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指示精神,8月開始,面向不同年齡的網民和相關從業人員,135家網絡安全行業協會及相關社會組織連續第四年聯合發起了調查活動。2021年采集樣本超284萬份,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400多個地市及部分海外地區,吸引了百萬網民參與,共收到意見和建議16.4347萬條,重點揭示網絡安全態勢及網民的關注點和痛點,為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參考。
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原所長嚴明在發布《報告》時介紹,2021年,法治社會建設、執法檢查、等級保護、企業自律、政府服務便利性等領域治理效果比較明顯,網民的滿意度評價有較大幅度提升;網民網絡安全感、網絡購物權益保護、政府服務安全性等領域的滿意度得分較高,與去年滿意度持平;反詐新措施和新服務成為熱點。“國家反詐中心”APP知名度成為線上反詐服務第一名;和去年相比,網民對個人信息保護狀況評價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正面評價提升了7.11%,負面評價下降了11.24%。
北京網絡行業協會會長、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原副局長袁旭陽在致辭中說,“調查活動組委會堅持四年進行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全面籌劃、高效組織,為活動開展提供了必要保障,激活了網民參與調查活動的積極性!彼M诮窈蟮幕顒娱_展中,能得到發起單位、支持單位以及更多網友的建議。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在發言中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人都在生產‘數據’。在很多領域尤其是消費互聯網領域,剛性采集數據比較普遍,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的發布,有助于揭示我國網絡安全態勢,完善網絡安全治理體系,切實提高網民網絡安全滿意度,為數據法治、數據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作為協辦單位之一,《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社長杜吟在致辭中說,“《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集中在一周時間向社會發布,獲得了廣泛關注和支持,中國質量萬里行將擔負起媒體責任,與調查活動組委會攜手,形成線上線下同步報道,為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為網絡強國建設、保障網民合法權益等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活動現場,調查活動組委會與《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專家研討環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圍繞數據形勢與立法趨勢、數據安全法律治理總體框架、數據安全法治的未來和展望三方面談“新時代數據安全的法治保障”。以企業涉個人信息刑事風險為例,北京師范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吳沈括以“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為主題發言。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學院副院長王立梅圍繞“規范數據行為 保障網絡安全”發言。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教授分享“數字政府與治理能力體系生態化建設”。中國科學院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教授翟起濱談“從網絡水軍整治談清朗網絡空間治理”。
在“網絡空間治理現狀與展望”為主題的圓桌會議中,幾位與會專家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結合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國網民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探討了網絡安全的綜合治理的現狀、路徑及未來。
據了解,廣州、揭陽、北京、江蘇、天津、湖南、安徽等10多個省市代表作為分會場參會,發布周同期,將舉辦2021年(首屆)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建模大賽。
12月6日,《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重點發布了11個主要發現和6大結論,數據顯示,我國網民網絡安全感評價持續提升。
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共回收問卷284.5235萬份,有效問卷總數為 264.7339萬份。其中,公眾網民版 235.1101 萬份,網絡從業人員版29.6238萬份。數據樣本的有效率為93.04%。百萬網民(含從業人員)通過線上調查表達了自己上網用網的感受、看法及評價。此外,調查活動共收到16.2036萬條意見和建議。
發現一:安全感滿意度明顯上升,網絡空間安全治理成效顯著
發現二:網絡安全法治水平提升,網絡安全治理力度明顯加強
發現三:打擊網絡犯罪取得成效,服務升級網絡反詐成為熱點
發現四: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增強,數據安全企業合規壓力提升
發現五:網民網上維權意識提高,水軍虛假評價治理有待加強
發現六:未成年人權益協同保護,網絡沉迷飯圈治理成為焦點
發現七:企業監管和自律有改善,責任履行壟斷問題受到關注
發現八:網絡安全監管有新舉措,等保關保制度推進加快落實
發現九:數字政府服務以人為本,治理能力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發現十:數字鴻溝消除仍在路上,鄉村和弱勢群體幫扶要落地
發現十一:新基建和自主創新驅動,網絡安全行業發展前景樂觀
6大結論:
從統計結果來看,報告反映了廣大網民對當前網絡安全狀況和治理效果的滿意程度的評價,包括網民對熱點問題的關注、對整體網絡安全態勢的感受、以及對政府監管、企業自律、行業發展、數字政府服務等方面的評價及建議。概括起來,本次調查成果有以下6大主要結論:
第一,安全滿意大幅提升,網絡安全治理上新臺階
第二,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網絡安全治理作用凸顯
第三,抓住重點強化措施,打擊網絡犯罪成效突出
第四,依法治理保駕護航,網民權益保護日益落實
第五,等保關保實施引領,監管自律促進企業合規
第六,行業發展迎新機遇,自主創新成為關鍵驅動……【詳細】
12月7日,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區域報告發布會正式啟動,會上,北京、河南、黑龍江、成都相繼發布當地調查報告。
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區域報告發布會為調查活動今年工作成果的又一創新型展示,各地深入交流分享了數據成果,客觀反映當地網絡安全治理成效,為調查活動數據開發應用,有關部門參考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數據支撐……【詳細】
據報告顯示,針對網絡購物安全狀況,58.58%網民認為滿意以上。對網絡購物權益保障的期望主要是:打擊虛假宣傳、打擊假貨、打擊個人信息泄露和濫用、打擊大數據殺熟、消費者維權保障等。
針對“刷流量”、“網絡水軍”的現象屢禁不絕的原因,62.05%的從業人員認為監管力度不夠,相關法律欠缺、平臺管理漏洞、公眾缺乏安全意識則位列其后,占比分別為56.95%、49.48%、48.11%……【詳細】
12月8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的《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專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專題報告》)發布會上,網民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現狀的滿意度呈現“三三分”態勢,即37.52%受訪人群評價“比較好”“非常好”,35.86%受訪人群評價“一般”,26.62%受訪人群評價“不太好”“非常不好”……【詳細】
12月8日,《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互聯網平臺監管與企業自律”專題調查報告》,《專題報告》主要圍繞調查總體情況、公眾網民對平臺監管和企業自律的評價、互聯網平臺監管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建議等方面展開。……【詳細】
12月6日,《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總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意味著報告發布周正式啟動。發布周設置了報告發布、專家解讀、議題研討等環節。調查活動組委會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原所長嚴明現場發布了《報告》,并全程參與了發布周期間多場專題報告發布會……【詳細】
12月9日上午,“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暨新技術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報告發布會成功召開,會議由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沈逸主持并發布《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能力提升”專題調查報告》和《2021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新技術新應用與網絡安全”專題調查報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