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市場穩則人心穩。首都市場秩序是否有序,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如何,直接關系2000多萬首都市民的人心穩定和生活秩序。
抗“疫”戰斗開始后,北京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場監管總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全力守護首都市場秩序,成為首都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前沿的中堅力量。
穩定市場 嚴打違法行為
疫情發生后,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黨組靠前指揮,第一時間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價格、食品、質量等11個工作小組,黨組書記、局長冀巖親自掛帥,統籌部署,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強化疫情防控期間對各類違法行為的查處,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全力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加快線索核查、簡化立案審批、加快案件辦理等措施優化涉疫類案件辦理流程,提高執法辦案效率。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防護用品價格波動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市場價格監管工作的通知》,并先后兩次發布《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為了切實阻斷病源傳播,還對全市食品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餐飲單位等各類經營場所開展監督檢查,嚴禁活禽、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交易行為;公開發布《北京市單位食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防控指引》,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做好疫情相關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冒雪檢查市場
戰“疫”開始后,疫情防護用品價格成為市民百姓極為關注的大事之一。“豐臺區有藥店高價售賣口罩。”接到消費者舉報后,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立即對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大幅度抬高N95口罩價格行為立案調查,依據《價格法》等法律法規,對該藥店開出全國首張300萬元罰單并予以曝光。截至目前,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已針對口罩、藥品、蔬菜等價格違法行為累計立案975件,結案705件,完成處罰近1200萬元,并對情節惡劣的11起典型案件公開曝光。
戰“疫”期間,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還聯合公安機關,破獲了北京市首起跨省區銷售假冒品牌口罩案,查獲假冒3M品牌口罩2.1萬余只,涉案金額超過300萬元,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在強化市場監管執法工作中,北京市場監管局嚴厲打擊野生動物交易行為,重點對全市食品集中交易市場、商場超市、餐飲單位等各類經營場所開展監督檢查,嚴禁活禽、野生動物交易行為。同時,該局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期間野生動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強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及生產經營活動項目的監督檢查,全面清理不規范、不合法的生產經營活動。
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凈化網絡消費市場環境,聯合京東、阿里、拼多多、微店、蘇寧易購等5家全國知名電商平臺企業,共同建立了涉“疫”跨平臺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對因哄抬價格、虛假宣傳、銷售假冒偽劣防疫用品等嚴重違法行為被一家平臺清退的商戶,由市場監管部門將該商戶信息轉遞給其他平臺,聯合防范不法商戶跨平臺從事違法經營活動,做到“一處清退、處處關店”。
聚焦民生 解百姓之所急
“顧客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線上下單、線下配送,零見面取貨’,‘柴米油鹽’便可送到家。”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全力打通轄區居民生活消費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急百姓所急,解百姓難題,推出多項如“不見面的菜籃子”這樣的惠民舉措。
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延伸監管與服務觸角,指導岳各莊批發市場打造“不見面的菜籃子”。“不見面的菜籃子”發揮了豐臺區大型批發市場內的網絡菜籃子“速度快、品種多、供應足”的配送優勢和“零倉儲”的價格優勢,將線下批發市場搬到線上,解決了老百姓因疫情防控吃菜難的問題,也解決了復市后市場內部分商戶商品滯銷難題。
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打造“不見面的菜籃子”
針對消費者反映突出的機票、旅游團等退費難、退費慢問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主動對重點平臺企業提供針對性指導,督促平臺企業加大客服資源投入,開通在線訴求解決通道,提升服務能力,鼓勵先行墊付退費資金,推動財政、金融、民航、文旅等部門為困難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細化并督促航空公司落實機票退票政策,加大旅游退費指導力度,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面對這場全民防疫攻堅戰,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大市場監管執法和服務首都經濟發展力度,壓緊壓實責任,落實落細措施,用最大努力、最實舉措,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穩定首都市場秩序提供有力保障。
精準施策 引導復工復產
如何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又助力企業快速成長復產、推動經濟發展,是擺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面前的一個艱巨的任務。為此,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圍繞企業需求,精準施策,全力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一是特事特辦,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開辟綠色通道。疫情發生后,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對防疫物資企業行政審批推行“一站辦理”“一個環節”“一天領取”政策,并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企一策”服務,通過整合營業執照發放、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備案許可等多頭事項,為具有生產經營能力的企業開辟許可審批綠色通道,最大限度支持防疫物資企業實現快速生產經營,助力破解防疫物資緊缺難題。截至目前,已為北京市19戶防疫產品生產、銷售企業加急辦理了營業執照和許可證。
二是開展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試點。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市場主體登記“快捷辦”“自助辦”,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自2月15日起在海淀、通州等7區試點實行“市場主體登記承諾制”。遵循依法登記、自主申報、意思自治、信用承諾的原則,公開承諾制登記標準,公布告知承諾書格式文本,市場主體對名稱、經營范圍、住所等登記事項實行自主申報。市場主體提交的章程、協議、決議等文件內容,登記機關不對其進行實質審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和信用承諾辦理登記,即時通過。
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在通州區推行25天來,已有1400余家企業享受到了“秒批”帶來的辦事便利。
同時,在疫情期間,對流通環節食品銷售經營者申請新辦、變更食品經營許可證,實行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不再開展現場核查。對生產環節低風險食品生產企業試點實行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制。
三是停征特種設備檢驗費。按照市政府部署,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自2月5日至12月31日,對中小微企業停征特種設備檢驗費,截至目前,已累計停征收費125.1萬元。
四是全力做好特種設備和計量服務保障工作。主動協調電梯檢驗機構和監察部門,配合小湯山醫院做好兩部老樓加裝電梯和12部新安裝電梯的開工告知、監督檢驗、注冊登記等工作。為疫情防控單位設立計量服務綠色通道或上門服務,做到有需即檢,隨送隨檢。目前已為小湯山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腫瘤醫院、密云區疾控中心、朝陽醫院等單位檢測計量器具1萬余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