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做好“六穩”工作24條、推進復工復產21條、支持企業恢復發展16條等,一手抓防疫,一手促復工,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非醫用防護口罩等防護產品生產企業快速生產、安全生產,確保群眾能買到價格便宜質量放心的口罩。
“快” | 快速建成檢測實驗室
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幫助口罩、防護服等生產企業把好質量檢驗關,省纖檢中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擔當,迅速響應,從正月初二起全力以赴做好口罩、防護服等檢測能力資質認定擴項前期各項準備工作。3月11日正式已獲得口罩檢驗檢測資質,這填補了福建省非醫用防護口罩檢測的空白,大力緩解省內口罩質量安全檢測的供需矛盾,滿足企業、群眾和政府部門對口罩質量安全檢測需求。省纖檢中心獲取資質之日起就實行“立即檢、馬上檢”,開啟綠色通道開展檢測工作,接下來,將繼續在能力建設上發力,進一步完善口罩等防護產品檢測能力。
“全” | 生產領域全覆蓋抽樣
為了解福建省日前開工生產的非醫用防護口罩質量狀況,省市場監管局部署開展非醫用防護口罩生產、流通、網絡領域風險監測,其中對生產領域實行全覆蓋抽樣。截至3月17日,已抽取72批次非醫用防護口罩,人停機不停,加班加點趕進度,力爭最短時間完成抽樣和檢測任務,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生產提供技術數據支撐。
“扶” | 持續開展技術幫扶
省纖檢中心
截至3月17日,受理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技術咨詢信息518條,協助13家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企業制定企業標準,對90家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開展技術幫扶指導。
福州局
陳宗勝局長、陳敏副局長、陳寶明總工先后帶隊赴爹地寶貝、福建春暉服裝、科晟勞保用品、福建安潔兒等生產日常防護型口罩企業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和幫扶。
廈門局
召開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擴產轉產新建專題培訓班,企業反映強烈,紛紛點贊,說這個培訓班辦得“太好了、及時雨”。
泉州局
現場查看生產場所和儀器設備,了解材料進貨驗收和產品銷售情況,發放《非醫用防護口罩生產服務指導意見書》,指導企業按標組織生產。
漳州局
多次深入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指導生產企業把好“四關”:原料采購關、執行標準關、標簽標識關、產品檢驗關。
莆田局
發布《致應急轉產民用一次性生活防護口罩企業的告知書》,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做好原材料質量驗收,加強生產環節衛生管理,并按標準規范組織生產。
龍巖局
對5家試生產、8家擬轉產或投產的日用防護口罩生產企業進行質量跟蹤檢查幫扶,為企業發放《致應急轉產非醫用隨棄式口罩生產企業的告知書》。
三明局
重點對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生產過程控制、成品檢驗、包裝標識、產品執行標準、生產車間潔凈度控制等方面對企業進行詳細指導。
南平局
實行“一企一策”,對每家企業逐一走訪跟蹤,組織專門力量研究制定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生產質量管理參考指南,供企業組織生產參考,得到相關部門和企業認可。
寧德局
對已開工投產的15家企業,對4種情形開展指導幫扶。一是企業非醫用口罩標準;二是企業非醫用口罩產品的標識標注;三是企業的生產環境和生產車間;四是企業的產品自檢建議。
平潭局
到福建平潭尚潔世家社會服務有限公司,積極靠前服務,指導企業做好籌備工作,盡快上線生產非醫用日用防護口罩。
“免” | 非醫用日用防護產品檢驗費免收
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送檢的口罩等非醫用日用防護產品檢驗費一律免收。截至3月17日,已免費檢測141家企業279批次防護用品,減收費用檢測其它產品3077批次,對特別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實行“一事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