數據的定價體系及一口價售賣模式;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及維修保養體系;打造線上線下高度一體化的一站式綜合服務等等。
傳統模式存在缺陷,必將被逐步取代。縱觀零售發展,可分為傳統零售-現代零售-電商零售-新零售四個階段,傳統零售是以零散商販為主的交易模式,商品結構單一,信息化和供應鏈均處于萌芽階段,“車商”經營模式便是如此。現代零售實現了向品牌化、連鎖化的飛躍,也就是二手車經銷商模式,而電商與新零售則實現了跨地域、規模化發展,但每一次迭代無疑都實現了成本、效率、體驗的再一次提升,更好的滿足了用戶需求、實現用戶價值。
傳統車商模式由于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資金有限、誠信危機、抗風險能力低等天然缺陷,并受限于自身規模、物理空間限制,車源量有限,缺少規模化管理,使得車況車價不透明,匹配效率、交易效率較低,用戶體驗差,基本上僅提供交易和簡單的金融服務,沒有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能力。對于此,一部分車商選擇升級與新業態融合發展,而另一部分“黑車商”繼續選擇采取不正當手段賺快錢、賺差價的模式生存,當二手車交易市場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移,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向品質化消費服務轉變,便捷、透明、高效的新業態逐步被消費者接受成為主流選擇,“黑車商”自然也就愈發難以生存。
有損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必將消亡。每一個新業態的出現或將結束一種丑陋的存在。
實際上,很多新業態之所以能夠發展,正式因為在某一領域服務的缺位,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而新模式、新業態則是找到用戶需求的痛點,用更加透明、高效的方式解決痼疾。傳統二手車交易是典型的檸檬市場,信息極度不對稱一直是困擾二手消費者最大的障礙,“黑車商”正是利用買家與賣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買賣家的經驗不足,謀取暴利,欺騙消費者。買賣雙方的消費權益被侵害導致誠信危機,誠信危機以致難以構建健康活躍消費環境。正是由于這種缺位與惡心循環,“黑車商”也必然會逐步消亡。
為推動消費升級政策,2019年發改委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重點聚焦汽車消費領域,再次提出積極發展二手車業務,推動二手車經銷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
行業的規范發展離不開領域頭部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努力。
滴滴的出現結束了黑車時代,鏈家的出現結束了黑中介的時代……
以鏈家為例,鏈家曾推出《中國房地產經紀行業規范與發展白皮書》,提出規范健康經紀行業的六大關鍵支柱及“樹底線、立規范、促轉型”三步走的政策清單,以驅動行業規范發展。
二手車行業也必然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