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領個雞蛋就完了?事情才剛剛開始!
2022-05-30 云南市場監管 點擊:次
不法分子打著“旅游業務”的幌子,用“免費”旅游、儲值投資、消費返利等方式誘騙群眾投資。目前旅游領域非法金融活動主要有下面幾種形式。
會員卡游:以成為會員等名義吸收資金,承諾消費者繳納會費后可享受免費旅游或低成本旅游,并許諾定期分紅。一旦資金鏈斷裂,極易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
投資項目游:以投資、入股旅游項目等名義,騙人外出旅游,考察所謂的項目。與投資人簽訂協議,宣稱協議到期后返還本金并回報高收益,鼓動投資。
預付款游:以售賣“旅游套餐”預付款產品的名義,以“低價游”為噱頭收取用戶預付款,并承諾消費者:如果未出行,旅行社可高價回購路線并退款。
除了上面提到的詐騙類型,近年來以老年人群體為目標的詐騙花樣繁多,主要集中在投資理財、封建迷信、購物返現以及獨居老人情感交友等方面,被騙老人在遭受財產損失的同時,更承受巨大的感情壓力,嚴重影響晚年生活幸福感、獲得感。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帶你發財型
趙某等人冒用正規證券公司名義,以固定“話術”對股民回訪,騙取股民信任。犯罪團伙成員扮演“專業老師”“老師助理”“業務主任”“經理”等角色,以“提供內幕股票信息”“專業老師指導交易”“保證高收益”等為誘餌,騙取股民交納“服務費”,共49名老年人上當,年齡最大的已經89歲。
購物返利型
董某明知無償還能力,借助“口口相傳”等方式,以“買酒繳押金,每周返還押金及推廣費”的模式吸引不特定公眾投資,并偽造公司合同專用章,與11名老年人簽訂虛假合同,騙取人民幣49.6萬余元,所得錢款均被其用于償還個人債務及日常開銷。
免費贈送型
張某糾集4名同伙多次在鄉鎮承諾以預交現金換取“兌獎券”,免費發放獎品,再憑“兌獎券”退還現金。但是收取現金后,嫌疑人編造借口迅速駕車逃離現場,39名老年人受騙。
主動示好為謀利
裝神弄鬼型
解某以幫看風水、消災驅病等迷信方法,騙取3個鄉鎮9名老年人錢財。進一步偵查發現,其常年以在農村地區對老年人實施迷信詐騙為業,曾先后17次受過刑事或行政處罰。
無所不能型
朱某以幫助辦理殘疾證、低保,幫助辦理帶病回鄉退役軍人補貼等方式,騙取8名老年人現金7.4萬元及香煙3條。
保健品推銷型
端某等人專門向老年群體發放傳單,以贈送禮品等方法誘使老年人參加保健品推銷活動,再由“講師”做假實驗夸大產品功效,詐騙老年人高價購買價格低廉的保健品,357人上當受騙。
冒用身份轉移注意
借身份信息辦卡轉賬型
孫某哄騙其母親趙某及朋友辦理銀行卡,并將包含手機卡、U盾、銀行卡、開戶人身份信息的整套銀行卡出售給上線用于電信網絡詐騙,導致28名被害人共305萬余元被騙錢款被迅速轉移。
假冒身份騙情騙財型
錢某偽裝成女性微信用戶,騙取80多歲的老人信任,編造還債、交房租、吃飯、幫助介紹女朋友等各種借口騙取被害人人民幣12萬余元。
犯罪分子或以感情為紐帶、或以高利為誘惑、或以免費為借口、或以傳播迷信方式,與老年人套近乎、拉感情,可謂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把老年人看成容易得手的“唐僧肉”。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上述8起案件的嫌疑人均已被判處相應刑罰,所騙錢款也須如數奉還。
在此提醒,一定要做到不貪圖小恩小惠、遠離高利誘惑、謹慎對待突如其來的“熱心人”,保管好個人信息、守好養老錢;同時也提醒父母長輩健在的朋友,多關心老人、多陪伴老人、多講些防騙防詐小故事,提高防詐騙意識。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