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廣西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在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舉辦2020年“抗疫維權馬上檢”食品安全免費檢測公眾開放日活動。
此次活動,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對食品、藥品質量高度關注下,采取即來即檢市民送檢食品,并宣傳南寧市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的職責和技術現狀、普及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等相關基礎知識。通過近距離讓公眾觀摩實驗場所,與檢驗人員互動,提高對食品檢驗檢測工作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增強市民對飲食安全的信心,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監督維權意識,形成食品安全人人參與、社會公治的良好局面。
活動當天,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組織消費者代表送來食用農產品(畜禽肉、水果、蔬菜、雞蛋)、糧油食品(大米、食用油)、乳制品等共30批次樣品進行免費檢測,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立即安排技術人員開展快速檢測,同步進行實驗室檢測,并于3天內出具檢驗結果反饋書告知消費者。
活動現場,消費者代表在等待樣品快速檢測結果的同時,聽取了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監督抽樣辦負責人梁卓妮主講的食品知識大講堂。此次講座,結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民消費量大的食品,以及批量性購買食品儲存技巧、儲存期限等問題,設置了《疫情期間食品飲食安全消費提示》《新鮮肉類選擇技巧》《疫情期間食品居家儲存小技巧》《正確認識水果打蠟》、《冰箱不是保險箱,超期儲存危害大》《消毒液選秀》等內容,并安排了現場提問、有獎問答等環節。隨后,消費者代表還實地參觀了微生物檢驗室、藥品檢驗室和食品檢驗室,觀摩了動物性水產制品的寄生蟲鏡檢、致病菌的染色鏡檢片,培養顯色平板以及染菌食物樣品,抗病毒類藥品檢測、食用農產品檢測等內容。
工作人員對消費者代表送來的食品進行現場快速檢測(何正君 攝)
據了解,為了更貼近市民日常生活,有效科普食品安全基本知識,今年的公眾開放日活動,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重點選取疫情期間市民特別關注的7個項目快速檢測進行現場展示。在疫情防控期間,圍繞市民消費量大的民生保障類食品(米、油、奶)、食用農產品(畜禽肉、果蔬、蛋類),活動現場安排了大米中重金屬鎘,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B1、酸價、過氧化值,牛奶中三聚氰胺,畜禽肉瘦肉精,果蔬中農藥殘留等項目檢測全過程演示,并向市民介紹了疫情期間十大耐儲存食品,肉類選購技巧,如何分辨水果打蠟,蔬菜、雞蛋等大眾消費頗多的食品保鮮小技巧,冰箱儲存食品期限,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項,面包開封后樣品形態變化以及存放期限等豐富多彩的內容。為了便于市民更直觀感受到腐敗變質食品中病菌的形態,工作人員向市民展示污染的大腸埃希氏菌、黑曲霉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的饅頭、面包、鮮濕米粉等日常食品性狀,以及上述細菌菌落形態和菌體染色鏡檢片,幫助大家區別辨認染菌食品,增加大家對常見食源性致病菌的認識。同時,詳細介紹了不同類別食品保存條件及保鮮時間、食用染菌食品導致的健康危害、病癥判斷以及應對措施。
消費者代表近距離觀摩檢驗實驗室(何正君 攝)
據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負責人介紹,該所于2018年底取得藥品檢驗資質,是南寧唯一一家市級藥品檢驗機構,可以開展藥品監督抽樣工作。截至2019年底,現已具備檢測項目705項,其中食品檢測項目604項、藥品檢測項目73項、環境檢測項目20項、公共衛生檢測項目8項。2019年,共計完成檢品1400批次,其中“中國杯”監督抽檢9批次、“蘇迪曼杯”監督抽檢92批次、東盟博覽會監督抽檢56批次、月餅專項監督抽檢100批次、“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專項監督抽檢200批次、農貿市場專項監督抽檢100批次、預包裝食品風險監測500批次、食用農產品風險監測343批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還主動承擔起了南寧市抗病毒類藥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
消費者代表觀摩食源性致病菌的染色鏡檢片、特異性平板生長菌落及染菌食物性狀(何正君 攝)
下一步,南寧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將緊緊圍繞消費者食用量大、關注度高的食品,開展食用農產品檢測工作,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菜籃子”安全;以及開展藥品檢測工作,保障廣大市民的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