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市場監管系統重點聚焦可消毒重復使用納米口罩、一次性口罩墊、新型消毒劑和消毒器具等創新產品,指導本市106家企業制定和自我聲明公開了180項企業標準,既明確了相關防疫產品的技術要求和質量規范,也為企業快速轉產提供了標準依據。
據不完全統計,依據這些標準生產的口罩產品超過3000萬件,消毒液產品超過2000噸,累計貨值突破2億元。
本市4家行業組織還緊急制定和自我聲明公開5項團體標準,其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中小企業質量管理補充要求》,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形勢下,中小企業如何識別風險、改進管理并及時恢復生產提供了指導。
隨著防疫產品需求多樣化和需求數量劇增,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口罩墊等新產品應運而生。市市場監管局及時走訪調研相關企業,并借助國際標準化協作平臺,集聚國際標準化專家力量,指導企業樹立國際標準化意識,利用創新成果研究制定國際標準提案,為推進相關產品國際市場拓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能力作規劃設計。其中,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國際標準提案項目由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單位牽頭研究,擬規范鼻罩醫用防護技術要求,為世界各國生產、采購、使用該產品提供適用標準。
疫情防控期間,市市場監管局主動服務基層,指導嘉定鎮街道辦以標準化文件形式制定《社區居家隔離觀察工作指南》,并組織專家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對標準內容及應用實施要求進行解讀。
該《指南》是防控新冠病毒肺炎工作中首個居家隔離的標準化文件,規定了社區居家隔離觀察工作的全流程,對隔離期間的各類資源配置進行精準量化,將基層工作經驗固化形成標準,方便社區工作人員有據可依、按章操作,實施科學防控,及時為社區編輯防疫陣地“繡譜”,傳授防疫技巧的“針法”。