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桶裝水憑借水質潔凈、飲用方便等優勢,在寫字樓和家庭中逐漸普及,成為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環。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首都市場上,品牌桶裝水以及具有一定規模的品牌水店所占市場份額還不高,這與消費者對品牌水廠、品牌水店的需求不符,所以在這一大背景下,北京礦業協會礦泉水委員會與《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中國食品安全報《首都食品安全周刊》兩家新聞強強聯合,以信譽、口碑為基礎,在充分調查了解、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對京城的水店進行遴選,共同打造好水北京。
水店,是食品安全的最后五百米;送水工,被譽為首都流動風景線。
中國有句古語叫“同行是冤家”,相聲演員郭德綱也經常拿這句話進行調侃,用以說明處于同一行業的企業或人,由于競爭的存在而使得利益受損,使得彼此各方為自身利益而拔劍弩張。然而,在北京桶裝水行業的水店老板們卻不同,他們在同一個圈子中資源共享,互相學習,相互督促,取長補短,共同成長。
“老老實實做事,時間久了就是口碑!”這句話出自北京一桶裝水站員工。作為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水店和送水工,他們堅守在桶裝水質量安全的第一線,用自己的真誠和信念去呵護這一產業。即便稀薄的利潤、艱辛的體力勞動等問題影響著他們,但作為桶裝水產業的最后一環,他們依舊用心經營。
有的人,從送水工成長為水站老板,繼而連鎖經營,用流過的汗水贏得尊重;還有的人,依舊手提肩扛繼續在送水,他們走在陽光下,同樣用汗水贏得尊重。堅持就會有回報,哪怕你只是個送水工。尊重,和職業無關,和付出相連。
劉衛:裝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北京豐馳京城桶裝水配送中心劉衛和夫人
從1999年至今,劉衛已經在水圈子中摸爬滾打了近15個年頭。作為較早一批桶裝水行業中的從業者,劉衛因善于思考、學習能力強,被人稱為水行業“智者”。在一次因故失約5小時后,劉衛終于坐到了我面前。“實在不好意思,有些事耽誤了。”面對記者的采訪,剛剛坐定的劉衛顯出些許局促,臉上露出一絲靦腆的笑容。
“我之前有個客戶是北京電視臺的,有一次他們做專題,扛著攝像機就進我們店要求采訪,由于我不善于跟媒體打交道,所以婉言謝絕了。不是因為別的,我就是想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兒,對得起客戶、對得起員工、對得起自己就夠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劉衛開門見山地說。
“你錯過了一次宣傳的好機會”、“你太淡泊名利了”……聽到劉衛拒絕了北京電視臺的采訪,他身邊的朋友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作為此次采訪對象的劉衛則即刻收聲,虛心聽起朋友們的評價來。當我又把話題轉移給劉衛時,他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
“在任何場合都是,本來對方是跟我說話,一會兒話題一轉,就沒我什么事兒了。”
劉衛剛到北京打拼時,生活十分拮據。199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劉衛當起了送水工,也讓他愛上了這個行業。“我喜歡我所從事的事業,在起初的經營中是業務、財務、司機多職一身,所以對這個行業的辛苦與收獲深有感觸。在面對困難時,很多次我都覺得這道坎過不去了,但我一直相信‘有問題就有希望,解決問題就能實現希望’。”
于是,執著的劉衛開始給自己設計夢想,一個接一個的夢想。
“剛起步時,我的夢想是1天送100桶水;水店逐漸步入正軌后,我的夢想是開分店;現在,我的夢想是有一個能覆蓋全北京的售水網絡。”就是憑著這股倔勁兒,現如今劉衛的“京城水韻連鎖水店”已經在北京的朝陽區、西城區、海淀區、豐臺區等地開設了7家分店,擁有員工34人,桶裝水月銷量達4萬桶。
“水店發展到現階段,老板已經很難接觸了一線客戶了,而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就是送水工。只有水店的老板服務好送水工,送水工人才會做好客戶的服務。”劉衛說。
“我看過一句話‘裝得下,世界就是你的’,這句話我回味了很久。很多時候,不是自己得不到,是裝不下了,所以要包容員工的缺點。”
最近幾年,關于桶裝水行業的報道基本上都是負面的。劉衛說:“希望我們共同制定一個水店的行業自律規則。我認為行業自律對水店、對桶裝水市場的良性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我們看到媒體報道桶裝水的制假售假,都歡欣鼓舞,現在這個行業不斷地在媒體出現甚至有些夸大負面消息,已經讓這個行業很脆弱,因為我們發現客戶對這個行業的所有產品都開始懷疑,我們要避免個別人犯錯誤,整個行業為結果買單,我們要有個自律規則,為了這個我們共同賴以生存的行業,我們自律的同時每個人還要做個監督員,要團結起來阻止那些傷害我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