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元旦的前一天,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包裝飲用水新國標,讓市場上名目繁多的飲用水有了統一監管標準。今后飲用水將統一為三大類:礦泉水、純凈水和其他類飲用水。
四大變化值得關注新國標中都有哪些變化值得包裝飲用水企業關注呢?
一、飲用水國標終統一。
目前,市場上飲用水名目繁多,包括純凈水、蒸餾水、天然水、礦物質水、富氧水、離子水、山泉水等。新國標中,對不同水種的標準都實現了統一:礦泉水、純凈水和其他類飲用水。
此次發布的包裝飲用水食品安全國標,屬強制性標準,于2015年5月24日起實施。此前,有關水的標準名目繁多,而新的標準實現了大統一,適用范圍包括除了飲用天然礦泉水以外所有直接飲用的包裝飲用水,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不同水種的標準都將實現統一。
二、限定水源原料。
包裝飲用水新國標中,對原料做出了明確要求:1.以來自公共供水系統的水為生產用源水,其水質應符合GB5749的規定;2.以來自非公共供水系統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為生產用源水,其水質應符合GB5749對生活飲用水水源的衛生要求。源水經處理后,食品加工用水水質應符合G5749的規定;3.水源衛生防護:在易污染的范圍內應采取防護措施,以避免對水源的化學、微生物和物理品質造成任何污染或外部影響。
三、不得以成分來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新國標增加了標簽標識的規定,包括兩條:當包裝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時,應在產品名稱的鄰近位置標示“添加食品添加劑用于調節口味”等類似字樣;包裝飲用水名稱應當真實、科學,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來命名包裝飲用水。
上述兩條新規則從2016年1月1日起執行。
四、取消多種病菌限量。
在理化指標上,新國標新增四氯化碳、溴酸鹽、氰化物、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等限量指標。特別對于溴酸鹽指標,更是作為包裝飲用水通用限量指標。而在此之前,不管對礦泉水還是各類包裝飲用水,國內都沒有對溴酸鹽有明確的限定。
在微生物限量上,新國標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菌落總數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僅保留了大腸菌群指標,同時增加了包裝水產品中最常見的環境污染微生物——銅綠假單胞菌指標。
協會和企業積極應對為了更好地理解新國標提出的要求,1月8日,北京市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組織了燕京、娃哈哈、樂百氏、雀巢、喜士等企業,集中對新標準進行了學習和討論。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礦泉水廠廠長齊寶才在會上,對新國標更改的內容進行了講解。據齊寶才介紹,目前“燕京”礦泉水廠根據新國標提出的要求,開始著手制定相關的企業標準。
同時在會上,北京市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秘書長李平,對2014年工作進行了梳理盤點,并結合新國標對2015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