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貴州省市場監管正式公布疫情防控期間查辦的(第一批)典型案件。
據了解,本次公布的案件主要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貴州省市場監管部門著力加強口罩、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藥品、野生動物交易等市場監管執法,迅速查辦的一批哄抬物價、價格欺詐、不明碼標價、假冒偽劣等違法案件,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
近期,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將持續集中公開曝光查辦的典型案件,以提醒廣大經營者引以為戒,嚴格依法誠信經營。
案例一
1月27日,貴陽市市場監管局對貴州黔上品藥業連鎖有限公司五分店的價格行為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銷售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未明碼標價,涉嫌違反《價格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案例二
1月27日,貴陽市市場監管局對貴州侗潤堂藥業連鎖有限公司貴陽第十分公司的價格行為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銷售的醫用口罩購進價為12.8元/個,銷售價為49元/個,涉嫌違反《價格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案例三
1月26日,遵義市余慶縣市場監管局對該縣敖溪鎮遠康藥房的價格行為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銷售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購進價為5元/袋,銷售價為40元/袋,涉嫌違反《價格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案例四
1月27日,銅仁市市場監管局對該市振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銷售口罩的行為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銷售被雨水污染的口罩,且不能提供進貨相關票據、憑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材料,涉嫌違反《產品質量法》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當事人未售出的口罩已被扣押。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案例五
1月27日,黔西南州興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市紅利工貿有限公司銷售醫用口罩的行為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從當地勞保用品批發部購進3M等普通防顆粒物口罩,冒充醫用口罩批發銷售給部分藥店、診所及消費者,涉嫌違反《產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