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交錢后領高齡補貼?60歲老人騙80歲老人
2022-05-30 云南市場監管 點擊:次
“嘮家常”“套近乎”,以為對方真心實意幫忙?可實際是詐騙分子為高齡獨居老人“定制”的謊言!
60歲男子“輕車熟路”, 多次作案
現年60歲的龔某,已步入老年,誰能想到,外貌普通的他居然是一名作案經驗豐富、行騙話術嫻熟的詐騙分子。2006年至2020年間,他因4次犯詐騙罪而被處以不同程度的刑事處罰。
法律的懲處并未讓他徹底醒悟。自2021年10月,他騎著共享單車到處尋找著詐騙目標。很快,他就將目光鎖定到了一位獨自生活的85歲老人葉某某身上。
“叔,你這是要去哪里?雖然年紀大了,身體還是很好呀!我是您兒子的朋友,在民政局工作……”假裝“偶遇”的龔某給自己編造一個假身份,上前與葉某某套近乎。在龔某的“劇情”安排中,自己是老人兒子的朋友,并在與葉某某聊天中透露葉某某的家庭情況及身份信息,這些似是而非的話語輕易騙取了葉某某的信任。
見“魚兒”上鉤后,龔某的行騙“劇情”轉入高潮。龔某先說現在國家有政策,他可以為葉某某辦理高齡補貼。葉某某心動后,又讓葉某某交4000元錢給他,并稱只要交錢后每個月就可以返現490元的高齡補貼費,“苦口婆心”地讓葉某某抓住機會,以免名額被占,錯失良機。
被龔某一套接一套的話術忽悠得暈頭轉向的葉某某來不及思考,當即去銀行取了4000元現金交給龔某。
拿到錢后,龔某讓老人在十字路口等著他的秘書來送獎品。老人在路口苦苦等待半小時后,一直未見有人,這才察覺被騙,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派出所報了案。
80歲老人打開信封一看,是冥幣!
同樣的“劇本”再次上演,龔某先后兩次假扮八旬老人李某秋、李某美的家人,分別騙取李某秋現金10000元和李某美現金5000元。只是在與李某美的行騙“劇本”中龔某加了“戲”!
“老人家,你拿著信封在這里等我,這里面是我要送的禮,我先去排隊,等下就有車來接你去辦低保啦!”說完,龔某就離開了。老人等待半天后都不見有人來接自己,意識到自己上當后立即聯系兒子。兒子趕來拆開龔某給的信封后,發現里面竟是冥幣,遂報警。
2021年11月2日,龔某被抓獲到案。
老人騙老人,終逃不脫法律的制裁
2022年4月27日,盤龍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并于2022年5月13日進行一審宣判。
經審理,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查明:被告人龔某以嘮家常、套近乎的方式使被害人放松警惕,取得被害人信任后虛構其在民政部門工作可以辦理高齡補貼、享受福利政策、辦理低保的事實,利用老年被害人信息了解不全面、接受程度低、缺乏合理性判斷的特點,先后騙取三名80歲以上老年被害人共計現金19000元。
綜上,法院認為,被告人龔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編造民政局工作人員的身份、虛構能夠辦理養老業務的事實,在取得老年被害人信任后騙取財物且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鑒于被告人龔某認罪態度一般,是累犯且前科亦為養老詐騙犯罪,判決被告人龔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20000元;扣押的涉案物品依法予以沒收,責令退賠三名被害人經濟損失共計19000元。
宣判后被告人龔某表示不服一審判決,考慮上訴,本案將移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二審審理。
反詐小貼士
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產品”,到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針對老年人的騙術層出不窮,如何提高防騙能力?這幾點一定要記住!
老年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陌生人上前搭訕時不要輕易相信他們隨和的態度和甜美的笑容,尤其是對方知曉自己及親屬的個人信息時更要提高警惕,不隨意接茬、不輕易搭話。
依法辦事依規辦理
養老詐騙的犯罪分子往往以“幫忙辦理業務”進行包裝,需知國家政策的落實有明確依據和嚴格程序,需到相應部門進行辦理,不能貪圖一時便利而輕信他人。
“退避三舍”不予接觸
本案被告人采取讓被害人自行取錢的方式完成交付,但現實生活和司法實踐中不乏犯罪分子套取被害人銀行卡賬號、密碼進行取財,老年群眾要有隱私意識和保護意識,當有人詢問詳細的個人信息或是提及錢財時,要迅速與之拉開距離,及時與兒女親屬聯系交流,必要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配合收集證據,鏟除實施詐騙犯罪的土壤。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