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繼續緊盯以其他口罩冒充醫用口罩、以過期失效口罩重新包裝銷售等重大違法行為,深挖線索,重拳出擊,搗窩點、查流向,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堅決截斷假冒偽劣口罩流向市場。近日,金華蘭溪、臺州仙居市場監管部門連查兩起通過微信銷售劣質口罩重大案件。
蘭溪:查獲庫存10年劣質口罩120萬只
1月27日,蘭溪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線索對當事人姜國華存放口罩的倉庫進行檢查,發現該倉庫內存有2009年生產的無中文標簽“問題口罩”,數量多達120余萬只,部分口罩已有發霉跡象。執法人員當場對查獲的120萬只口罩依法予以扣押。
經查,當事人姜國華于2009年5月26日注冊成立了蘭溪市一諾紡織工藝品廠從事無紡織工藝品的制造,同年,與日本客戶口頭簽訂加工訂單生產300萬只勞保防護口罩,并按日本客戶的包裝要求包裝好后用于出口銷售。在生產了200萬只勞保防護口罩時日本客戶取消訂單,此后陸續有所銷售。疫情曝發后,各類口罩成為緊缺物資。當事人于2020年1月21日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本人有600萬只醫用口罩,有需要請聯系”“現貨口罩600萬只,請幫忙推銷”等內容,準備將其僅有防塵、保暖作用的勞保防護口罩當做醫用口罩進行銷售。隨后,便有客戶陸續與其聯系要求購買口罩。于是,當事人從1月24日開始將其庫存在倉庫超過10年的口罩用日文標識的包裝盒包裝好后以0.35元/只的價格進行銷售。經翻譯查實,該日文包裝盒上的內容是“外科用口罩病毒灰塵花粉強阻隔的同時自由呼吸”、在其外包裝特征一欄“2、三層構造,隔離99%以上飛沫、病毒、花粉和塵埃”,而當事人銷售的勞保防護口罩僅有防塵、保暖的作用,與日文包裝內容不符。
當事人在未對庫存口罩進行有效的滅菌、殺毒措施,未經檢驗合格直接將庫存口罩包裝后便對外銷售,數額巨大,涉嫌刑事犯罪,2月1日,蘭溪市市場監管局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目前,姜國華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仙居:查獲方永勝等團伙銷售偽劣口罩案
2月5日,仙居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縣公安局,成功查獲一起銷售偽劣一次性口罩的團伙違法犯罪案件,初步查明涉案金額100多萬元,刑事移送并采取強制措施3人,行政違法立案5人,并成功追回偽劣口罩8萬余只。
自疫情爆發以來,仙居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積極關注口罩等疫情防控用品的市場秩序,并發現“微信號kexufeng1996,微信名陽光”的微信號多次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口罩銷售廣告,同時利用私家車進行送貨,其銷售的口罩為一次性白色兩層耳戴式口罩,外包裝無任何標識,極有可能是偽劣產品。仙居縣市場監管局主動進行行刑銜接,邀請公安部門提前介入,聯合偵辦。
經過數日的摸排,并對涉案人員的資金鏈進行大數據分析,鎖定以方永勝為首的銷售劣質口罩團伙,初步查證涉案金額達100萬元以上,口罩27萬個以上。2月5日,經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上述一次性白色兩層耳戴式口罩的過濾效率不符合GB 2626-2006、GB/T 32610-2016國家標準的要求,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專案組當即決定組織收網,兵分8路,分別對方永勝等團伙實施抓捕,現場發現口罩倉庫1個,查扣車輛3部、一次性兩層耳戴式口罩2萬只。辦案人員經過18個小時連續作戰,分別對8個違法犯罪嫌疑人進行了詢問、取證。
經查發現,方永勝等人在疫情開始前均未銷售過口罩類相關產品,疫情爆發后,方永勝等人發現經營口罩有巨大的商機可圖,遂尋找口罩供應商,并成功聯系到貨源。生產商明確告知方永勝,其提供的口罩無中間過濾布,僅是用兩層無紡布直接制作而成,且不允許方永勝將口罩售往醫院、藥房等地。自2020年1月28日起,方永勝在明知各級執法機關正在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三無”口罩行為的情況下,多次向口罩生產商采購一次性白色兩層耳戴式口罩共計22萬只,共計13萬余元,并將采購的口罩分批次銷售給柯某、泮某等人。經統計,疫情期間方永勝銷售不合格的一次性白色兩層耳戴式口罩金額達17萬余元,同案柯某、蔣某銷售額分別達21萬元、17萬元。
2月6日,仙居縣市場監管局將方永勝等3人以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移送公安機關,同時通過攔截物流、退款等方式已成功追回偽劣口罩8萬余只。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